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物地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地质学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生物地质学1生物地质学的意义生物地质学是研究生物圈与地球其它层圈相互影响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科学中,数、理、化、天均已与地学结合,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数学地质、地球...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及其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做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其在生物学与地质学交叉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处理程序2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古生物学、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地质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些课题已经应用了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地质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于祥  孙玉华 《江苏地质》1998,22(3):186-191
针对当代地质学拓宽服务领域之要求,指出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交叉形成新的生长点——生态环境地质学。简述了生态环境地质学提出的科学依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4,21(2):137-139,F002
最近,地球的近邻——火星成了一颗耀眼的新闻明星,各种媒体争相报道有关火星上发现水的新闻。在火星上发现水,是天体地质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天体地质学,又称为宇宙地质学、行星地质学、行星地球科学,是运用地质学原理和技术来研究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凝聚态天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质学是适应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需要而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主题为现代自然环境中各种地质因素对人类与生物的影响,并以此而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枝,与其他地质学科有所分工。它运用了地学中宏观区划的思想和微观物质追索的研究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地壳物质与生命物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元古代古生代早期生物爆发与地球演化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生物演化、层序地层、事件地层、年代地层和氧碳同位素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生物演化是有节律的,生物为适应每一次地球重大演化事件都有相应的反映(图1)。1新元古代生物演化尝试90年代以来有关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的研究,唤起了构造地质学...  相似文献   

7.
李长生 《地球化学》1975,(2):111-113
环境地质学是适应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需要而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环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主题为现代自然环境中各种地质因素对人类与生物的影响,并以此而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枝,与其他地质学科有所分工。它运用了地学中宏观区划的思想和微观物质追索的研究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地壳物质与生命物质相互作用和联系,个体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50,15(Z1):1-6
一、地质学的意义成长和它的阶级基础地质学是探寻地球起源以及其构成物质之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上去的科学。它研究地球不断帝化的过程;怎样造成了现在的陆地和海洋;河流和山脉;怎样产生了宝贵的矿藏;怎样发生了生物;怎样从猿进化到人,它是马列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9.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科学家——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庆民。去年底随中美联合登山科学考察队赴南极之巅文森峰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大铁矿。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发现的矿藏。 文森峰是世界七大高峰之一。这里气候极寒,没有生物,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至今仍是地质学研究的空白区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西岸大石河河口湾遗迹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70年代河口湾被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开始,国内外学对河口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口湾的盐水楔和重力流、河口海岸生物、微生物及其化学过程,对其造迹动物和动物遗迹及其遗迹生态学研究则相对缺少。同时,对河口湾的研究更多是集中于大江大河。事实上,小型河口湾的造迹动物及其遗迹的研究能够更有效、更直接地为河口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生物和遗迹标志,意义重大。本以我国渤海湾西海岸的小型河口湾——大石河河口湾为例,对其潮间带造迹动群落和遗迹群落做了较为综合的研究,进而对河口湾遗迹生态学的研究在地质学和环境学上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 古地理学和古地理学报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沉积学、自然地理学、海洋学、气候学、天文学、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生命科学等。因此,古地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而且与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门新兴科学的兴起与发展都是社会需要而直接推动的结果。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一般的游山玩水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们的需要。由于旅游往往与地质关系密切,旅游学和地质学的联姻便使这门新兴的学科——旅游地质学应运而生。旅游地质学主要研究与旅游有关的地质学问题,反过来探讨与地质有关的旅游发展及资源开发规划问题。许多学者指出,旅游地质学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科  相似文献   

14.
金属卟啉化合不易挥发,极性大,结构复杂,自1934年被发现以来,传统的分离、提纯及分析技术限制了对它的研究及在地质学中的应用。70年代末以后,国外在金属卟啉的分析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对促进卟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在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将介绍几种目前国外应用于金属卟啉分离、提纯和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宋艾  杨久成  丁文娜  刘佳 《冰川冻土》2021,43(3):786-797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从生物演化方面着手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气候效应。综合近年来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我们发现高原及周边地区高寒生物类群的起源和分化时间以及多样性演化过程表明早在渐新世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就已经存在高寒生态系统,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不同组成部分的地貌与气候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高寒生物的祖先类群不断迁入正在生长的高原或在高原上就地演化出适应高寒生境的新物种。晚上新世高寒区物种分化速率快速升高,多样性增加,可能是高原巨大山系和水系以及冰川作用造成地理隔离的结果。同时,生物地理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高寒区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存在密切联系,在第四纪冰期期间并未形成覆盖整个青藏高原的大冰盖,高原面上仍存在很多生物避难所。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等进行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对全方位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万天丰 《地质论评》2018,64(1):64010236-64010236
正乔秀夫、李海兵、苏德辰研究员等所著的新书:"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与古地震记录"已经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他们这个科研集体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研究从单一的沉积学课题,变成了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实验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与古地震学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使之成为地质学的一门新颖的分支学科。此专著文字简明扼要,文图并茂。书中列出了80组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原载苏联”科学与生活”1955年第6期间答欄,係该刊读者所提关於动力地质学研究什么及发展远景怎样一问题的答覆。作者是苏联地质矿物学博士高尔什科夫教授,原题为“动力地质学”——编者动力地质学在地质科学这一广大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盐湖生物学的研究和蒸发岩中生物化石的研究都表明,生物在包括芒硝矿床在内的蒸发岩矿床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地质学认为蒸发岩是纯化学沉积矿床的观点应予修正。蒸发岩生物成矿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展摸拟生物成矿实验,进行更深入的成矿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十分广泛,己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和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矿物地质学、考古学以及工业技术等各个研究领域。对于铁来说,已经形成哪里有铁,哪里就有穆斯堡尔谱学的研究局面。1964年Sprenkel—Segel等人使用穆斯堡尔效应首先研究了石陨石,开创了穆斯堡尔谱学在陨石地质学中应用的新局面。陨石是稀有的标本,它对于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空间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由于穆斯堡尔谱学具有相当高的能量分辨率,能直接观察和研究超精细结构,因而成为陨石地质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航寿 《铀矿地质》2009,25(4):193-201
地幔柱构造理论是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热点,是当今地球科学——地质学、构造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学和气象学等许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形成和演化及动力学观点被称为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后的第3次地学浪潮,引起了中外地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地幔柱构造研究现状作了概略介绍,以期在铀矿地质领域内引起关注.起到传递信息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