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M影像与DEM的地形光照模型配准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邓孺孺  彭小鹃 《热带地理》2008,28(3):223-227
采用DEM数据得到每一个像元所处的方位和坡度,结合TM影像成像时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得到太阳直射光入射角的余弦值;将其与太阳直射光修正系数相结合,建立起TM影像与DEM的地形光照模型.将DEM数据转换为和TM影像相差系数为fL0的地形光照模型图,通过其选取DEM和TM影像的同名地物点进行几何配准校正.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市DEM数据和TM影像的配准工作.经验证,校正后的DEM数据和标准的TM数据之间的误差在1个像元以内.  相似文献   

2.
刘志丽  陈曦 《干旱区地理》2001,24(4):353-358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G软件对塔里木河流域TM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ERDAS IMAGING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速度快、几何精度高等特点。几何精校正为TM影像的进一步处理提供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3.
图像配准是将不同时期、不同视点或从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地域目标的图像对准的过程[1-5],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之间由于成像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几何形变,从而获得具有几何一致性的两幅图像。本文针对基于灰度图像配准算法中传统的梯度配准法执行效率低的  相似文献   

4.
资源一号02B卫星影像几何外检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资源一号02B卫星,建立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研究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实验采用GPS和AOCS的观测数据,将资源一号02B高分辨率影像的定位精度从860个像素(RMS)提高到216个像素(RMS).分析误差产生的根源,求解俯仰、滚动2个旋转角度和俯仰、滚动、偏航3个旋转角度时,均明显提高了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对于沿轨道方向的误差加入偏航角校正优于不加偏航角校正.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尽可能保留变化区域的边缘信息,提出一种边缘感知网络(Edge Sensing Net-work,ESNet),用于较大范围内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ESNet由主干网、粗预测分支和精预测分支三部分组成:主干网用于提取多层次的特征差异图;粗预测分支通过跳跃连接的方式融合深层特征图与浅层特征图,以获得变化检测的粗预测图;精预测分支选取粗预测图中预测不确定性较大的点,通过融合点的深层和浅层特征实现点的变化属性再判别,从而获取建筑物变化区域的精细化边缘信息.在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STANet、UNet++MSOF等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变化检测精度最高,且能有效保留边界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户外增强现实空间信息表达的实时性、移动性、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采用GPS结合三维电子罗盘直接获取用户头部位置和姿态数据的基于硬件跟踪设备的虚实配准方法: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确定虚拟物体及属性信息在3D欧氏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采用GPS结合三维电子罗盘跟踪用户头部位置和姿态,得到从世界坐标到相机坐标的转换矩阵,避免了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转换计算.已知相机内部参数的前提下,将相机坐标转换到2D像平面坐标,实现虚拟物体及属性信息与真实场景图像的合成显示.其中GIS为户外增强现实系统提供位置相关的虚拟信息源,而户外增强现实技术为空间信息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新界面.  相似文献   

7.
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流速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南极冰川的流速 ,对于研究南极冰雪物质平衡、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冰川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英格里特 .克里斯泰森海岸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配准及叠加处理 ,测量和计算出极地记录冰川和达尔克冰川的平均流速 ,并对它们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的影像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面向像元的影像分析技术已难以适应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应运而生.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影像分割,如何选择合适的影像分割尺度已成为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技术的关键.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分割尺度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对影像分析建立了分割质量函数,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实验,获取了最优分割尺度,最后提出了一种顾及面积和光谱的分割匹配指数对最优分割尺度进行评价,并研究了分割尺度与亮度均值标准差、影像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分割质量函数获取的最优分割尺度避免了人工分割带来的主观性,建立的同时顾及面积和光谱因子的分割匹配指数验证了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影像的线状地物宽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安徽省中南部地区195个随机样本的实际宽度量测、定位和图片采集,与其在LandsatTM-5卫星影像上的实际表现相结合,主要从像元数、下垫面性质和走向3方面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线状地物在LandsatTM-5遥感影像中的变化规律:随着影像像元数的增加,线性夸张逐渐不明显;南-北(东-西)走向的线状地物宽度稳定性好于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走向,线性夸张程度小;水域最易产生线性夸张现象,其次为公路和土路.  相似文献   

10.
ALOS融合影像质量评价及其土地盐渍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经过配准的同一地区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融合是提高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析精度的有效途径。采用PCA、IHS、HPF和小波变换融合法对内蒙古杭锦后旗中部地区的AL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基于地物光谱特征、解译标志和监督分类法提取试验区土地盐渍化信息,比较多光谱影像和融合影像的土地盐渍化信息提取精度。结果显示,PCA、IHS和HPF融合影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得到提升,而PCA和小波变换融合影像的光谱保真度优于IHS和HPF融合影像;PCA融合影像的盐渍化分类精度、总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为最高,是最适于试验区土地盐渍化分类研究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重要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好坏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研究内容出发,系统阐述了当前理论所包含的研究内容及对实证研究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实证分析中国19个省、自治区,81个县、市的城市形象定位,指出当前国内在城市形象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其为中国城市形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旅游形象的文章,从研究层面、旅游形象设计研究和旅游形象营销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并提出了目前旅游形象研究方面的问题,如中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角度出发,运用CIS进行实证分析,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和定量分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较少;探讨了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理论体系构建,发展多学科多角度的学科探索,加大定量分析的比例,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当今广州的城市形象可以定位为国际都会、文化名城,体现在繁荣的经济、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商务环境、比较富裕的生活水平、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城市风貌、岭南文化等.广州至2010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按此目标,塑造国际都会、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论中山市的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穗虹 《热带地理》2003,23(3):270-273
分析了中山市城市形象特色包括外在宏观物质形象和内在微观精神形象特色,将中山城市形象定位为伟人名城、生态城市和精品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中山城市形象的6条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光谱与全色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遥感影像融合的过程,并利用SPOT5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在Envi软件里采用IHS、Gram-Schmidt、Brovey和Color Normalized (CN)的融合算法进行融合,然后对几种影像融合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原多光谱相比,HIS融合方法的清晰度和信息的丰富度最高;Gram-Schmidt的光谱保真度和相关度最佳,清晰度和信息的丰富度也仅次于HIS融合结果;Brovey和CN的融合算法是最差的,但是在凸显植被和水体地物时Brovey和CN有优势.总而言之对于不同地物类型,每种融合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最佳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认知地图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微观空间意象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影响图片辨认及空间意象的因素众多,但经因子分析后,用不可观测的两个变量,即人气因子及建筑物色彩和形态因子可反映空间意象偏好;认知地图出现频率较高的要素主要是一些知名的节点和标志、道路、边界、区域等,昆明市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宏观空间意象区域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家庭住址或工作单位周边、公交路线区等地;城市建设应重视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17.
遥感信息融合(Fusion)是目前遥感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高分辨率的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彩色低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叠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分辨率、不同光谱信息和不同时相分辨率的遥感信息。融合中对同一地区长江流域秭归段的TM4、3、2多光谱和TM8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采用了IHS变换、分辨率(主成分分析)融合方法进行了数据融合,并对不同的融合方法所得到的融合影像进行目视和统计特征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遥感专题制图背景参数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重点论述了图像识别中背景参数的应用,包括图像信息的地学、生态特性与其制图对象、尺度的分析拟定;地物识别分类最佳时相图像的物候历的研究;专题制图图像波段优化组合分析以及地物识别的目标背景因素的辅助应用.该类背景参数与区域参数的应用研究一样,对空间图像数字专题制图的精度的根本改进与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衡阳城市形象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形象建设是当今学术界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科学地制订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对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按“系统综合性”的原则,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城市形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对衡阳市的城市形象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形象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呈迅猛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旅游地的形象因素已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工作和市场营销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旅游界对旅游地形象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1)“自然”旅游地形象研究阶段,(2)“人为”旅游地形象研究阶段,(3)不同学科理论对供求双方的互动效应的探索阶段;其主要内容概括为:旅游地形象定义及其效应等理论研究、旅游地形象设计及其传播等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