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株洲盆地与西峡盆地在晚白垩纪时期同属一个大的山间盆地,本文通过岩相古地理与古生物地层对比,发现两者的上白垩统地层戴家坪组和马家村组具有相似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和古生物组合,包括鸭嘴龙类和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及恐龙蛋化石,轮藻化石Charites,Eucypris-Ilyocypris-Talicypridea介形类化石组合以及以蕨类植物孢子Schizaeoisporites占大多数的孢粉组合,这些化石均为晚白垩世代表分子。  相似文献   

2.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在山东诸城发现第一具恐龙骨架"巨型山东龙"以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恐龙骨骼化石在诸城白垩纪地层中被发现,特别是埋藏于诸城晚白垩世地层中恐龙骨骼化石群,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研究发现了包括鸭嘴龙类、角龙类、暴龙类等在内的多种恐龙类型,为丰富我国东部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该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近些年来在诸城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及其所代表的恐龙动物群类型的研究成果,同时又提出了目前依然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意义,有助于下一步更好的深入研究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年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于桂西寒武纪地层新采获了Chuangia等一批三叶虫、小壳类及遗迹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桂西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化石的内容,对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大地构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岩石地层特征、化石资料及地质意义等方面来阐述球接子化石的发现对广西寒武纪地层划分的意义,还从古生物、生物相等方面来反映大新及其西北、南东寒武纪地层的相互关系和沉积相、古生物群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山东诸城地区是闻名世界的恐龙化石宝库,这里不仅保存有数量巨大的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还发现有数量众多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到目前为止,诸城境内共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点有3处,分别为南部的皇龙沟与北部的张祝河湾和棠棣戈庄。根据前人对这3处恐龙足迹化石点的研究,对其发现和研究历史、足迹类型(包括非恐龙足迹)、不同类型足迹的大小和特征,以及古地理和古气候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诸城恐龙足迹化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在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南东缘下白垩统新隆组钙质粉砂质泥岩中发现恐龙骨骼化石。化石保存良好,骨松质层清晰可见,经初步鉴定为白垩纪时代恐龙的骨骼化石。进一步发掘研究化石,对研究广西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及生态环境、十万大山盆地发展演化和发展旅游地质产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莱阳恐龙谷内发现了我国境内的第一具恐龙骨骼化石,出露地层连续,是中生代莱阳群恐龙化石研究的重要实物依据;同时,谷内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科普性。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谷内的地质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应该及时的进行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辽宁省西部北票、朝阳、凌源、义县等地区晚中生代(130亿年)地层中,相继出土了一大批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主要特点是珍、稀、奇。其中有以孔子鸟和华亘鸟为主的两大古鸟类群化石标本,发现了近10种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此前,尽  相似文献   

8.
恐龙是早已灭绝的古脊椎动物,恐龙化石在地质学,特别是在古环境学研究中具重要意义,它在地层划分、地质时代确定以及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研究尤其是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近几年,恐龙化石不断被发掘,对恐龙化石的保护日益显得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干湿循环和膨胀试验,研究水对化石抗风化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水对化石围岩风化的影响远大于对恐龙化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下半年,地质专家在延庆县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野外调查工作时,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土城子组地层中发现大批恐龙足迹,有覆盾甲龙类、兽脚类、鸟脚类及可能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其中覆盾甲龙类恐龙足迹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甲龙足迹化石。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选取的地质剖面分别位于邛崃市邛芦公路沿线和蒲江市擦耳岩公路沿线。从宏观而言,研究区域主要岩性以砖红色、紫红色钙质泥岩、含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粉砂岩、白云质泥岩、泥灰岩为主,部分层位夹有含砾砂岩。根据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将邛崃—蒲江地区上侏罗统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遂宁组和蓬莱镇组,详细讨论了各组段的岩性组合特征、厚度及接触关系。依据古生物化石组合的时代,将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归为上侏罗统。  相似文献   

11.
四城岭地区上寒武统生物化石的新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中新发现三叶虫Chuangia sp.、Skirakiella atilimbata及Rhaptagnostus sp.等,首次发现腕足类Lingulla cf.sanfangensis等及遗迹化石Chondrites sp.等一批古生物化石,填补了桂西碎屑岩型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化石空白,并将该区寒武系首次划分为芙蓉统第九阶、第十阶。江南型晚寒武世半游泳、漂游、深水混合型斜坡至次深海生物群落的发现,指示该区为次深海盆地相环境,应为江南盆地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作者等对发现在中国河北晚侏罗世髫髻山组地层,约1.6亿年前的一件小型恐龙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CT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化石进行分析,获取了包括软体组织上保存的黑色素体在内的宏观和微观信息,还分析了化石围岩和化石的化学组分。研究发现,奇翼龙的前肢和后肢上长一种特殊的僵直长丝状羽毛,长丝状羽毛具有多样化的黑色素体形态;具有一个长长的棒状骨  相似文献   

13.
中生代义马盆地不仅以中原唯一的中生代产煤盆地而著名,而且早中侏罗世的义马组含煤地层和晚三叠世地层中,保存了大量完美的各类动植物化石。长期以来,随着煤田勘查和开发,许多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及地质古生物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有世界性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中银杏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这是全世界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银杏化石群,被国际地质、古生物学术界命名为“义马银杏”,  相似文献   

14.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究竟是食草类、爬行类,还是哺乳类生物化石,还有待专家认定,现正积极组织发掘。这一重大可喜的发现,将对国家地质、古生物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恐龙化石对研究地球演化、生物进化、地层对比、地质年代、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恐龙化石发掘后面临着严重的风化问题,许多化石发掘后十几年甚至几年内就迅速遭受风化破坏。为深入研究探索恐龙化石地质遗迹的深层次风化原因和机理,该文采用TM(温度和应力)耦合分析方法,对山东诸城恐龙化石风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据化石与围岩间膨胀的不协调性,探索在温度变化情况下化石与围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对风化造成的影响。结果揭示了温度作用下化石风化的初步原因和规律,可为化石保护提供参考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的累累硕果: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2002年10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对嘉荫县乌拉嘎镇粮库西侧恐龙化石点进行了挖掘。在135m2的挖掘面上,共出土恐龙化石415块并对其外围区域48°20’N-48°25’25”N,130°00’E~130°12’07”E范围内进行了地质调查,测制了包括恐龙化石点在内的6条地层剖面。经过大量实际工作和近几年来对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对乌拉嘎地区地质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日前从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得知,我国江西发现两枚晚白垩世含胚胎骨骼恐龙蛋化石。恐龙蛋骨骼前肢长后肢短,明显具有窃蛋龙类的特征。专家经过对恐龙蛋化石形状、壳面纹饰和壳壁显微结构的研究确定它们属于广东河源的黄氏河源龙。江西白垩世含胚胎骨骼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开启了我国含胚胎恐龙蛋化石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蒙阴盆地三台组以前及新发现的三趾型恐龙足迹化石开展了综合研究,认为应归入翘脚龙足迹属Grallator,其造迹者是小型兽脚类恐龙而非此前认为的鸟脚类恐龙,是目前山东省时代最老的恐龙足迹化石,也是中晚侏罗世恐龙活动的唯一证据。  相似文献   

20.
张永强  吴迪  李杰  李天然 《河南国土资源》2014,(10):F0003-F0003
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二期)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新进展: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人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落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兴辽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我省在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