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论述了在溶洞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应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频率谐振法进行综合物探勘查的效果,根据本区第四纪地层、灰岩及溶洞充填物质的物性差异,分析研究了岩溶溶洞及塌陷区的物探异常分布特征,并结合钻探验证,有效圈定了调查区岩溶溶洞及地表塌陷区的分布范围,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本次综合物探勘查效果,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及地震频率谐振法在探测溶洞及塌陷区的有效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岩溶塌陷点主要集中在城区水源地与旧县水源地,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查明已知塌陷点范围及隐伏溶洞位置,进行针对性治理。本文通过应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与浅层地震,对已知土洞、隐伏溶洞及已知塌陷点进行探测,对东羊娄村与羊西村探测异常进行钻探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经分析研究认为:地质雷达能较好地分辨浅部土洞的位置;浅层地震探测深度较大,可以较准确地分辨覆盖层厚度与隐伏溶洞的空间位置,但对浅层土洞的分辨率较低;浅层土洞与隐伏溶洞在高密度电法电阻率断面图上有明显的反映,其分辨率不如地质雷达与浅层地震。根据不同物探方法的优点,结合研究区地质情况,提出了综合物探方法探测隐伏岩溶的最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泰安市东羊娄村岩溶塌陷进行了勘查,通过勘查工作后划分出岩溶塌陷危险区、易发区、基本稳定区和稳定区,结果证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岩溶地面塌陷勘查中具有快速、准确和及时的特点;同时该方法可大大节约钻探工作量及勘查经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岩溶地质的勘查方法,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工程钻探、遥感技术、静力触探等,重点研究了物探勘查技术,并提出对这些勘查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与优化。最后通过某一工程事例,说明综合运用这些勘查方法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5.
模糊综合评判在临沂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溶塌陷是山东省临沂市区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该文首次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岩溶塌陷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价,综合得出了危险性评价分级图,为当地岩溶塌陷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同类地质灾害预防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6.
灰岩分布区易发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岩溶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以某一段穿越岩溶发育区的公路为例,应用高密度电法对区内暗河、槽谷型岩溶塘、落水洞等灾害地质体进行了探测,结果显示拟建路段覆盖层厚度大约为2~20 m,基岩内岩溶极发育,岩石地表起伏大,溶沟、溶槽、岩溶塌陷、落水洞发育;岩石中溶蚀裂隙、溶洞发育。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有效地判定岩溶的发育情况,可以为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新兴的一门地球物理勘察方法。国内高密度电阻率法已广泛应用工程物探的各个领域里了,比如工程地质勘察、厂址或坝基的选择、采空区探测、岩溶探测、地下隐蔽物探测、土壤污染范围调查、地下管线探测等等。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斜坡体地形复杂、坡度大,表层土、石混杂,下部岩石裂隙发育,探测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物探手段精确圈定不稳定斜坡体的分布位置及空间赋存状态。用超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探测相结合,推断了不稳定斜坡的范围及空间赋存状态。工程实地勘查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地质灾害的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S244省道K9+500~K10+100段存在较严重的采空塌陷隐患,如何准确查清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道路的安全运营非常重要。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准确探测采空塌陷形状、埋深等空间分布特征时存在较大难度,工程钻探可以比较直观的揭露采空塌陷的情况,但需要施工大量钻孔,在经济、时间等方面不可取,综合采用多种物探方法是一种准确有效的工作方法。以该工程为例,通过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工程物探方法,准确查明了该路段采空区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比较直观的工程钻探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曲潭测区内地形较平坦,多为第四系覆盖,表层土质较均匀,接地条件较好,选择五极纵轴电测深法在区内寻找岩溶地下水,通过视电阻率及激电二次场的测量,对物探异常的解译和深部钻孔验证,成功找到日出水量达千吨以上的岩溶地下水,为今后在灰岩地区寻找岩溶地下水提供借鉴意义。采用物探方法寻找岩溶地下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勘查方法,可以减少单纯钻探成井的盲目性,提高找水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电法在公路路基下伏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碳酸盐岩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最主要的隐患是岩溶发育易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滑动、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是基于垂向直流电测深、电测剖面和电阻率层析成像的物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及工程勘察中.在岩溶地区应用高密度电法来勘察土洞,溶洞、溶沟、溶槽、石芽等不良地质体及划分岩溶发育带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快速准确查明岩溶湿地景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尽量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密度电法是工程物探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岩溶湿地景区基础勘察工程实例,表明利用高密度法探测,辅以地质钻探,可以较精确地查明工程地质情况,对建设场地环境影响小,在岩溶勘察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广西隆林地区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及野外工作特性,并用此法对新街基地岩溶进行探测。通过解译地电断面图获得勘查区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的展布情况,查明测区范围内地下构造破碎和岩溶破碎带的空间形态特征等,反映该方法在岩溶探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为水文调查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乌蒙山贫困缺水区生态环境建设、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以昭通市作为重点调查区,基于地质调查、泉流量统计、水质检测,展开岩溶地下水富集规律及物探找水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条带岭谷型、埋藏型为主。条带岭谷型岩溶地下水系统以现代岩溶为主,目标含水层多、发育深度有限、岩溶发育及富水程度差异大,富水块段为背斜核部及两翼、向斜核部、断层影响带;埋藏型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古岩溶为主,目标含水层单一、发育深度较深且极不均匀,富水块段为断陷谷盆埋藏的古岩溶。②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型、HCO3·SO4型为主,条带岭谷型、埋藏型岩溶水分别占96.73%,92.93%,水质总体较好,综合水质评价Ⅰ~Ⅲ类水占比分别为80.84%,64.41%。③建议对>50 L/s大泉进行提引、丰储冬用,对富水块段进行综合物探探测和钻探验证的方法找水。④综合物探找水方法:先通过高密度电法、联合剖面法查明岩溶破碎带及断层,再激电测深确定极化率高的含水层,最后综合测井和钻孔揭露确定具体出水段及涌水量,找水成功率为86.67%,适用于条带岭谷型及浅埋岩溶地下水。   相似文献   

15.
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之中。综合运用高密度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测深法和微动法进行综合探测,查明湖南省武冈市东北部水浸坪乡打井找水有利靶区,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钻孔位置,并对其进行成井施工验证,钻孔涌水量达323 m~3/d,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选择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组合,可有效提高地下水勘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莱芜市泉河地区发生多起岩溶塌陷,而且岩溶塌陷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重复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系统总结了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特征,即岩溶塌陷的形成与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与集中爆发期。岩溶塌陷发育情况、覆盖层条件和水文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是区内水动力条件的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莱芜市孟公清—西泉河一带石灰岩溶洞裂隙发育 ,局部与上覆砂砾石层直接接触 ,形成“天窗” ,在矿区超采地下水及矿山疏干排水影响下 ,地下水下渗携带砂砾石进入灰岩溶洞裂隙中 ,突发岩溶塌陷。 1973~ 1997年共塌陷 139处 ,塌陷面积 6 4 35m2 ,致使 132 4户民房开裂 ,32 8户报废。根据 1997年在莱芜市的矿山地质勘察工作成果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区进行了预测评价 ,将评价区划分为岩溶塌陷区、预测岩溶塌陷区和不具备塌陷条件区 ,并根据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为今后对岩溶塌陷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鲁西齐河-禹城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成功案例对于深覆盖区铁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齐河—禹城地区属低缓地球物理异常区,铁矿位于新生界巨厚覆盖层之下,勘查难度大;目前勘查发现的铁矿体位于李屯、大张、郭店村等地,总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品位高、储量多”的特点。本次研究在总结区域矿产勘查经验基础上,分析区内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优选了专项地质测量(综合研究)、面积性磁法测量、面积性重力测量、大比例尺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磁法、重力、电法、地震等)、钻探和测井等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开展勘查工作。通过研究该区铁矿勘查成果,按照面上选区、区内选段、段中选点的思路,构建了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全程指导—信息集成异常初选—航空物探异常选区—地面物探异常选段—物探剖面异常选点—钻孔测井查证异常。在勘查过程中需持续分析研究各找矿手段的技术优势,以获得最佳找矿效果,为在类似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过程中提供技术手段和勘查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效率高、探测速度快,而甚低频电磁法仪器轻便,操作简单,两者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互相印证,且成本较低,是一种很好的地下找水的物探方法。文章介绍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找水打井过程中,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甚低频电磁法寻找岩溶裂隙水的成功实例,证明这种组合方法在岩溶地区找水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广西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近年来开展城市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中物探方法应用的效果。文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应用综合电法找岩溶水的经验和事例,指出应重视地下岩溶水赋存地质背景条件、综合电法工作程序、异常解释和钻孔布置及找水效果的反馈,并总结了电法异常形态特征与钻孔涌水量的相关性和估算岩溶发育程度的经验公式;应用电测深资料对第四系分层与确定软土层、砂砾石层的埋深、厚度等参数;还概述了编制城市物探图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