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藏北第四纪火山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西藏北部与新疆接界的昆仑山地区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第四纪火山活动,甚至五十年代还有新的喷发。这个沿中昆仑山南缘、羌塘断块北侧自西向东呈一区域性展布的火山活动带是青藏高原地质上突出的特点。我们在一九七六年第一次到羌塘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2.
一、和田河流域水系概况 (一)水系组成及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和田河流域由和田河(含玉龙喀什河,下同)及其支流喀拉喀什河组成。上游为崇山峻岭,终年积雪,下游为广阔的戈壁沙漠,流域绝大部分呈荒漠景观。流域东邻克里雅河流域,南以喀拉昆仑山及昆仑山与克什米尔和我国西藏为界,西与叶尔羌河流域接  相似文献   

3.
中—新生代东昆仑造山带构造事件及柴西南盆地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金龙  汪劲草  周莉  赵小花  刘东  宋召军 《现代地质》2007,21(3):505-510,517
柴西南盆地原型的研究由于其复杂的地质背景存在众多争论。根据盆山耦合理论,从东昆仑造山带与柴西南盆地受制于共同应力场的角度,结合二者资料及野外考察,对东昆仑山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事件进行了厘定。以此为基础,对柴西南盆地原型的形成与改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新生代以来,东昆仑造山带与柴西南盆地一起共同经历了多期挤压与伸展事件。其中,早、中侏罗世东昆仑山可能经历了造山后伸展事件,这一事件可能是中生代柴西南原型盆地的直接成因;新生代早、中期的伸展环境及昆北断裂、阿尔金断裂的右行走滑可能是新生代柴西南原型盆地形成的主要机制。中、新生代以来的多期挤压事件对前期原型盆地有着重要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磨拉石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昆仑山前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了昆仑山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西昆仑山前磨拉石形成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中期,反映西昆仑山-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有一次快速的隆升过程.孢粉记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表明,柯克亚剖面上部厚层砾岩的形成时代应为上新世早中期,而整个磨拉石开始沉积的时代应更早,为中新世晚期.沉积记录和气候变化显示了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发生了显著的构造隆升事件.   相似文献   

5.
羌资11、12井是羌塘盆地揭示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展布规律的资料井。对这2口钻井揭示的含油岩层进行取样分析,结合前人该区石油地质调查报告中羌资2井布曲组、夏里组及曲色组烃源岩的分析数据,从类异戊二烯烃、甾烷、萜烷等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方面进行油-岩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羌资11、12井揭示的原油为同一种类型,但11井原油生物降解程度强于12井。各原油的母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各原油的母质形成于还原-弱还原、盐度值不高的咸水环境。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与羌资2井布曲组泥晶灰岩与夏里组和曲色组烃源岩之间具有较好的亲缘性。结合南羌塘地区烃源岩有机碳资料,油源可能主要来自于曲色组,混入了部分夏里组及布曲组的油源,具有混源的特征。该研究结果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塔西南西昆仑山前带油气资源丰富,是近年塔里油田分公司地震勘探主攻区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昆仑山前复杂地表地下的地震地质条件影响,该区地震资料成像效果较差,难以满足地质勘探需要。在众多影响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因素中,西昆仑山前普遍存在的巨厚黄土及剧烈的地表起伏使得该区静校正问题尤为突出,为后期去噪、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处理带来不利影响,是导致该区地震资料成像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结合地震勘探实践,分析了西昆仑山前带静校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层析静校正为主的综合静校正方法,达到了精细刻画巨厚黄土层复杂近地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大地构造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鼎璞 《地质论评》1959,19(2):49-59
新疆在自然地理方面,其中部为天山,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天山与阿尔泰山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间为塔里木盆地。这三条山脉与两个盆地,按地质背景来说,系三个大地槽与两个地块(见图1)。  相似文献   

8.
王约  王训练  王野 《地球科学》2016,41(7):1099-1109
新疆叶城南部西昆仑山区的赛力亚克达坂一带,发育于麻扎-康西瓦构造带内的一套含煤碎屑岩系被命名为“赛力亚克达坂群”,并被认为是早-中三叠世沉积的地层.作为西昆仑和喀喇昆仑两板块分界,也是欧亚板块与“古特提斯域”分界的麻扎-康西瓦构造带,该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的时代对于西昆仑地区的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套地层从岩性上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下部以砾岩为主,中部以含煤及煤线为特征,上部以含砾砂岩为主.其中部产有以苏铁类(25%)、真蕨类(20%)、银杏类(20%)和松柏类(15%)占优势的植物群,共17属20种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与西昆仑山及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叶尔羌群植物群相似,为兼有北方Coniopteris-Phoenicopsis和南方Ptilophyllum-Conioptersis植物群特征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另外,在岩性和地层序列上,麻扎-康西瓦构造带内的含煤碎屑岩系可与叶尔羌群进行对比,也适合叶尔羌群的定义.因而,建议废弃“赛力亚克达坂群”这一岩石地层单位,而沿用叶尔羌群,其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9.
对于通过各种勘探工程所获得的地质现象进行资料编录,是地质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正确而及时地进行地质资料编录,能够使我们对于地质矿床的认识和判断逐步接近客观的直实,从而就能够正确合理地布置和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工作.资料编录是我们认识判断各种地质现象的主要依据,如果在编录中对于实际地质现象的描述有了偏差和歪曲,将导致我们对于地质情况认识判断上的各种偏见和谬误,如果以这种错误的判断去指导工作,结果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浪费.至于资料编录质量的好坏,对于储量计算,编制地质报告的关系之大,则是很多同志都清楚的.因为在这一面我们有过很多教训,过去由于我们平时对资料编录极少  相似文献   

10.
西藏羌北地区从未发现过有可靠化石依据的晚二叠世以前的沉积地层,是否存在这些地层是目前诸多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西藏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一套含双壳类Eoschizodus roemeri,E.minor,E.inflatus,Actinodesma(Actinodesma)cf.mallei forme,A.(Actindesma)cf.vespertilio等和腕足类Huananochonetes subquadratus等的地层,这些化石的分布时代均为早泥盆世晚期(Emsian)。据此,确定产上述化石的地层为下泥盆统上部,并命名为平沙沟组。这是在西藏羌北地区首次发现早泥盆世地层。证实了羌北地区有晚二叠世以前沉积地层的存在,为研究羌北地区古生代中期的构造活动、演化、古地理分布格局及古生物地理区划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是该区已知的最古老侵入体。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赫罗斯坦群(TTG岩系)中。获得最新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2426±46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度富K特征;∑REE为409.94×10~(-6)~787.76×10~(-6),δEu为0.48~0.73;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元素。综合分析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碰撞后拉张背景,是TTG岩系(赫罗斯坦群)重熔的结果。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 成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中新生代以来受东昆仑山和阿尔金断裂双重构造作用的影响,其油气成藏赋存规律尚不十分清楚。结合前人的资料,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活动性质、时代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东昆仑山北缘断裂与东昆仑山隆升、阿尔金断裂活动相关,中新世早期和早更新世末期为2期主要的活动期次,控制了该区生烃凹陷、油气成藏和后期的次生油藏。因此,研究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演化规律对寻找同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论述了昆仑山隧道这一高原冻土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 特别就隧道区多年冻土的认识及具体的工作方法、古冰川作用及冰锥的分布及其成因和隧道山体地下水情况分析等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及工程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论述了昆仑山隧道这一高原冻土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就隧道区多年冻土的认识及具体的工作方法、古冰川作用及冰锥的分布及其成因和隧道山体地下水情况分析等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及工程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荣华 Vidal  P 《地质科学》1994,29(4):313-328
1987年以来,先后做了4条横穿昆仑山的综合路线地质调查。它们是:中-巴公路沿线;新-藏公路沿线;于田县普鲁村-苏巴什-硫磺达坂路线;青海茫崖镇-祁曼塔格路线。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通过对这些岩体系统地做U-Pb、Ar-Ar及Rb-Sr定年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早古生代年龄(384-480Ma),延伸上千公里,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常与属于蛇绿岩套的组分相伴生。这充分说明在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条新发现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新世有孔虫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塔里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分布广泛,地表露头和钻井揭露所得资料表明,位于天山前和昆仑山前拗陷中为一套厚度达数千米的碎屑沉积。这套地层不仅厚度大、分布广,且与寻找油气矿藏有着直接关系,为本区石油找矿的目的层之一。本文对盆地北缘、西缘和西南缘十七个地点中新世有孔虫化石的鉴定结果作了分析,对中新世有孔虫群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文中所用化石标本大部分由新疆石油局南疆指挥部化验室提供,一部分由笔者和他们共同采集,化石图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胡昀、杨安国同志扫描照照像,图表由翁惠华同志清绘,在此一并致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山西段南坡及可可西里地区找金前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允铸 《矿床地质》1990,9(4):371-374
1988年4月18日出版的中国地质报报导了昆仑山红金台砂金的找矿奇迹。1988—1989年该区金矿又有了新的发现。由于该区砂金既富且多,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介绍一些地质情况已属必要。但该区工作程度较低,资料十分粗略,加之笔者水平不高,谬误难免。  相似文献   

18.
遥感图象的地质解译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勘查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探索这一先进技术在区域铀矿研究中的实效,我们应用了地球资源卫星象片和航空象片进行目视地质解译,获得了较好的收效,丰富了基础地质资料,加深了对岷礼地区区域地质构造轮  相似文献   

19.
文百红  李萌  刘喜方  杨辉 《地质学报》2015,89(11):1953-1961
利用露头和岩心物性的统计资料和对羌塘盆地统一改算后的1∶50万重力资料的波谱结构分析,应用匹配滤波法分离出羌塘盆地6个构造层。通过带地形的重力反演法计算了侏罗系构造层顶底界面深度及构造层厚度,预测了羌北坳陷中5个沉积洼陷和羌南坳陷中4个沉积洼陷。这9个侏罗纪洼陷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南北两侧,羌北坳陷侏罗纪沉积岩以海陆过渡相蒸发盐岩为主,沉积体量比羌南坳陷略小。结合地面岩矿地层分析、湖水和泉水化学测试分析和卫星遥感图像解译资料综合评价认为,羌北坳陷比羌南坳陷具有更有利的蒸发岩沉积条件,初步预测羌北坳陷QB2和QB3洼陷为一级有利的含钾沉积洼陷,羌南坳陷QN1和QN2洼陷为二级有利的含钾沉积洼陷。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环太平洋带某些非金属矿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维屏 《矿床地质》1985,4(3):61-70
一、地质背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带某些非金属矿的分布规律是由中国大陆板块的地质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中国大陆板块是现代欧亚大陆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地质历史中它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可视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以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唐古拉山—横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