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中队在钻探施工中,遇到一种覆盖粘土达百米以上的地层,在这类地层中,起拔套管困难,并花费大量时间,例如有一个钻孔,施工时间98天,而起拔套管的时间竟达108天之多。后来在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02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半月,基台木顶断三根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紧贴套管用φ89毫米钻具打一小钻孔,开足泵量冲孔,经二个大班顺利的取出套管。又在另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47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25天无效,仍紧贴套管采用φ108毫米钻具打小钻孔办法,经五个大班又顺利的取出套管。此后又应用几次,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岩芯钻探施工中,下套管护壁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我队在某矿区施工,冰碛层相当厚,少者几十米,多者达500余米,用泥浆护壁钻穿此层后,还必须下套管.否则,在继续钻进时,经常掉出活石.前几年,打大口径钻孔,下φ108套管,由于钻孔较深,施工周期长,往往发生套管或套管接手从丝扣根部折断事故.例如506机施工的11号孔,下φ108套管381.56米,钻进到600多米时,套管先后折断六次.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后,钻孔口径较小,只能下φ73套管,套管接  相似文献   

3.
我局水文钻历来要求清水钻井,因此在松散地层中施工,存在事故多、效率低、成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主要的争议是用泥浆洗井会封堵含水层而影响钻井出水量。为探讨这个问题,我局水文队使用SPJ-300型水井钻机和大口径筒状钻具,在流散易塌的第四纪砂卵石层中首次采用膨润土泥浆钻成两眼供水井,既顺利下入φ516毫米表层套管和φ325毫米生产井管以及进行管外填砾工作,且经少量洗井就水清砂净,成井质量与出水量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队在某矿区施工6线4线孔时,下入φ89毫米套管155米,丝扣连接处用6101环氧树脂粘接,解决脱扣问题。其具体做法是:1.选好配方。我们选用粘接剂的配方是:6101树脂100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6101树脂的10—15%、乙二胺7—8%。粘接丝扣24小时后用48英时管钳拧卸丝扣部位,验证粘接强度,如拧卸困难即可用,否则重新选择配方。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天津地区钻凿地热井施工中,为了满足开采的需要,其井身结构从地面以下至150m深度要求井管口径须大于300mm。以便下人开采用的水泵。曾在塘沽区施工的数眼地热井均采用图1所示的井身结构。其表层套管使用φ406.4mm(18in)油井套管(壁厚为11.13mm),井管上部用φ339.7mm套管  相似文献   

6.
在山圹水库较多的地区进行钻探施工,设备的搬迁常常因水域的阻隔造成困难,若由陆路搬迁需要绕道而行,修路毁林工程耗费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浮桶船就是水路搬迁简易有效的运输工具. 浮桶船是将若干个密闭的汽油桶(规格为φ570×880)以50毫米废钻杆作上下夹板,用φ16毫米螺杆将它们夹紧连接成一整体(如图所示),并在上面以杉木加强船体的刚性、铺以机台板即成.使用时可将油桶及夹板等拆散、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根据船体排水量等于它获得的浮力这一原理,把需要搬运的最重设备、随船人员及船体自重等因素综合起来,再考虑适当的安全系数,即可确定所需油桶个数.计算式如  相似文献   

7.
我队针对起拔套管困难,采用了水压割管器,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解决了起拔套管的困难。例如一九七三年在××勘探区,9~1钻孔终孔深度500.13米,下有四种规格套管护孔;φ168~22米、φ146~70米、φ127~180米、φ108~35米为飞管,总计长度307米,曾先后分段采用水压割管器割取,仅用五天时间就全部把套管起拔上来。有的工人同志赞扬说:“割管器,真是好,割的快,效率高,分段割,很省劲,野外队,好制造”。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我队所有的机班长一般都会使用。  相似文献   

8.
金矿,由于受强烈的构造及蚀变的影响,一些岩层具有较强的松散性和流散性.钻进时,极易坍塌,给护壁和钻进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在泥浆、钻进操作技术上采取措施,也很难制服.为此,我们采用“跟管法”达到了护壁、钻进,并顺利终孔的目的. 方法简述“跟管法”即小径打、大径套(下套管),并随钻孔的逐渐加深,套管逐渐伸长,直至套管座落到较完整的岩层上.由于我队所施工钻孔较浅,且每孔坍塌层数较少,所以采用的是三径钻孔结构,即φ91合金钻头开孔下人孔口管,后采用S75钻进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地层中钻进,必须有效地保护孔壁.下套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护孔方法.但是,套管在孔内长时间受钻杆的机械作用,常常会发生回扣、脱节、跑管等事故,给施工增加很大的困难. 我队在栖霞山矿区施工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套管事故问题.据初步统计,仅1982年施工使用的套管中,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套管发生回扣(按套数计),耽误了大量工时,因此,它成为我队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余中岳 《探矿工程》2008,35(6):43-45
DF2井运用国内最先进的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多种复杂问题:如大井眼的防斜及钻具失效、钻遇煤层时的防塌、φ244.5 mm套管的下入及固井问题、导眼施工中的携岩问题等,给钻井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针对预计的施工难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塔式钻具的应用、φ244.5 mm套管漂浮技术、水平段钻具组合的优化等,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有“探头石”的地层下套管比较困难,通过多年的摸索,我们采取了“顺杆滑”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我们在某工程勘察施工中,有一个钻孔为76mm口径钻进,因孔内经常出现“探头石”,准备下入φ73套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沉底式感应钎焊固齿的φ40毫米三、四、五齿、φ42毫米五、六齿球齿钎头,以及φ40毫米三刃形钎头,是结合我国国情研制的新产品。以此为基础,又衍生12个品种,即φ32、φ34、φ36、φ38毫米三、四齿球齿钎头和φ32、φ34、φ36、φ38、φ42、φ44毫米三刃形钎头。这些新型钎头产品,在直径系列、几何结构参  相似文献   

13.
在钻探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套管起拔不出和粗径钻具取不上来的情况是不少的.于是,产生了各种割管器来割断处理.目前现场常用的割管器有液压式、离心式和偏心式的三类.离心式割管器,其割刀盘外径必须比被割套管(或岩心管)的内径小3~4毫米,否则难于通过套管下到预定深度,刀刃在下入过程中也容易被碰坏.割管时,刀刃甩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文地质人员提供的抽水试验工程设计,我队于1985年底在福建省平潭县竹屿标准砂矿区施工了大口径钻孔进行抽水试验,由于钻孔结构设计不合理,发生了套管事故,处理时间长达40天(不开夜班),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原设计抽水试验钻孔结构如附图,左图为抽下层水的钻孔结构,右图为抽上层水的钻孔结构。采用冲击钻进法成井,以200kg吊锤冲击φ273mm套管,用带有阀门钻头的取样简捞取砂心,打穿上层砂进入海泥层(隔水层)后留下φ273mm套管11.4m护壁,以下改φ219mm钻进至孔深24m终孔,留下φ219mm套管  相似文献   

15.
泊罗砂矿是1980年开始普查,尔后转入勘探工作的.我们冬春在一级阶地(农田)施工,夏秋在河床中施工.两年来,完成进尺8700余米,勘探工程现已基本结束,探获一定储量. 该矿成因类型属第四系现代河床冲积砂金矿,矿层以石英砾石为主,含量占78%,板岩砾石10.1%,砂矿砾石7.4%,其他如硅质岩、花岗岩等砾石含量为4.5%.砾石粒度小于2毫米的占51.2%,2~25毫米的占38.7%,25~50毫米的占6.3%,大于50毫米的占3.7%.见到的最大粒度为240×220×100毫米.一级阶地粘土层厚4~  相似文献   

16.
张子凤 《吉林地质》2012,31(2):130-132,150
龙马煤矿"两带"(即采动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观测孔施工的主要问题是火山灰地层坍掉严重,并且层厚很难穿过。火山灰层超径,易钻折,钻折后打捞困难。泥岩层遇水冲浸超径,套管下入该层坐不住套管,易发生套管事故。煤系地层漏失。这些地层复杂情况使开始施工遇到了困难,经过施工摸索,掌握了施工技术工艺,使后续施工进展顺利,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仑言 《探矿工程》1982,(1):封3-封3
针状合金扩孔器是在扩孔器钢体上分八组按梅花形镶φ2毫米针状合金(φ66毫米的镶184根,φ56毫  相似文献   

18.
渤海油田大位移井套管下入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渤海油田一口大位移水平井A井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该井φ244.5 mm套管下放技术难点,并利用LANDMARK软件对影响套管下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道造斜点的提高、表层套管下深的增加、超大稳斜角条件下套管磅级的减轻、摩阻系数的降低、漂浮段长的增加均能减小套管下放的摩擦力,提高套管下放悬重。通过逐一优选A井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最终设计A井φ244.5 mm套管采用漂浮法下入,漂浮段长1200 m,预测套管下放到位的悬重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34%,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制定了渤海油田大位移井下套管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对套管下放悬重的影响,优选最优方案,确保套管顺利下放。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某硫铁矿区施工时,水泵零件由于受硫磺水的诱蚀,消耗很快,特别是水泵阀芯常常供不应求。阀芯长80毫米左右,由于中间有4毫米厚的台阶直径22毫米,而两头的直径才15毫米。当时,分队修配组一直用φ25毫米的圆钢加工。这样工作量大,原材料浪费多。后来,我们设计了如下一套冲模,用φ16毫米圆铁,烧红冲压出中间的台阶,经过冲压出来的坯料,车工加工可以提高工效两倍多,同时节省了原材料,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见附图。  相似文献   

20.
张明辉 《探矿工程》1986,(6):33-34,3
在破碎复杂地层中钻进和采取岩矿心都是很困难的。特别是采用常规的小口径(φ56毫米)金刚石钻进,困难更大。因为有下列不利条件。1.由于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孔壁间隙很小(如用φ56.5毫米钻头,孔壁间隙仅有0.75毫米),冲洗液流通阻力大,不易泵送,实际上很难有效地使用泥浆护壁钻进,多数是清水顶漏钻进,排粉不好,孔内事故多。较小的孔壁间隙引起泵压超高,常常憋泵,深孔时难以实现安全钻进。这种情况下,机台工人往往采取减少向孔内供水量的办法,结果是钻头微烧甚至钻头烧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