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行 《甘肃地质》2011,(4):13-17
本文综述了甘肃省博物馆在进入21世纪后获得的古生物化石研究方面的成果。除了发现珍贵的化石标本外,举办的省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也获得了全国博物馆界陈列展览精品奖。文章还对该馆今后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相信甘肃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还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浅议观赏石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供石、奇石、珍石、欣赏石)主要是指天然形成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纪念石、盆景石、工艺石、文房石等.它们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产量又比较稀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体量上可有大中小之分,据造型、纹理、色彩、质地及产出量多少又有高中低档之别.观赏石基本上是一种发现艺术,是科学与文化共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张行 《甘肃地质》2011,(1):61-61
最近,甘肃省博物馆收到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公函,称该馆一件鱼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大型公益展",这是此次展览中甘肃惟一入选的一件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时代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该标本为模式标本(即正型),它是我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软骨鱼类化石,同时它也是全球二叠纪弓鲛类的首次报道(见《...  相似文献   

4.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  相似文献   

5.
张颖 《世界地质》2013,32(1):189
为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提高我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开展博物馆及相关工作,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等和辽宁省化石保护局联合主办,2013年1月8-13日在沈阳(辽宁古  相似文献   

6.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或是一个善于探秘的人,一定会对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你会看到诸如恐龙、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也会看到长在石头里的树叶和小鸟……这就是化石。虽从表面看只是石头而已,但你可知道,它可是地质学家们开启地球历史之门的一把重要钥匙。你是否想了解一下: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嘉荫县恐龙化石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其产地是我国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发掘地。嘉荫县恐龙产地位于喜荫县城南西9km处,渔亮子-小滚子沟之间。最早发现者是俄国人古洛夫。到目前为止已组装五具恐龙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委员会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化石主要产于晚白垩世晚期的渔亮子组砂岩、砂砾岩及含砾砂质 泥岩中。  相似文献   

8.
《地层学杂志》2015,(2):238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定于2015年8月10日~14日在辽宁沈阳召开。辽宁是我国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地区,尤其以辽西"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古生物化石的新发现享誉全球,为全球鸟类起源、被子植物及真兽类哺乳动物等生命起源以及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古气候和环境演变等领域研究和学科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辽宁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以及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  相似文献   

9.
江苏观赏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其华 《地质学刊》2004,28(1):62-64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供石、石玩等,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教学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和化石等。  相似文献   

10.
山东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造型美,品相佳。自古山东为观赏石大省,具有深邃的齐鲁石文化积淀。文中对山东观赏石分类,并着重论述了泰山石奇石、琅砑石、临朐石等30多种观赏石的机理及特征。对观赏石的研究与开发,领先的奇石文化市场,必然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添砖增瓦意义,山东石文化将在发展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硅化木是亿万年前的原始树木被深埋于地下并经二氧化硅交代而形成的一种木化石。它记录并见证了亿万年前的地质变迁和物种变化,兼有化石之科学内涵,美玉之华贵和奇石之美妙。本文阐述了硅化木的主要特征、成因、形成时代以及观赏和收藏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岩矿测试》2009,28(2):96
柴达木盆地发现罕见鱼化石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研究所张弥曼院士,合作者是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王晓鸣、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刘焕章、美国堪萨斯大学苗德岁等。我国学者提出龟类起源的新证据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是李淳,合作者是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吴肖春、美国菲尔德博物馆OLIVIER RIEPPEL、贵州省地调院王立亭、浙江自然博物馆赵丽君等。云南昆明发现反映动物集体行为特征的节肢动物化石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完成人是侯先光等。石炭系维宪阶和寒武系古  相似文献   

13.
《岩矿测试》2009,(3):218
(排名不分先后)柴达木盆地发现罕见鱼化石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研究所张弥曼院士,合作者是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王晓鸣、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刘焕章、美国堪萨斯大学苗德岁等。我国学者提出龟类起源的新证据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是李淳,合作者是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吴肖春、美国菲尔德博物馆OLIVIER RIEPPEL、贵州省地调院王立亭、浙江自然博物馆赵丽君等。云南昆明发现反映动物集体行为特征的节肢动物化石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是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完成人是侯先光等。石炭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贵州奇石的调查和分类研究,得出了贵州奇石基本类型,并根据奇石的文化价值提出了开创奇石产业,举办奇石展览、创建奇石文化馆等发展奇石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南京古生物所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 学术年会"于科研、科普、人才培养及化石 8月11 ~14日在沈阳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展示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在 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交流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事业的发展。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 学、博物馆、化石保护、地质公园、科普基地、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约九十个单位(包括两个国外高  相似文献   

16.
吴子杰 《地质与资源》2018,27(6):586-592
辽宁建昌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化石地质遗迹集中产地,盛产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及阜新生物群化石.通过定性评价其典型性、原始性与稀有性,确定其在科研、科普、社会与经济方面的价值.定量评价进一步将辽宁建昌中生代化石地质遗迹点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3个级别.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将化石集中产地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种,为建昌县的化石保护规划、保护区区划、开发利用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龙化石博物馆是依托古生物研究项目——关岭生物群、远安生物群、南漳生物群以及黄花场、金钉子培面等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它是一个以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主要特色,并伴生有多门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的专业展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的"关岭生物群研究"项目,在武汉地调中心古生物专家多年的努力下,研究中首次查明关岭生物群各门类生物化石产出的确切层位;首次发现十分完整而精美的大型鱼类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坐落于合肥市政务区省文化博物园内,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6902平方米,目前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面积最大。围绕"自然和谐、科学发展"主题,以"宇宙、地球、生物、人类、资源"为展示主线,布设了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临时展厅、特效影院、科普教室(实验室)、综合商店、学术报告、互动体验、地质文化餐饮休闲、室外景观等区域。整个展馆以突出古生物化石为特色,兼顾其他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生物区。在荣玛乡黑石山剖面中发现大量中二叠世科化石,既出现典型的冈瓦纳相冷水生物,如Wannerophyllam、Monodiexo-dina等,也存在大量暖水型的生物,如田氏朱森Chusenella tieni Chen、散尔多希瓦格Schwagerina sanerduoensis Nieet Song、假孙氏假纺锤Pseudofusulina pseudosuni Sheng等。化石特征属于冈瓦纳相与特提斯相的混合类型。研究表明,羌塘中部的喀喇昆仑—龙木错—双湖一带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和特提斯生物混生区,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大区界线。推测龙木错-双湖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可能仅为特提斯南缘弧盆系统中的小盆地。  相似文献   

20.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