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沽源—围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信息量法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3片、Ⅲ级远景区5片。对Ⅰ级预测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2个预测矿靶区进行了异常查证,落实了1个铀钼多金属矿床和2个银多金属矿床,证明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本地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秘鲁中南部地质、矿产、遥感、地球化学、航磁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对地质、航磁等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多源地质找矿信息.并用有效的异常圈定方法圈出地球化学异常,利用研究区ETM数据波段比值复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遥感异常.在此基础上,选择22个证据因子层,建立证据权法找矿模型,快速确定四个找矿远景区范围,为我国企业境外迅速占领矿产资源高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一些较为复杂、模糊且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的定量化决策。在地质勘查特别是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高分(包括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和伽马能谱数据异常信息与成矿要素及成矿可能性之间的关系难以定量化描述。在大面积研究区中,通过高分数据、伽马能谱数据及其他地学数据,该方法能够定量化地描述最有潜力的铀成矿远景区。文章分析了高分遥感和伽马能谱等多源数据异常信息与铀成矿要素的对应关系,探讨了铀成矿要素转化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的适用性和最优远景区选择规则的合理性,研究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分遥感和伽马能谱等多源数据铀矿勘查定量化分析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以本巴图地区为实例进行该方法的操作步骤的展示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源数据铀矿远景区筛选工作,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地质行业将大数据作为新兴增长点进行培育和挖掘, 以山东蒙阴金刚石矿集区为研究对象, 基于大数据实现地质工作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数据统计、挖掘、洞察与预测等分析并集成融合与成矿系统相关的源、运、储、变、保等知识, 全面提取蒙阴地区多元地质信息, 建立西峪矿区金刚石矿多项指标的成矿地质信息模型, 开展三维可视化成矿预测, 进而圈定找矿远景区。探寻金刚石大数据管理、分析及成矿预测新技术方法, 促进成矿新认知与找矿新发现。  相似文献   

5.
云南钛铁砂矿主要集中在滇中武定-禄劝地区及滇东南富宁地区。本文以武定区内中大型典型风化壳型钛铁砂矿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地质平剖面图、典型矿山地质剖面、勘探数据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综合区内地物化遥、科研成果及钛铁砂矿勘查开发、多源成矿信息叠合分析,建立成矿模式,成矿远景区分析预测,并对预测区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增加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证据权法和MORPAS GIS技术开展了通城地区铍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在总结通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预测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通城地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多源数据,运用MORP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提取与铍矿相关的信息,采用证据权法对铍矿有关的证据图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编制成矿后验概率等时线图,最后根据高值区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此次预测工作共选出15个证据因子层,对该地区以铍矿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进行了定量预测,最终圈定了两个远景区。该两处远景区与己知铍矿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引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在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三江北段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分析提取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中的成矿异常信息,运用多学科信息综合研究地质异常与成矿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证据权重法建立该区的证据权重成矿预测模型,圈定出7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海南岛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海南岛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取了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航磁、化探、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证据因子,建立了海南岛金多金属矿证据权重预测模型,并采用MRAS软件证据权重模块对研究区进行2 km×2 km的网格单元划分及后验概率计算。根据网格单元后验概率计算值大小及地质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三级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3个,B级成矿远景区4个、C级成矿远景区24个。研究结果表明,90%的已知矿床(点)位于成矿远景区,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从最优分级分析、精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信息量分级评价、预测区分级评价、数据精度评价、找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找矿靶区的定位精度评价、预测资源量估算和找矿概率评价等研究。研究共圈定4处找矿靶区,并估算全区金资源量约165 t。结果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后期应该重视已知矿体的深部及边部区域的重点勘查。  相似文献   

10.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1.
吕鹏 《地质与勘探》2011,47(5):909-917
以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等手段获取的多源数据,经过发现、提取、转换和关联,并利用信息综合技术建立区域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是当前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信息找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进行区域成矿专题信息分析与提取,建立评...  相似文献   

12.
雷天赐  崔放  余凤鸣 《中国地质》2012,39(4):1069-1080
以湖南永州南部地区E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通过信息提取、目视解译及统计分析,构建断裂优益度、蚀变矿物信息2个遥感找矿参数;选择工区W、Sn、Cu、Pb、Zn 5种元素,通过对其含量进行数据处理、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编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图,构建化探找矿参数。以GIS为平台,结合地质、遥感、化探手段,对找矿参数进行基于证据权重法的多源信息融合、分析及可视化,揭示出各找矿因子的致矿特征及相互关系,并形成一套多元信息综合找矿方法,为成矿预测及找矿靶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沟营盆地位于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北段,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林区覆盖厚、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铀矿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找矿进展缓慢.在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铀矿点控矿因素进行剖析,结合航空放射性、地球化学、遥感多源铀成矿信息,构建了火山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类比邻区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开展找矿远景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依据找矿模型,结合地质、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圈定铀成矿有利区段4处.其中新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线索丰富,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阿尔金地区遥感地质解译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遥感找矿地质异常信息,从宏观和多角度预测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以东昆仑—阿尔金地区为例,通过运用影像纠正、假彩色合成与彩色空间变换、图像增强处理(比值、主成分分析等)、掩膜处理、数据融合以及遥感异常信息多层次筛选技术、影像镶嵌、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蚀变异常信息和构造信息,确定了基于蚀变异常与线环构造信息的典型矿物遥感找矿模型,并结合多源信息对东昆仑—阿尔金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焦家金成矿带为研究对象,将焦家金矿带的二维地质资料有效整合,应用三维建模软件Surpac,首次建立了该矿区的三维数字矿山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以地质统计方法为手段,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型.成矿预测中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找矿信息量法和证据权法来预测资源量,按照信息值的等级依次圈定了6个成矿靶区.用体积估计法和丰度值估计法2种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预测资源量,2种方法得到的找矿靶区资源量均约为380 t,说明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斑岩铜矿的构造地质、成矿时代和控矿因素具有其特殊性, 所以需要针对具体的矿区开展地质调查以获取矿区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信息, 从而利用遥感技术手段提取矿区蚀变信息, 确定找矿远景区.通过综合分析秘鲁南部斑岩铜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 确立了以泥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组合蚀变矿物带为遥感找矿指示标志, 并以ASTER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开展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结合已有矿区地质资料、高光谱影像和实地勘查结果, 验证了典型蚀变带矿物信息提取结果的可靠性, 另圈定了2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梳理已有研究基础上, 构建了多光谱遥感找矿模式, 并在智利、阿根廷等其他多个斑岩铜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祁连铜钨金成矿区,已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矿产资料,利用GIS不仅可以管理以文字、数字为主的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以图形图像为主的空间信息,且能方便快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建模、显示输出等功能.建立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对北祁连地学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建立北祁连铜钨金矿的空间分析模型并进行成矿预测,圈定铜钨金矿矿集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查明该区铜钨金等矿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BIGM多源地学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BIGM多源地学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又结合地质找矿的思路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开发。该系统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实现了对地质资料的高效管理、综合分析,真正实现了利用多源地学信息快速进行地质找矿与靶区预测。同时在化探数据的处理上引入了分形理论及背景值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