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94~2004年NCEP再分析资料,及高空、地面等常规资料,分析了防城港市达到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的短时强降雨过程,对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天气分型,并对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条件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以了解本地区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天气类型和环境条件,提高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广西种植火龙果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西的气候条件和火龙果生长适宜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广西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但要注意防御低温冻害、洪涝、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为火龙果在广西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0年1月21~24日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云图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T213、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包括散度场分析、垂直速度分析等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强降雨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特征,找出有利于大暴雨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柳城县当地气候特点,分析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与食用菌栽培生长的关系分析,找出食用菌高产栽培最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罗甸县的气候条件和柚木生长适宜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罗甸中南部低海拔乡镇的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柚木的生长。但要做好防御低温冻害、干旱、洪涝、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为柚木在罗甸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4-2004年NCEP再分析资料,及高空、地面等常规资料,分析了防城港市达到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的短时强降雨过程,对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天气分型,并对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条件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以了解本地区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天气类型和环境条件,提高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1年5月1~4日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云图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T213、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了此次过程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的特征,找出有利于强降雨和强对流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4-6日北海地区暴雨过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建初  梁广沃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2(2):16-17,33,I0002
从大气环流特点、暴雨的触发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09年7月4-6日北海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暴雨发生发展的水汽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地面和高空环流形势分析入手,通过水汽条件、不稳定参数、动力学条件、触发机制等物理量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2005年6月21日沈阳桃仙机场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分析造成2007年初冬大雾天气的低空变温场、垂直方向湿度、大气温度层结和天气形势的成因,采用长春新一代雷达观测资料探讨强度场和速度场的大雾表现。通过对高空、地面、雷达、卫星等7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低层暖湿空气的远距离输送是形成本次大雾天气的基础性条件;整层结构性条件是形成本次大雾天气的核心性条件等7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ERA Interim的0.25°×0.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对2013年7月21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雹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考察了再分析资料在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能够较为合理的给出此次冰雹过程发生的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环境特征。而实况探空资料由于不满足"临(邻)近"原则,并没有反映出冰雹发生的环境条件。因此,在业务及科研工作中,可以利用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某些强对流天气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吉林省境内50个常规观测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台风梅花在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台风自身因素以及冷空气滞后的影响外,台风自身蕴含的水汽条件有限,且缺少水汽条件的持续供应导致了水汽条件的不足;全省境内的热力条件较弱,不足以产生大范围的降水;动力抬升条件仅在吉林省中南部有持续的维持,且高空正涡度与高低空辐合辐散条件较弱,垂直涡度条件不利;另外850hPa负MPV1区和正MPV2区耦合情况不佳。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动力抬升条件不足是此次降水范围偏小强度偏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摸清气候条件的基础上 ,从冷涡强对流的热力特征、动力条件以及暖湿输送与潜在不稳定能量发展等方面对复州湾盐场强对流 (飑线 )成因进行了分析 ,研究出 3~ 1 2h客观分析与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micaps地面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NCEP/NCAR每6h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分析2010年6月1-2日两广交界地区的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系统演变特征,对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探讨本地暴雨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为改进和提高本地区强降水天气的分析预报能力,积累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 2001年8月初辽宁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水汽条件、急流、气旋云系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对整层大气饱和程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暴雨的产生与 500hPa副高位置、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暴雨过程分析;天气形势;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雾是山区常发的天气现象,且具有偶发性和局部性的特征,雾天条件下,能见度降低,为公路行车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该文基于云南普洱山区公路交通气象观测实验基地的观测数据,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实验基地所在公路的雾的等级以及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列联表、条件频率等相关性分析方法,开展了雾天能见度与其他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研究。通过对列联表的相关性假设显著性分析,降雨强度、风速等气象要素与能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列联关系V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程度不高。从条件概率统计来看,在不同的气象要素区间范围内,各等级雾发生的条件概率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分析雾天能见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其他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能为雾天条件下公路行车安全预警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冬春小麦、秋粮、经济、瓜果、特种作物生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将17 种作物进行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的划分,并提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途径。从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全省划分为12 个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利用区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12年7月15日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一次弱环境风切变条件下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各种常规观测、卫星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的情况下,详细讨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场及物理量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垂直风切变较弱时仍能发生强风暴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丰富的水汽条件、不稳定的层结和一定的触发机制等条件下,环境风切变较弱时也可产生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9.
李超  陈潜  赵春阳  张超 《山东气象》2021,41(2):24-33
在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线配合的相似环流背景下,2019 年 4 月 11 日深圳出现短时暴雨( 简称“2019 年过程”),2020 年 4 月 11 日以稳定性弱降水为主( 简称“2020 年过程”),利用 ERAS 再分析数据等对深圳这两次前汛期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2019 年过程,温湿层结等对流条件和高空辐散条件较好,低空辐合动力条件相对较弱,在边界层辐合线触发下产生明显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活动, 导致深圳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2020 年过程,低层辐合等动力条件较好,但对流条件相对较弱,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对比分析说明,温度和湿度层结条件较动力条件对华南前汛期 MCS 生成作用更为明显,强对流发生前 12 h深圳等珠三角地区 Q矢量辐合明显,对 MCS 活动以及强对流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测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各种物理量参数的分析,对2007年2月7日02-20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大暴雪过程是在大尺度环流系统稳定条件下,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同时还探讨了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地形等因子在暴雪天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