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犁地区畜牧气象灾害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地新疆犁地区的历年畜牧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灰色关联分析在畜牧气象灾害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年份做了评估,结果表明进行了关联分析,计算简单,依照历年的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评估,结果准确,可靠性大,并可避免单一指标评估的弊端和偏差。  相似文献   

2.
实时气象资料支持系统包括资料预处理,客观分析,物理量诊断及图形显示三部分。该系统操作简便,分析质量高,即省时省力又可极大地增加预报信息量,是进行天气预报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小波分析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方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分析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方法简介周晓兰,邓自旺(商洛地区气象局商州·726000)小波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分析工具,它是泛函分析、Fourier分析、样条分析、调和分析、数值分析的最完美的结晶。由于其良好的特性,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语音...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9—2018年逐月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选取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15个气象站点平均气温和土壤温度,采用误差和相关性分析,对比两种资料时间和站点空间变化规律,并对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平均气温、5和15 cm土壤温度均低于观测值,分别偏低3.5、4.3和4.5℃;观测值与订正前后的再分析资料月际和季节变化基本一致,空间变化均表现出从东南部向西北部减小的趋势,而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站点完全一致。近20年来,观测值与再分析资料平均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5和15 cm土壤温度观测值表现为升高趋势,而再分析数据呈减小趋势。与订正前相比,订正后的再分析资料与观测值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同时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年际变化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年内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呈现“M”型,最大值均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或1月。东部农业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是再分析资料比观测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回归方程实现平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再分析数据的订正,有效降低了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的偏差,提高再...  相似文献   

5.
飞机航迹分析是飞机云物理和大气环境探测中进行飞行探测资料整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GPS航迹资料分析中,资料的不连续和经纬度数据进制换算是飞机探测作业分析中常遏的问题。根据北京2004年增蓄型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作业试验期间GPS航迹数据特点,通过Matlab分析讨论其中的问题,利用Matlab良好的矩阵运算功能,对航迹经纬度数据进行换算,并根据航迹记录时间的连续性特点,提出了对不恰当、丢失和重复数据的判断分析方法。分析使用表明,在飞机探测作业航迹分析中,Matlab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能将结果进行多维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气情报服务系统充分吸收国内各省,市现有服务系统的优点,依托计算机技术,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面向用户,方便快捷,彻底改变了以往翻本子,用计算器统计资料的历史。此系统包括墒必分析和作物生育指标分析,并实现了以上内容的屏幕显示,对比分析,打印输出等。此系统大大提高了气象情报人员对政府部门的决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应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多高温年的环流特征及其与少高温年环流的差异;利用典型场相关分析理论,分析了7~8月500hPa高度场与前期1~6月500hPa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空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高空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实现技术,该系统集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技术为一体,所分析的天气系统完整无遗漏,高低压中心明确,等值线分析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段,南支槽无疑是造成我省春季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关于南支槽系统的分析研究,过去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的,对南支槽的气候规律和活动特点以及降水预报指标都有一些分析结论。本文是继“春季南支槽初步分析”之后,利用南支槽的一些热力及动力物理量表征因素,动用统计预报方法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希望获得有意义的结论,并得到较为客观的分析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925hPa资料对高度场分析和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15天的平行业务数据预报试验,详细地分析了925hPa资料的应用对高度场分析和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925hPa资料的加入对印度洋西北部及马来西亚至菲律宾以南热带地区的分析影响较大,对其余地区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对形势场分析影响不很大,且对低层的影响大于中高层。同时,可以明显地减小从P面分析场到模式σ面的垂直插值误差。此外,对24小时预报场的影响小于对初始场的影响,同时对模式积分的平稳性和预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3年和1994年7-8月500nPa欧洲数值预报格点资料的高度格点数值,对距平,相关分析,西我环流指数分析,形势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报产品具有较强的能力。得出若干有庆偏差的特征,可使预报人员在利用该项成果制作短期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原“北半球经纬度格点客观分析方法”工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卫星测风,飞机观测,浮标站观测,船舶地面观测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并增加了1000 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及四层湿度场的分析。并且对非常规观测资料在分析质量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上述几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客观分析要素场的质量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客观分析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次登陆台风形势下的湖北暴雨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5-906-08课题的02与03专题收集的地面,高空加密观测资料,结合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对9406号台风登陆形势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在大尺度环流场分析部分,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包含垂直速度,涡度,散度,水汽含量与输送的结构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该暴雨过程中暴雨试验区的降水和地面中尺度特征。在上述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次暴雨过程形成的可能机制;台风外围偏东风低空急流带向暴雨区输送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专论客观分析的概念。从大家熟悉的名词“分析”入手,给客观分析下一个相当精确的定义。介绍了客观分析定义的历史演变,同时发表了对这些定义的评论。阐述了客观分析乃是应数值预报的需要而诞生,但又有独立于数值预报的多种用途。辨析了客观分析同数值预报的初值、插值和四维同化的关系,强调了客观分析的重要性,希望以此能稍稍改变国内看重模式研究、轻视分析工作的不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15.
王建林  太华杰 《气象》1997,23(4):24-27
文章介绍两种棉花年景评价方法:综合气象要素评价法和相似分析评价法。前者是将AB报收到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为综合气象要素,分析历史综合气象要素和棉花产量丰歉,得出其评价指标,依据指标,进行实时棉花年景评价;后者是根据历史资料,确定丰歉年型,利用相似分析原理,得出相似分析评价指标,根据指标,判断棉花产量的丰歉。结果表明,这两种评价方法在棉花产量丰歉评价中,准确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溃变原理—结构分析法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娟 《四川气象》2001,21(4):31-32
溃变原理[1]-结构分析法是欧阳首承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研究出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非均匀或不连续的真实信息,来预报天气演化的转折性变化,而天气演化的实质,既是大气涡旋转移式的演化。在天气预测的分析中,以涡动的旋矢性,风矢的不断续性,超低温和反序量[2]构成结构分析体系,在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和雷暴,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测中取得了成功。“旋矢性”是通过分析某个测站垂直方向上整层风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滚流结构,来判断天气的转折;“超低温”是通过分析对流层顶或平流层底大气的超低温现象,即位温随气压的下降而陡然降低或不变,来预测灾害性天气;通过分析风场的不连续带来确定“次涡旋”;“反序量”即按照风,湿,温,压的顺序,而非压,湿,湿,风的顺序分析信息,提前抓住溃变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大、小兴安岭森林采伐对代表点种植业影响的基础上,对全省种植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所用数学模型是根据全概率数学模型导出来的,分析结果客观、定量,可为合理布局种植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为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完善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文章立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角度,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气候资源保护立法文件,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成气候资源保护的任务,建议建立我国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并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服务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模型,综合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能力分析和创新要素分析,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江苏省的地理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干旱指标分析方法,进行灾情分析。在分析气候因子与地理要素(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监测我省的干旱情况并尝试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直观、准确,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