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中国自然区划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区划一般均围绕一定的目的,区划目的不同,其区划的原则、内容和指标体系是不完全一致的.本文以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中国自然区划新方案尝试研究,把全国分为3个自然大区、11个自然地区和63个自然区.自然区划的成果方便利用于地域关联研究,从而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用地的控制、用水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育和建设,提供实用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综合自然地理学近年来,有三个方面发展趋势比较明显: 1.自上而下的理论深化 (1)自然区划研究:十年动乱前开展了二次全国性自然区划研究。第一次在50年代早期,由罗开富进行综合区划,出版了一个包括部门和综合区划的文集;第二次在1958年完成,共出版了八本专著,从而奠定了我国农业自然区划的区域分异基础。也可以说,间接影响到后期的国土经济学的发展。 (2)土地类型的研究:打倒四人帮后,70年代后期开始对土地类型的研究很重视。区划研究主要为分区评价服务,类型研究进一步深入,可为规划服务,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利用开发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3.
苏联地理学界关于自然地理区划问题研究的近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倪绍祥 《地理研究》1982,1(1):95-102
自然地理区划,即综合自然区划,是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扼要介绍苏联近年地理学界关于自然地理区划问题的研究概况。对于自然地理区划问题的研究,在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近二十年来,继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疆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水、热地带性差异明显,公路建设遇到的问题较多。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利用GIS技术进行公路自然区划。通过区域自然环境和公路分布特点,与公路一、二级自然区划问题分析,提出异同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等区划原则,采用自上而下细分、自下而上合并和GIS制图的方法,进行公路三级区域划分,结果是将新疆公路自然区域划分为20区及7个副区。各区公路建设的自然条件不同。鉴于自然条件复杂性及公路建设问题多样性,建议利用三级区划结果进一步划分公路建设工程的自然条件类型,使区划成果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依据自然地带性和区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历来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为拟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近年来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的特点:区划要素类型多样、自然综合区划"生态化"明显、区划空间单元及其尺度系列完整、区划技术方法鲜有创新、区划方法论有所重视、区划方案应用指向进一步强化.分析了当前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学术问题:认识论研究欠缺、方法论研究薄弱.最后,对自然地理区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持续增加的国家需求、不断规范化的区划工作,并提出了地理区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能够确立更加清晰的自然区划界线,是自然区划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开展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区划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地形综合指数、温暖指数、湿润指数、地被指数和水文指数5个自然指数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输入层,输入到建立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土地类型单元自下而上合并,生成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自然区划图,实现以土地类型单元为控制本底的定量化分区。结果表明:①可以将土地类型单元聚合成高原高寒稀疏植被区、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山深谷灌丛草甸区和高山深谷针叶林区5个自然带区域。②分区结果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界线比较接近,相似性较高,分区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吴绍洪 《地理研究》1998,17(4):367-374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基础研究,以综合区分区域的特点。综合区划是一种自然区划的深入,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两方面,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划分。文中在研究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引入资源的概念,用资源进行区域的划分,特别是对以往研究不充分的区划第四和第五级单位,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组和资源型进行合并,提出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8.
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为一系列的自然区。根据划分出来的区域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因此在解决区划原则问题以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区划分级单位系统,是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首要工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是采取单列系统方  相似文献   

9.
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为一系列的自然区。根据划分出来的区域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因此在解决区划原则问题以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区划分级单位系统,是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首要工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是采取单列系统方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自然区划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运龙 《地理学报》1990,45(1):41-55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合。以土地段为制图单元,根据初级地貌形态组合、土壤和植被的差别,可分出5种一级土地类型和78种二级土地类型。把土地类型结构相对一致的范围组合为自然小区,贵州省共有32个自然小区。参照“由上向下”的演绎,自然小区再“由下向上”地归纳为7个自然亚区和3个自然区,同时也明确地划定了界线。这样,全国自然区划方案在贵州省得以彻底贯彻,土地分类与自然区划也统一起来。然后以自然区划为框架,以自然资源结构为基础,论述了每个区划单元的区域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志翔  姚永慧  胡宇凡 《地理研究》2020,39(12):2821-2832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学者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学者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土壤数据探讨亚热带北界界线的位置。结果表明:① 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并确定分界线的准确位置,提高了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② 使用地理探测器划分的新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1000~1600 m的位置,与以往界线相比略偏南;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区划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区域单元的分异组合和划分合并,以得到地表现象的同质性空间单元,揭示现象或要素在区域内的相似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可为国土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供参考。该文梳理了国内外自然区划研究进展和各时期特点,根据中国自然区划的理论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区划的目标、类别、基本原则、整体思路等内容,并归纳近年来我国综合区划、部门区划的方法体系,以及综合区划、生态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灾害区划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最后,总结了我国现有自然区划研究的特征,并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分析了区划研究潜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前言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完成以后,连同它的说明书,译成俄文,寄往苏联,广泛征求各位自然地理学家对于区划的意见。不久,即接得他们的书面意见,合计有15万字。1958年12月—1959年1月,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举行讨论会,专门讨论有关综合自然区划的各项问题。苏联科学院应我国邀请特派遣一个专家组(и.в.加尔曼诺夫、φ. φ. 达维塔亚、B. T. 扎依奇柯夫、Π. A. 列东诺夫、H.H. 罗佐夫)来我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原来顾问 и. в. 萨莫依洛夫也于此时再度来华,和原在北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不同地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区划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区划研究工作的深入,要求自然区划必须适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服务.因此,西北地区生态维护建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综合区划(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耦合系统)研究作指导,来区分不同地域的特点并提出持续有效的发展对策.同时,由于指标体...  相似文献   

15.
前言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完成以后,连同它的说明书,译成俄文,寄往苏联,广泛征求各位自然地理学家对于区划的意见。不久,即接得他们的书面意见,合计有15万字。1958年12月—1959年1月,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举行讨论会,专门讨论有关综合自然区划的各项问题。苏联科学院应我国邀请特派遣一个专家组(и.в.加尔曼诺夫、φ. φ. 达维塔亚、B. T. 扎依奇柯夫、Π. A. 列东诺夫、H.H. 罗佐夫)来我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原来顾问 и. в. 萨莫依洛夫也于此时再度来华,和原在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综合自然区划是根据地表自然综合体(即自然的总情况)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进而按区划单位来认识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认识自然综合体的目的是:(1)阐明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对于生产与建设的有利方面与不利方面;(2)  相似文献   

17.
综合自然区划是根据地表自然综合体(即自然的总情况)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进而按区划单位来认识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认识自然综合体的目的是:(1)阐明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对于生产与建设的有利方面与不利方面;(2)  相似文献   

18.
复合生态区划的系统分级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邵权  陈国阶 《山地学报》2006,24(6):703-708
复合生态区划重在揭示不同复合生态地域单元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是进行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对于研究不同复合生态地域单元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比较分析了复合生态区划与自然区划、生态区划的异同点,简要回顾了自然区划、生态区划的历史演变与应用成效,阐述了复合生态区划的主要原则,提出了生态大区-生态区-生态省-生态地区的四级区划系统及其相应的指标体系与区划方法。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定位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突出人工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将四川省划分为2个生态大区、3个生态区、4个生态省和9个生态地区,该区划方案对于制订四川省的生态功能分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以有效地指导四川省的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自然地带区划是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维自然地带”分布规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地表氧含量新区划与原有自然区划,得到了新的认识:基于地表氧含量的自然地带区划能够反映更加综合定量的地域分异特点;氧含量的地域差异能够反映人地关系的地域差异。本文可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帮助学生综合认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人地缺氧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0.
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绍洪  尹云鹤  樊杰  郑度  杨勤业 《地理研究》2010,29(9):1538-1545
通过分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历程,总结了"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综合区划"重要发展阶段的创新成果,介绍了重要的格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地域系统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为了认识自然规律,为农业生产布局服务,开创了综合自然区划;20世纪90年代,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将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地域系统研究,开展了生态地理地域系统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综合区划研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有机融合成为近期格局研究的鲜明特色。在此过程中,地域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型等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地域系统研究,始终与国家的重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成为今后自然地理学乃至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