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GIS技术与环境模型相结合,集成应用于大气污染扩散评价中,不仅发挥了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功能,也能将环境模型的分析预测功能直观应用于对各类污染源的宏观与微观模拟表达,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扩散评价的可视化管理,为工程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案。基于ArcEngine组件和.Net集成开发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系统,实现了电子地图管理、大气污染扩散模拟、污染源评价及空气质量评价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了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的优势,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源的可视化管理,从而为相关应用决策机构提供了一套面向应用、操作灵活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专业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2.
杨斌  顾秀梅  张飞  张峰 《测绘科学》2011,36(3):147-149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将GIS技术与环境模型相结合集成应用于大气污染扩散评价中,不仅发挥了GIS在大气污染扩散评价中强大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功能,还能将环境模型的分析预测功能直观应用于对各类污染源的宏观与微观模拟表达,实现了对大气污染综合决策分析,为工程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案.系...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电网SG186工程需求出发,采用AM/FM/GIS技术,探讨了城市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方案,并基于此理论进行了桂林市配电网系统的模拟开发,实现了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子扬 《现代测绘》2008,31(2):41-42
阐述了GIS系统的设计原则,建设方案,揭示了GIS系统功能模块的效能,利用Map控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探讨了GIS系统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输电工程建设初期对线路周边环境敏感性调查的需求,本文结合环境敏感性评价理论研究,以GIS手段为技术基础,设计、实现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以二三维一体化方式进行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提取、管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模型,利用高分辨率的地形、影像和铁塔模型数据构建虚拟三维环境,达到辅助输电工程进行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目的。结合西南某地区输电工程开展应用研究,系统有效缩减了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处理的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为进行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面向对象思想完成了交通安全分析评价GIS系统的概要框架设计、详细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提出选用C#语言结合SuperMap Objects组件在Microsoft.NET平台上实现系统开发的技术方案。交通安全专业分析模型以可执行程序或动态链接库的形式与GIS进行集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交通事故数据库建立、事故数据录入及编辑、动态分段、黑点鉴别、评价指标统计、事故严重程度分级、事故时间/成因分布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三维GIS系统中以符号化的方式解决水面可视化问题的方案,基于超图GIS平台软件进行了实现。结果证明,该方案能够和二维GIS数据紧密结合,提高了三维GIS中水面场景的构建效率,提升了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电力选线多方案综合评价设想,包括应用GIS技术提取电力选线方案信息,以便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实现电力选线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多方案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9.
石琴琴  熊永良 《四川测绘》2004,27(1):18-19,41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GIS发展的主导趋势,提出一个在WWW上实现3DGIS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对其中的几项关键支撑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GIS技术为基础,针对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具体内容,利用GIS—RTSIS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标示事故黑点信息和空间分布,并研究引发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在有效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问题的同时,找到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途径,为道路安全评价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以哈尔滨市GIS—RTSIS模拟示范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有关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研制及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平台的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信息系统,实现了公路养护数据采集、查询、统计、分析、养护质量评价、养护方案选择等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使公路养护管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绘制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成果图。研究成果支撑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服务于绍兴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一种更为开放的、符合分布式GIS应用趋势的解决方案,文中论述了Web-GIS采用的技术及面临问题,阐述了XML Web Service这种全新的动态分布式计算模式的实现技术。并提出以Supermap IS.NET提供的服务式GIS平台,构建基于XML Web Service体系的开放式WebGIS设计方案,说明了系统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是实现省级空间规划方案"多规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准确划分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此,本文探讨如何使用GIS软件解决空间规划底图编制中关于数据转换、数据提取、人机交互等方面的作业难题,为最终完成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GIS建库的目的是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满足空间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的需求,而地图制图关注的是地理要素的符号化表达,二者面向两种的不同需求。因此,在GIS建库的同时往往得不到符合制图规范的传统地图。本文深入分析建库数据模型和制图数据模型的特点,引入"建库与制图一体化"思想,实现从GIS数据到制图数据的信息补偿,基于SuperMap软件进行了实践,达到了"一库两用"的目的,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城市规划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俊兰  冯仲科 《测绘科学》2007,32(4):71-74,62
城市环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本文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评价的技术途径。在GIS支持下,建立了城市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因子数据库及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质量评价标准。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城市规划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GIS技术为环境质量评价在不同模型条件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改善了评价的效率及精度,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及城市规划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终的决策评估。  相似文献   

17.
设计模式在GIS系统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姝  李霖  刘庆华 《测绘科学》2006,31(3):99-100,103
本文提出了FACTORY METHOD(工厂模式)、COMPOSITE(组合模式)和COMMAND(命令模式)在G IS系统开发中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讨论了目前运用的比较少的VISITOR(访问者模式),发现VISITOR模式对于G IS系统中空间算法的管理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模式。实验发现通过使用这些设计模式,G IS系统变的更加灵活,并具有可重用、可扩充和可移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测量误差理论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误差理论是GIS专业学习各门测绘类课程的理论基石,是学生理解各门测绘类课程测量原理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国内不少院校缺乏对GIS专业测量误差理论教学统一规划的问题,探讨了GIS专业测量误差理论的教学内容,结合当前GIS专业测绘类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其具体的教学安排,根据已有的授课经验,讨论了一些针对GIS专业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单体作为旅游资源普查的重要成果,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资料丰富等特点。利用计算机对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分析、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平台,以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模块设计技术为基本技术支持,设计开发了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对其需求分析、体系结构、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