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一位移滞回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可以避免或延缓钢管过早地发生局部屈曲,并有效地提高构件的延性,从而增强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文在对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国内外大量结果的验证,基于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参,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因素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变变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的影响,最后,确定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恢复力学模型和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曲线的影响。最后,基于系统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模型。  相似文献   

3.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的影响。最终提出-种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模型及位移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计算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应变关系曲线。由于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分别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和根据套箍系数修正Mander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应用此材料本构模拟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并讨论不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试验的Open SEES建模方式与模型参数选取合理;圆钢管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大;增大核心混凝土的强度、钢材的套箍系数和屈服强度都可以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受力-变形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定合适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分层法计算得出了方钢管混凝土桩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压弯构件的弯矩-轴力关系和力-变形关系,计算得到的弯矩-轴力-曲率关系和荷载-位移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出了在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内外钢管间焊接双向对拉拉筋的构造措施。针对带拉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受力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配置拉筋对试件极限弯矩、抗弯刚度和横向变形系数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混凝土三轴受力状态本构模型和钢材本构模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并验证了带拉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拉筋对内外钢管应力及核心混凝土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筋能有效缓解了内外钢管的局部鼓曲,提高试件的极限弯矩、抗弯刚度;拉筋加强了内外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得内外钢管受力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美国ACI(1999)和AISC-LRFD(1999)、日本AIJ(1997)、英国BS5400(1979)、中国DBJl3-51-2003(2003)和DL/T5085-1999(1999)及欧洲EC4(1994)等设计规程中有关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将上述各方法及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搜集到的圆钢管混凝土梁柱极限承载力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圆钢管混凝土梁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时,上述各规程提供的计算方法及数值方法均能较好地计算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其中,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为吻合,规程AISC-LRFD(1999)的计算结果最为安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供进行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适用于三向周期受力的钢材本构关系模型,和适用于三向周期受力改进的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边界面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6个核心混凝土的强度为77N/mm2的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将理论分析和本试验研究及其他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框架骨架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从截面层次的恢复力模型出发,钢管混凝土柱构件选用三线型弯矩~曲率滞回模型;钢梁采用双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钢筋混凝土梁选用三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分析钢梁-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两类框架结构的骨架曲线,程序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研究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对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且对钢管混凝土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是在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型组合剪力墙。其将圆钢管混凝土柱和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优势组合,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为了解该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3个1/5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包括1个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1个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和1个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其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显著提高,且其承载力、抗震耗能能力均高于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和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抗震耗能能力之和,可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1.
应用OpenSees计算双钢管高强砼柱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OpenSees计算外方内圆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简称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分析了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单元和截面纤维划分。钢管材料采用双线性模型Steel02,混凝土模型采用Concrete02,圆钢管内和钢管之间的混凝土采用Susantha模型,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计算得到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应用OpenSees对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进行参数影响分析,讨论了轴压比、方钢管壁厚(宽厚比)、径宽比、径厚比对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延性降低;增大方钢管壁厚(减小宽厚比),水平承载力增大;增大圆钢管直径和壁厚,有助于提高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能力,增大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轴压比和含钢率为试验参数,进行了7个方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所得滞回曲线的图形都具有较好的饱满性,且和数值计算结构吻合良好,还利用已有的恢复力对构件进行了滞回曲线的理论计算,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是解析地预测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滞回特性。使用实验中得到的力一位移滞回曲线,对随轴压比,配筋率和配箍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刚度和强度折减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提出了其表达式。按照提出的理论力一位移滞回模型,能够预测现存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刚度和强度折减情况。  相似文献   

14.
Hysteresis steel dampers are widely used in earthquake-resistant structures, where some of them are anisotropic and capable of sustaining earthquake-induced bidirectional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simulating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U-shaped steel dampers with horizontal bidirectional deform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shear springs with different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in a radial configuration, and the Menegotto–Pinto hysteresis model is employed to represent the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rings. The mechanical and shape-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hysteresis model are set according to the multi-direction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dampers. With the aim of va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 U-shaped steel damper was used as an example. The pseudo-static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damping elem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elasto-pl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a curved bridge featuring a steel hysteresis devic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sufficiently accurate to simulate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U-shaped steel dampers, and thus provides a practical method to assess U-shaped steel dampers through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支座的试验和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提出了一种滞变-摩擦基底隔震支座。这种支座由钢棒和摩擦元件组成,钢棒容许摩擦元件水平滑动,同时又限制这种滑动;摩擦元件承受结构的竖向荷载,作完成了钢棒滞变恢复力特性的试验,并给出了钢棒的滞变恢复力模型的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该模型与常用的折线模型有所不同,它仅用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滞变恢复力,而不需要复杂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钢管混凝土边框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组合剪力墙。本文进行了2个1/4缩尺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型1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2为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它们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相比抗震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评价现有可用于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结合现有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试验结果,选取了带捏缩的修正Takeda模型作为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细部滞变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