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秋季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鱼类与饵料生物之间食物定量关系进而为多鱼种资源评估提供依据,2000~2002年秋季(10~11月)在黄海中南部海域进行了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Eggers模型,计算了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黄(Lophius litulon)、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等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总摄食量约为309万t,其中,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摄食量最高(在250万t以上),占总摄食量的80.9%。中上层和底层鱼类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分别为262万t和47万t左右,占总摄食量的84.7%和15.3%,鱼和细纹狮子鱼分别是中上层和底层鱼类中最主要的捕食者。磷虾类是中上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桡足类、端足类和毛颚类;虾类和鱼类是底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磷虾类。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细长脚虫戎(Themisto gracilipe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鱼同时是黄海中南部被摄食量最高的5种饵料生物,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之和约为233万t,占总摄食量的75.5%。  相似文献   

2.
研究光照条件与鱼类摄食活动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有助于探讨视觉在鱼类摄食中的作用和阐明鱼类趋光机制,并在养殖生产实践上为确定投饵时环境亮度和投饵量提供依据。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在定量和动力学方面的工作很少。本文对平均叉长4.52cm  相似文献   

3.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进行了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初放声时,实验鱼产生惊愕反应,迅速离声源而去;但驯化6 d后,实验鱼在放声后迅速游向声源,摄食时间由最初的150 s缩短到实验后期的60 s。整个实验阶段放声组与对照组摄食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实验鱼的生长参数,求得了参考投饵量曲线和方程。本实验结果为音响驯化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窦硕增 《海洋与湖沼》1996,27(5):556-561
综合分析了鱼类摄食生态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中的诸多问题:胃含物分析法,营养生境及食物重叠,食物链与食物网,营养结构与营养级,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摄食行为的关系,食物选择以及生理生太因子对鱼类摄食的影响;提出了食物排序的概念、优势度指数D及其判定公式,并以此比较客观地建立了摄食生态相似的鱼类群落主次食物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真鲷排空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胃排空率是指鱼类摄食后食物从胃中排出的速率,在鱼类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估算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日摄食率。与鱼类其他生理过程一样,它受到许多生理生态因素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量注意的因素有水温、食物和鱼体重。自60年代以来,国外出现了大量关于鱼类排空率的文献,到目前为止已经测量了大量不同鱼种的胃排空率,此前作者对真鲷[1]、黑鲷[2]的排空率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建立了排空模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真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对其排空率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探讨鱼类胃排空率的生理学机制。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6.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鱼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鱼属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多毛类和头足类等16个生物类群。本文还分析了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及摄食与消化器官结构相适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评价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将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的牙鲆肌肉以10.0 g/kg.BW.d剂量给小鼠连续灌喂8周,对试验鼠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脏体系数以及生殖机能进行了检测,对组织器官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灌喂摄食转基因藻牙鲆的小鼠,其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脏体系数与对照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其生殖机能和肝、肾等组织器官未受损害。表明转基因集胞藻作为牙鲆饲料添加剂不能通过食物链对食鱼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8.
5种海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常温下进行星鳗、蛹、黑鳗、厚头平You和皱唇鲨等五种鱼类的生长实验,得出这5种鱼类摄食巢沙蚕、火枪乌贼、斑Ji(碎块)、带鱼(碎块)和玉筋鱼的生态生长效率波动于3.8 ̄33.6%范围内,平均为16.0%,相对平均日摄食量处于1.6 ̄11.5%之间,另外,对饵料系数、平均日摄食量及平均体重日增长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渔业资源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州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共采集96种鱼类,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选取其中的58种鱼类(其生物量之和占所有鱼类总生物量的95%以上),依据适温类型、产卵类型、摄食类型和洄游类型四个方面,对生态类群进行划分和研究。研究表明,从适温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暖温性鱼类的生物量和种类数均超过总数的40%,占首位,其次是暖水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从产卵类型来看,海州湾鱼类以浮性卵鱼类和黏着沉性卵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8.17%和31.19%。从摄食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均以底栖生物食性鱼类为主,其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55.17%和65.42%。从洄游类型来看,海州湾洄游鱼类(包括长距离洄游和短距离洄游)的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7.25%和57.11%。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其变化规律与生态类群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王朋鹏  张芳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9,50(4):864-875
近年来白色霞水母(Cyaneanozakii)在我国近海出现数量波动,在其暴发年份严重影响了暴发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饵料密度下白色霞水母触手丝的长度变化、游动状态来研究其摄食行为,同时对白色霞水母消化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饵料密度较低时,霞水母触手丝完全伸展;密度过量时(500ind./L),周围饵料较充足,触手丝处于收缩状态;饵料密度对霞水母游动状态无显著影响,表明霞水母在水体中通过不断调整触手丝伸长与收缩来对周围饵料进行感知,达到一种高效的摄食状态,而非调整其游动状态。饵料种类、大小对霞水母消化时间具有显著影响:温度为18.5°C环境下,胶质类生物(水螅水母和海月水母碟状体)在霞水母胃中平均存留时间为(0.8±0.2)h,平均比大小无差异的桡足类短2.3h,比鱼类短3.7h,相比而言,胶质类生物较易消化,鱼类最难消化;随桡足类、海月水母、鱼类的体长增加,霞水母对其消化时间显著增长;随着霞水母伞径增大(2.2—14.5cm),以卤虫为饵料消化时间呈显著线性下降,以桡足类为饵料消化时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霞水母伞径大小对消化时间的影响因饵料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野外环境中定性与定量研究霞水母摄食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95年2-5月,在L:D为4:20,8:16,12:12和24:0四种光周期条件下,用卤虫无节幼体作饵料增减罗氏沼虾幼体,测定其生长能量收支。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幼体生长率增大,两者关系为:g=6.5245+3.6045lnT,但周期对幼体C,N含量和C:N值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Ⅰ.温度和体重对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于1992年9-10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代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和体重对日本沼虾的耗氧率,排氨率都有明显的影响;2。日本沼虾尿素氮的排泄量约点总排泄氮量的38%;3。在小于和大于1.5g的日本沼虾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糖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0.4:39.3:50.3和5.2:41.5:53.3:4。在10,15,20和25℃,日本沼虾的平均静止能耗量为1.6,2.2,3.2和5  相似文献   

13.
The concentration of 65Zn under artificial conditions in suspended matter, sediment, algae, and excretion as well as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organs of fish (Tilapia mossambia), prawn (Penaeus peni-cillatus), clam (Area granosa), clam (Cyclina sinensi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a high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suspended matter, with a dynamic equilibrium of concentration by lagea arrived after two days. The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85Zn in the intestines of fish, prawn, clam and gills of clam are very high, and their excretive rate is rapid. It shows that the intestines and gills are critical organs of 65Zn concentration. The content of 65Zn in nucleic acid is highest, and is higher in RNA than in DNA, while that in organic acid is lowest.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中国及日本海域的1龄青蛤(Cyclina shiensis)245个,分别测量其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壳重及软体部重等形态学和生产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相关系数r1y和直接影响通径系数Pi分别达到了0.953和0.938,统计检验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壳高对软体部重的决定系数R12为0.9080,多元回归分析亦显示出青蛤的壳高与软体部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实验结论认为,壳高对青蛤的生产性状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青蛤种质选育的重要甄别性状.  相似文献   

15.
摄食水平对梭鱼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 1 999年 8— 1 2月 ,在水温为 (2 4 .0± 0 .5 )℃ ,摄食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0 %、1 %、2 %、3 %、4%和饱食的条件下进行梭鱼的摄食 -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梭鱼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 (SGR)与摄食水平呈直线关系 ,其转化效率与摄食水平的增加成正比 ;梭鱼的湿重、蛋白质、干重和能量的维持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1 .85 1、1 .85 3、2 .882和 2 .3 4 2 (% d) ;排粪率和排泄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并呈直线关系。在最大摄食水平下 ,能量收支等式为 :1 0 0C =4.41F +1 1 .1 8U +47.0 6R +3 7.3 5G  相似文献   

16.
Larval feeding and survival strategies are described on a Japanese sand lance, Ammodytes personatus Girard, collected in the vicinity of a thermohaline front in the Ise Bay,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other predominant larvae, Hexagrammos spp. and Sebastiscus marmoratus (Cuvier). First-feeding A. personatus larvae (3.1–3.9 mm NL) fed primarily on tintinnid ciliates, subsequently switching to copepod nauplii (4.0–7.9 mm NL larvae) and post-naupliar copepods (8.0–11.3 mm NL larvae). First-feeding Hexagrammos spp. larvae (6.5–6.9 mm NL) fed primarily on post-naupliar copepods, and first-feeding S. marmoratus larvae (<4.0 mm NL), mostly on copepod nauplii. The different food preferences of these species at first-feeding were related to their different mouth widths (0.15–0.19, 0.52–0.56 and 0.32–0.40 mm, respectively) and/or body size (3.1–3.9, 6.5–6.9 and 3.2–3.9 mm NL, respectively). Ciliate-feeding by first-feeding A. personatus larvae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convergence of the larvae and their prey near the thermohaline front, densities of both being greater on the inshore side of the frontal zone. In conclusion, the aggregation of ciliates near the thermohaline front may have improved feeding conditions and survival of first-feeding A. personatus larvae.  相似文献   

17.
两种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壳内色品系选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径分析原理及个体间随机交配的方法,进行了两种壳内色四角蛤蜊的形态性状差异及品系选育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壳内色四角蛤蜊除颜色不同外,其它形态性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的4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影响重量性状的主要形态性状并不相同;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相关指数均大于0.85,表明所选的壳形态性状是影响活体重的重点性状。两个品系D型及3日龄幼虫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6、12和15日龄紫色品系的壳长和生长速度均高于白色品系,差异极显著(P<0.01);幼虫期间,两者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紫色品系的孵化率和变态率明显高于白色品系(P<0.01)。稚贝室内培育期间,白色品系的壳长明显大于紫色品系(P<0.01);但室外养成期间,两者差异逐渐缩小,90日龄两者壳长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稚贝期间两者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海湾扇贝引种复状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海湾扇贝于1982年从美国引进中国,10年后发展形成庞大的海水养殖产业,为解决全人工养殖中育苗和养成生产中出现的病害造成大量死亡,个体小型化趋向,单位产量下降及肉柱得率降低等严重问题,于1991年12月再次从加拿大引进海湾贝种贝,通过人工育苗途径,更换了原有养殖群体的种质,在12个海区试养结果表明,再次引进的海湾扇贝,其抗逆性,生长速度,体型,肉柱得率,生活力等性状,均比原养殖群体有显著提高,自1  相似文献   

19.
崔阔鹏  马甡 《海洋科学》2009,33(8):40-43
通过观察不同饥饿胁迫处理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溞状Ⅰ期幼体变态和发育的影响,研究了其"营养储存饱和点"(the point of reserve saturation,PRS)和"不可恢复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以轮虫为饵料,三疣梭子蟹溞状Ⅰ期幼体(ZⅠ)在前期投喂后期饥饿的条件下,随着前期摄食时间的增加,幼体变态率和发育速度呈上升趋势,50%营养储存饱和点(PRS50)出现在47.5 h,100%营养储存饱和点(PRS100)出现在72 h;在前期饥饿后期投喂的条件下,随着前期饥饿时间的增加,幼体变态率和发育速度呈下降趋势,50%不可恢复点(PNR50)出现在39 h,100%不可恢复点(PNR100)出现在56 h.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去壳卤虫卵的孵化率和判断它们作为对虾幼体饵料的合适性,我们于1986年4—5月份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归纳如下:1.采用去壳方法可以提高卤虫卵的孵化率,即去壳卵的孵化率要较未去壳卵高约5—10%;2.用去壳卵或者卤虫无节幼体饲养的对虾幼体都能正常地变态进入仔虾期,两者的发育速度也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