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06—201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次)数、持续时间、初现方位、伴随天气现象和雷暴初终日特征方面对该高原机场的雷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家堡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4.7 d,主要发生在5—9月,夏季是该机场雷暴的集中爆发期;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发生在午后至夜间(16—22时),持续时间在2 h以内;雷暴初现方位以偏西、偏北为主,偏西、偏北的对流云团发展是该机场飞行保障的关注重点;雷暴伴随天气现象以干雷暴和小阵雨为主,而少数伴有中、大阵雨的强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雷暴初终日平均间隔为173.2 d,并且初雷能充分体现该机场的典型雷暴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6~1995年遂宁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遂宁机场各季节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984~2003年出现的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的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雷暴天气的类型和雷暴天气下机场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变,给出不同天气形势下机场雷暴的风切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理机场5年天气观测资料和FNL 1.0X1.0数据,对大理机场雷暴特征及潜势预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每年7月和8月雷暴天气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天气持续时间0~1小时的次数最多,持续时间1~2小时的雷暴也比较常见,持续时间4~6小时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的雷暴;雷暴可以出现在大理机场的任何方向,出现在东边的次数最多,出现在天顶的次数最少;雷暴初期平均在1月31日,雷暴终期平均在11月14日,雷暴的初期和终期年际差别较大。选取对流有效位能、500hPa相对湿度、0度层高度、近地表四层等压面的抬升指数和可降水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大理机场雷暴预报方程,预报方程是显著的,有较好的雷暴潜势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6年遂宁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对比《遂宁机场航空气候志》(1986~1995年)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对其具体的预报做出经验总结,结果表明:2006年遂宁机场出现的雷暴具有较普遍的气候特征,也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点,年雷暴日数为近年来较多的一年,雷暴强度较弱,干雷暴较多。  相似文献   

6.
气象探测试飞是以雷暴或强降水等为典型目标开展机载气象雷达探测性能鉴定的试飞。利用陕西省1991—2010年和阎良机场1996—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中北部地区和阎良机场雷暴天气特征。结果表明:陕西中北部及阎良机场雷暴集中在6—8月;阎良机场地处雷暴少发的关中地区,且超过95%的雷暴由周边地区发展侵入。对照气象探测试飞要求发现,陕西中北部有充裕的气象探测试飞天气条件;以阎良机场为试飞基地,在陕西中北部地区实施气象探测试飞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指标序列"方法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释用,确定出雷暴天气预报方程,并配合应用单站气象要素组成机场航站雷暴预报规则,作出机场雷暴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8.
1前言预报经验和观测事实表明,对发生在沈阳桃仙机场的暖锋雷暴而言,雷暴出现在暖锋的尾部即“暖锋尖”的比例较大。本文通过本机场历年暖锋尖雷暴的分析,探索暖锋尖雷暴形成的原因,找出暖锋尖雷暴的预报着眼点,从而提高了对本机场雷暴的预报水平。2气候概况暖锋尖雷暴即发生地面暖锋尾部的雷暴。图1是1991年7月2日OS时发生在桃仙机场暖锋尖雷暴的地面形势图。经过对本机场1989~1994年资料统计,暖锋尖雷暴共出现ZOd。其中7月份次数最多,出现了11d,8月份和9月份分别出现4d和sd暖锋尖雷暴日数占机场7~9月份总雷暴日数的21.5%(Z…  相似文献   

9.
预报经验和观测事实表明,对发生在沈阳桃仙机场的暖锋雷暴而言,雷暴出现在暖锋的尾部即“暖锋尖”的比例较大。本文通过本机场历年暖锋尖雷暴的分析,探索暖锋尖雷暴形成的原因,找出暖锋尖雷暴的预报着眼点.从而提高了对本机场雷暴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清宁 《四川气象》2005,25(3):30-31
利用1986-1995年遂宁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遂宁机场各季节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