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使用的坑透仪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00kHz~1 500kHz,该频段对于工作面较宽的煤层或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煤层存在穿透效果较差的缺点。对于大面宽综采工作面(〉200m),需采用较低频率的坑透仪探测。在淮北某矿366综采工作面的无线电波透视中,选择工作频率158kHz进行测试。应用结果表明该工作频率可以成功圈出工作面存在的地质异常区域。通过与巷道已揭露地质质构造位置进行对比分析,158kHz频率比365kHz频率的探测成果对断层影响区的划分更加准确可靠,说明158KHz坑透对于较宽的工作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煤层工作面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于宽度<150m的采掘工作面,坑透具有探测效果显著、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探测地质异常的首选物探技术;对于工作面宽度>150m,坑透则会出现勘探盲区,而双巷并行电法探测不但能弥补坑透的不足,且对探测工作面内薄煤区(无煤区)及较大断层的效果较好,并具有相对快速经济的优势.针对大面宽综采工作面存在的地质异常问题,提出采用坑透和并行电法综合探测的方法,即在工作面形成后,首先对整个工作面进行坑透探测,查明地质异常区的赋存情况;针对大范围坑透场强低值区,采用双巷并行电法探测该范围是否存在薄煤区及较大断层影响区;并结合巷道实见地质资料及钻探验证手段,对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分布情况进行解释.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412(1)工作面的探测及验证实例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查明了大面宽综采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的分布范围,有力地指导了该面采掘方案调整,确保了工作面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吴荣新  刘盛东  肖玉林  徐翀 《岩土力学》2010,31(Z1):435-440
为提高坑透数据解释效果,通过对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磁场强度的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表明在正常煤层范围,场强值的变化主要受观测点几何位置控制;而在观测点场强路径穿过地质异常区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质异常区内路径长及电磁波能量吸收系数值。将场强值H与观测点路径长R的乘积命名为M,则正常煤层段M可视为常量,而在地质异常存在范围,M值显著降低。将工作面划分为若干小单元,进行M值层析成像反演,可求取工作面各单元M值,再除以工作面平均宽度,得到各单元格场强值,从而获得工作面实测场强成像图。张集矿探测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的平面分布情况,回采验证探测结果可靠。作为新的解释手段,正在实际坑透探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坑道无线波透视技术对回采工作面采前探测有一定效果。本文通过对11号煤层8713等工作面的坑透资料的研究,初步对四台井田地质构造的坑透性有所认识,在坑透数据的处理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编写了程序将原数据转化形成工作面巷道坑透数据剖面:使用EXCEL自动生成坑透曲线及巷道坑透曲线剖面图。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坑透技术一般都用于探测煤层中回采工作面的煤层变薄带和断层构造。本文介绍了用于探测煤层中火成岩体的一个有效实例,这是电磁波坑透技术在煤矿地质应用中的一个开拓。  相似文献   

6.
为在地面模拟煤层工作面坑透探测,利用地面建筑物作为探测目标体,采用矿井工作面坑透探测的工作方法布置观测系统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1)穿过地面建筑物路径的电磁波场强值显著降低,建筑物的高低及结构不同,对电磁波信号影响程度不同;(2)建筑物范围在场强平面图上表现为较低的场强值,在电磁波吸收系数平面图上表现为较高的电磁波吸收系数值;(3)建筑物适用于作为探测目标体进行地面坑透实验。  相似文献   

7.
断层富水性的综合探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宁二号煤矿33下06工作面平行井田边界孙氏店大断层布置,由于奥灰与煤层“对接”,从而对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构成潜在威胁。利用三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坑透法等综合物探技术,查明了边界断层的富水性及其对33下06面的影响,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工作面电磁波高精度层析成像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工作面电磁波透视法(简称坑透)高精度层析成像计算原理和工作方法,并结合电磁波衰减特征和应用实际,探讨了不同地质异常的解释方法。实践证明,坑透高精度CT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料解释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增强了异常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鑫  韩建光  牛云飞  徐世业  徐安全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13-2023060013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探查煤层中小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明显优于其他煤矿井下勘探方法。透射法作为基本的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探测范围大、准确率高等优势。采用透射槽波方法对实际煤矿工作面内断层构造进行探测研究,通过滤波、频散分析、波场及速度分析、能量分析以及透射CT成像等关键技术对实际透射槽波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获得准确的透射槽波成像剖面。根据槽波在煤层中受到断层阻断或遇到煤层破碎时其能量将急剧降低的特征,利用透射槽波能量CT剖面,并结合实际揭露情况,解释出12条可靠断层。通过实际煤层工作面透射槽波勘探方法测试,验证了透射槽波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煤田断层等构造探测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使用坑道无线电波透视仪(简称坑透仪)对霍州局40余个工作面的探测和回采验证得知,在剔除井下干扰因素,合理选取各种参数条件下,能够较准确的解释探测异常区为何种地质体,总结了霍州局不同地质异常体坑透曲线特征及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软煤层"电磁波吸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梁家煤矿两个工作面的坑透试验研究,获得了“三软煤层”的电磁波吸收系数β;应用CT技术处理得到了工作面吸收色谱图,分析了“三软煤层裂隙、构造的吸收异常特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开滦赵各庄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小构造发育和煤层赋存条件差一直是困扰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对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井构造和煤层赋存特点,通过对坑透仪工作参数的正确选择和采探对比,逐步形成了适合该矿实际的无线电探测、解释、采探对比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3.
潞安矿区属黄土丘陵地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但由于矿区内村庄、工业矿区等地面建筑较多,严重影响数据采集质量。目前潞安矿区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构造遗漏较多,特别是5m以下的断层和20m以下的陷落柱;陷落柱的解释误差较大,影响巷道及工作面布置;时深转换不准确,煤层底板等高线出入较大;第四系厚度不准。虽然受测区地震地质条件和技术限制存在多解性和误差,但就潞安矿区已开展的三维地震勘探来看,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是潞安矿区精细化地质勘查的必要手段,其在煤矿生产的合理设计、采区的合理划分及巷道、工作面的合理布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庆华  王瑞丰 《矿井地质》1997,(1):64-67,87
本文简要介绍了井陉一矿使用WKT型无线电坑透仪进行了工作面回采探测的具体方法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煤层底板起伏较大的综采工作面,常规的二维射线追踪及反演方法会导致矿井地震CT解释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大同某矿井为例,针对起伏厚煤层,采用精细定位、改进观测系统和三维空间射线追踪的方法进行地震CT反演,以解释该矿井1408工作面的构造煤赋存范围与断层。依据巷道揭露地质特征,1408工作面3个P波低速异常区解释为构造煤发育区及陷落柱,圈定的范围得到矿方验证。  相似文献   

16.
影响岳南煤矿工作面回采速度的主要因素为煤层上方灰岩富水区域和内部地质隐伏构造。通过采用瞬变电磁法、无线电波透视、槽波地震多种物探方法可以对回采工作面进行透明化探测。探测过程中发现:瞬变电磁法二次波场接收到的感应电压对富水低阻区域较为敏感;观测无线电波透视发射、接收的能量衰减可识别煤层变化区域横向情况;槽波地震的包络振幅、频谱分析与频散曲线综合分析成像,对判别断层走向有良好效果。通过多波场中感应因子对异常区域综合响应特征的识别,并依据多源波场圈定的异常区域进行平面图叠加和综合显现,可有效识别工作面顶板富水区域与煤层内部构造区域的关联情况,清晰判断导水通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多种物探方法可探明回采工作面内部异常区域并提前预测预报,对今后类似地质条件的探测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震勘探信息挖掘不足及与矿井采掘地质信息脱节是矿井地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针对影响郭家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问题,利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和矿井采掘信息的集成和融合,对煤层厚度、地质构造、水害等矿井地质条件进行精细预测预报研究。建立了以矿井开采和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多参数反演煤层厚度的综合预测技术,使煤厚预测准确率提高15%;采用地震属性融合技术提高小构造的识别能力,预测地质构造准确率提高30%。基于三维地震信息识别含水砂体的空间分布,建立了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水害危险性地质预测方法。研究成果对复杂地质条件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低成本但有效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多频率无线电波透视探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频率探测的实测场强值及层析成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同一工作面采用多个频率进行探测,其中较低的频率穿透性较好,但仅对物性差异较大的地质异常区能够反映,相对较高的频率对地质异常区的探测较为灵敏;对于工作面宽度240 m的中厚煤层,最佳的探测频率为0.158 MHz;坑透发射点距断层较近时,可以结合不同频率探测结果,综合圈定地质异常区。   相似文献   

19.
最近 ,兖州矿区针对地质因素对综采生产的影响 ,研究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 . 加强采前勘探工作 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控制程度一般在 75 0m× 10 0 0m网度内 ,远不能满足综采需要 ,故确定采区范围后即对采区开展进一步的地质勘探。在采区上部均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 ,进一步探明了 10m以上落差的断层及褶曲的形态、位置等 ,并对 5m以上的断点也给予解释 ,从而给合理布置采面提供了依据。b . 加强对井下小构造的探测 利用矿井地质雷达、瑞雷波、槽波地震、坑透仪等井下物探仪器 ,对探明采煤工作面和…  相似文献   

20.
智能开采对于地质条件的不适应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对煤层起伏和厚度的绝对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地震勘探横向分辨率高,能够对煤层起伏进行控制,但在地震解释时,煤层底板高程受时深转换计算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以工作面三维地震数据和采掘过程中探煤厚数据为基础,通过不断更新速度场提高煤层底板时深转换绝对精度;同时利用迭代插值算法,不断更新工作面煤层厚度;通过对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误差统计和分析。在TJH304回采工作面进行试验,利用工作面巷道和切眼探煤厚数据并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动态解释后,工作面推采前方煤层底板高程值和厚度值绝对误差变小;特别是距离当前采煤面30 m以内的4个验证点煤层底板高程值误差范围为0.37~0.58 m,煤层厚度值误差为0.32~0.44 m。结果表明,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可最大化将三维地震和井下生产数据有效结合,不断提高煤层空间精度,为智能开采提供预想煤层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