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是中国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长江流域(江苏境内)废弃露天矿山现状特征以及大量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经验,提出了生态工程模式、土地整治模式、景观再造模式及自然恢复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阐述,结果可以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以江苏省长江沿岸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通过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明确该废弃露天矿山在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生态环境及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成功采用生态工程模式开展该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景观再造模式,本文以玉田县某采石废弃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勘探,分析了废弃采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再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矿山的景观再造能够重塑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损毁土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重构环境生态系统,达到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目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类似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露天矿山边坡治理的“喷砼飘台”技术试验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矿产资源及采石场存在的不规范开采,造成了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扬尘滚石,且存在着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矿山的生态恢复,在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中因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常见的传统治理方法主要为削坡,即由上而下阶梯式完成坡面的削整,再进行平台及坡面绿化,但该施工方法受矿山的不规范开采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难度,工程量较大,同时会进一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且坡脚栽植绿化植物完全覆盖坡面时间较长。鉴于这些情况,创新试验了“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简称“喷砼飘台”)新技术,通过现场的技术攻关试验,解决了矿山及采石场生态恢复治理中高陡峭边坡施工难的技术问题,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简易迅速的施工,见效快,同时对地质灾害隐患也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张涛 《河南地质》2012,(5):24-24
4月25日,在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区,来了一批特殊的“观光客”——焦作市“市民观察团”。他们深入北部山区,实地感受由于矿产资源采挖所造成的山体自然环境破坏状况,参观正在进行的废弃矿山及采煤沉陷区地质生态恢复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废弃矿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阎长虹  郭书兰  郭建强  娄志会  万佳佳  于健伟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01-67040001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快和经济的转型,一些矿山逐渐被禁止开采,废弃矿山的残垣断壁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周边的自然风貌及生态环境,而且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废弃矿山的综合修复及再利用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江苏省近20年积极探索废弃矿山旅游资源开发道路,建设了南京冶山矿山公园、牛首山佛顶宫、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等特色景点,形成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江苏省废弃矿山旅游开发现状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以旅游价值识别要素、开发模式及景观营造方法为核心的废弃矿山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同时给出了目前江苏省废弃矿山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品牌建设、旅游管理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旨在促进废弃矿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超  阎长虹  郭书兰  郭建强  娄志会  万佳佳  于健伟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47-67041156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快和经济的转型,一些矿山逐渐被禁止开采,废弃矿山的残垣断壁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周边的自然风貌及生态环境,而且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废弃矿山的综合修复及再利用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江苏省近20年积极探索废弃矿山旅游资源开发道路,建设了南京冶山矿山公园、牛首山佛顶宫、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等特色景点,形成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江苏省废弃矿山旅游开发现状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以旅游价值识别要素、开发模式及景观营造方法为核心的废弃矿山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同时给出了目前江苏省废弃矿山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品牌建设、旅游管理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旨在促进废弃矿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现状以及废弃矿山造成的压占污染土地资源、次生地质灾害、水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研究了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视角下露天废弃矿山的地质安全隐患治理、水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污染土地治理与开发、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修复路径,提出了编制废弃矿山整体指引性规划、制定"一矿一策"精准制定恢复策略、鼓励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有废弃矿山近万个,亟待治理的有1615个,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废弃矿山分布于交通干线两侧、城市周边,人民群众要求开展废弃矿山治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省委、省政府顺乎潮流,应乎民意,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纳入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废弃矿山治理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粗犷发展形成了大量破损山体,造成周边环境恶化,治理难度大。目前,对破损山体主要治理方式为覆土绿化、生态重建,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甚至会破坏客土源地生态环境。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南武山区废弃石灰岩矿山经过改造设计和施工,建设山地光伏电站,为破损山体改造提供了新思路。主要采用削坡排险、危石撬除、主动网铺设、被动网架设等方法,有效减少了崖面崩塌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为光伏设施布设腾出了大量场地。另外发明了简易运输工具,解决了崖顶材料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矿山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施工在自然生态面上挖除了一块,使完整的自然生态面出现一个“空洞”,它就像宇宙中“黑洞”与“白洞”干扰和影响宇宙场一样,对自然生态及其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矿山对生态环境是否存在“黑洞与白洞”效应?单个矿山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集群对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生态环境可以人为优化吗?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总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许多废弃的无主老矿山未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资源恢复工程,矿区内地质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劣。本文对废弃矿山及其治理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阐述了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破坏效应的四个因素——地表景观效应、土体污染效应、次生灾害效应、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房山区石窝大理石矿山废弃地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矿山废弃地治理以矿山环境、灾害治理为主,以园林景观绿化为辅相结合的二维治理模式,在地形整治、挡土墙、绿化等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周边居民生活需求,利用矿区内的正负地形渣堆和采石坑,进行景观的再生和组合,将采石坑设计成下沉式休闲公园和健身广场,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改善矿区及周边地表景观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崔文静 《江苏地质》2009,33(4):434-437
随着徐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的实施,徐州市因采煤塌陷及开山采石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景观破坏得到改善,废弃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分析徐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及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为原则,部署废弃露采矿山治理、采煤塌陷地复垦及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工程,从资金筹措、技术支撑及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重点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金坛市开山采石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破坏状况,阐述了加强对山体丘陵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开山采石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枣庄市峄城区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对矿业可持续发展调研分析,认为开采不仅对山体、植被等造成了直接破坏,还导致诸如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矿山环境治理要从思想上、经费上、法律法规上、技术上入手解决,对已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除加大宣传力度外,重点落实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治理规划的编制实施,不断完善、探索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攻关及对策预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16.
李峰  孙宝水  袁俢锦 《地下水》2018,(6):152-154
仁庄关闭露采矿山位于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范围内,长期的开山采石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损毁了土地资源、山体植被,破坏了自然景观,引起了水土流失,影响了生态环境。针对矿区存在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了削石降坡、挂网喷播等工程治理措施,恢复了矿山废弃地的使用功能和破损山体的植被,改善了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杨小川  张春 《江苏地质》2008,32(2):144-147
新沂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矿山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采矿毁坏土地和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采矿掘进面高差大,边坡陡立,埋下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滞后,绝大多数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根据露采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政策措施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修复及其美化,对各类生产行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场地按照"自然恢复为主,重点部位工程治理"的原则实施规划、整治。露天矿山集中区特别是饰面石材矿山无序开发是整治、规划的重点靶区。通过对福建敖江流域(古田、连江段)所有饰面石材废弃矿山进行基础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阐述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明确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全流域饰面石材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提出治理措施,分析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宁波市镇海区废弃矿山治理和矿地利用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镇海区废弃矿山的类型、特征和存在问题。对规划治理的21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和矿地综合利用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削坡、固坡、喷播、种植绿化等多种常用矿山治理技术方法,组合应用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和土地利用型、生态修复型、景观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矿地开发利用思路。通过可行性研究对治理可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为宁波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矿地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尾矿砂是固体矿物矿山开采选矿过程中的废弃产物,大量尾砂地表堆积库存,给生态环境,耕地及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矿山回采区回填,是矿山开采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已开采矿山应用尾矿砂充填采空区的实践研究成果,介绍了矿山充填钻孔施工及尾矿充填工艺等技术,并分析阐述了矿山尾矿砂回填这种"绿色"开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