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海伦公式等数学工具,推导出3支等高避雷针间内侧的保护范围上边界面位置,并得出该保护范围界面最低点的高度h0计算式,及介于h0至针高h之间高度为hy,且平行于地面的平面上的保护范围截面计算方法等较为全面的结果,最终达到将已知的数值代入计算式,得出有关的数值后,用一把尺子和一支圆规就可按比例绘出3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
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中缺乏滚球法保护范围精确计算方法的问题,分别从单支避雷针作用部分及双支避雷针共同作用部分两个方面对双支避雷针保护任意空间点的判定作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相对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将规范使用的作图判定法改进为数值计算判定法,使结果更加精确。同时用距离比较法和角度比较法两种方法分析了建筑物上任意两接闪器所确定断面上保护范围的判定方法,得出了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可供专业的防雷技术工作者借鉴并推广应用于防雷技术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詹敏  石天青  高林 《山东气象》2009,29(2):50-52
双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是多支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确定的基础,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最简洁方式是采用绘图法,本文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形结构、图形布局设计、类的设计、软件实现四方面介绍了双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绘图软件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规则布置避雷针主要是指避雷针对被保护对象体量不对称布置的情况,按照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的方法计算确定其保护范围比较繁琐;该文主要介绍确定常见的三针不规则布置避雷针保护范围的CAD作图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作实践经验,按照GB50057-94规范要求,介绍单针、双针高度快速计算方法。单枝独立避雷针设置在保护物长边时,按照物高与针高1:3比例设计避雷针高度;设置在被保护物短边的等高双枝独立避雷针,按照物高与针高1:2.2~1:2.5比例设计避雷针高度。  相似文献   

6.
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磊 《广东气象》2009,31(2):43-44
根据滚球法的原理,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得出结论:多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可以计算的,但因计算过程过于繁琐,因此最好用软件编程的方式来进行这项工作。相比一两支避雷针或多支等高避雷针,多支不等高避雷针在提高防雷安全性和降低经济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准确测定避雷针保护范围是目前基层气象台站防雷减灾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结果是在依据有关雷电理论经模拟实验和资料统计及分析总结的前提下得到的。实践证明 ,只有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才有可能避免或减少直击雷击的危害。因此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防雷工作实践 ,对避雷针保护范围随其高度变化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1 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雷电现象是概率性现象。关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目前世界各国所使用的方法不尽一致 ,归纳起来大致上有如下三种 :( 1 )折线法 ,即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为一折…  相似文献   

8.
张鹃  谭惠冰 《广东气象》2007,29(B12):122-123
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滚球法合理设置避雷针,并运用TurboC语言编制避雷针保护半径的计算程序,只需把避雷针针高、被保护物高度、滚球半径输入计算程序,就能迅速计算出避雷针在保护高度如平面上的保护半径以及r0、r1的值,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utoCAD绘制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从图上便可以精确快速知道被保护物能否达到全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子引 《气象科技》2010,38(6):778-780
建筑物防直击雷设计中,通常采用多支避雷针形成联合保护,多支不规则不等高避雷针的内部保护范围需要将避雷针分为3支一组,采用求解三元二次方程组的复杂方法,手算工作量大、效率低,编程实现也有相当的难度。利用AutoCAD带有的向量计算和坐标变换功能,巧妙利用几何方法解析出3支不等高避雷针内部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关于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不够精确的问题,分别探讨双支接闪杆和三支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从而对被保护物是否在接闪杆保护范围内作出精确判断,这些计算方法可为防雷检测工作及防雷工程设计提供精确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几何计算法判断三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几何原理,对三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几何结构进行分析求证,推导出避雷针的垂直保护范围和侧面保护范围的高度计算公式。通过公式计算,可直接确定某一点的避雷针保护高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能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套用繁琐的公式,为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提高防雷工程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谭玉龙 《四川气象》2007,27(3):26-27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能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套用繁琐的公式,为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提高防雷工程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绘图法获取避雷针最小高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定保护物高度和保护物高度处的保护半径,求取避雷针的最小高度通常只能通过国标中给出的计算式进行反算。以单支避雷针为例介绍了采用AutoCAD软件绘图获取避雷针最小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滚球法原理,提出了一种计算避雷针设计高度的方法,用于防雷设计中常见的避雷针高度计算以及防雷检测中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现场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直击雷防护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磊 《气象科技》2007,35(3):435-438
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为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求解出由3支不等高避雷针的针尖所托起的虚拟的滚球的空间位置。因为针尖的空间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由几何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一个三元二次方程组,通过解这个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另外,还对用滚球法的理论来计算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邹德全 《贵州气象》2006,30(6):42-43
滚球法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规定使用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唯一方法。本文从定义、方法入手,讨论了基本算式的应用条件,以免实际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工程实例,对屋面避雷针(带)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由于对滚球法的基准面选取不同,从而影响到最终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防雷设计中常见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屋顶、斜坡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独立避雷针时,顺利情况下,按照GB 50057-94规范设计避雷高度,单枝避雷针需要解一次一元二次方程,双针需要解二次。本文根据实践,介绍按照GB 50057-94规范要求单针、双针高度快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