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都密切注视着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为了保护我国海洋尤其是港湾近海区域环境,必须大力开展积极研究污染物质在海洋中的输运和扩散,以便更好监测、预报和控制海洋污染状况。研究海水中污染物的输运和扩散有三种途径:一是数值模拟,二是物理模型实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岸海区小尺度水平湍流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包括原子工业、核舰船)的发展,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确定各种污染物质元素(核素)在海水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以及特定海区中海水的有效稀释能力,是海洋污染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课题。其中关于海洋的有效稀释能力估计,则与海洋的湍流扩散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三、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保护的基础,通过监测掌握海洋环境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利于国家宏观海洋开发政策的制定,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海域,指导渔业生产。同时,环境监测也是海洋综合管理的要求,是查处海洋污染案件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保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对海水水质、底质、潮  相似文献   

4.
水质监测浮标是化学分析仪器和各种水质传感器的集成。主要用于河口地带、排污口附近海域或海洋增养殖区自动测量海洋水质参数 ,为海洋污染监测和海洋水产养殖提供实时资料 ,同时为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其主要功能为 :实时监测海水的 p H、DO、氨氮、温度、盐度、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8个要素 ;定时采集、处理、存储、发送各要素的数据 ;自动检测电源和各单机的工作状态 ,跟踪浮标的位置 ,有故障可及时通知岸站。可应用在近海生态污染监测或海洋水产养殖。水质监测浮标是一种监测海洋环境和海洋水产养殖区水质…  相似文献   

5.
广西沿岸主要海湾水质和底质环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6年夏季和冬季2个航次广西近岸主要港湾的水质和底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港湾的水质状况较好,大部分区域的油类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底质受到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山湾海域2000—2016年间6次海水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海洋功能调整对海域水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海洋功能调整对海湾内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有阶段性富营养化趋势出现,且在湾内进行工业与城镇化功能调整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对该海域进行有机污染指数变化评价,表明该海域的有机物污染较明显,有机污染指数达到最大值同样出现在海域功能调整相对剧烈的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区域海洋功能调整过程中海水水质影响研究的结论,并建议尽快选址实施两岸生产、生活污水的湾外深海排放,以保护海湾内海水水质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2012年9月定海西蟹峙海洋倾倒区及周边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潜在性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蟹峙海洋倾倒区及周边海域水质重金属、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含量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严重;该海域水质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大,水质污染严重;该海域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较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磷中等限制潜在性营养。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的海洋环境,促进其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2013—2017年该区9个站位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Oil)、溶解氧(DO)、无机氮(DIN)和无机磷(DIP)5种海水因子,分别采用污染因子分类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有机污染指数评价和水质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对海水因子的含量和分类以及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平均含量大部分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COD和DIP未对海水环境造成污染,Oil从常态因子迅速上升为关键因子又逐渐下降为常态因子,DO从关键因子迅速下降为常态因子,DIN从常态因子迅速上升为关键因子;海水中DO超标,基本未受有机污染,水质整体状况为清洁。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工业城市,排入海洋中的各种工业废水造成的海洋污染,直接影响到青岛近海水产资源的发展及沿海居民的健康.因此了解青岛近海污水运动规律,是搞好青岛近海海洋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排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由于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使污染团不断地稀释、扩散,同时随着海水流动发生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污染团体积逐渐扩大,而浓度逐渐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倾倒区2000-2009年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9月影响该海域表、底层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无机氮、铜、铅和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Q表明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年>2006年>2004年>2009年>2008年,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有机污染指数A呈上升趋势,但海水水质为贫营养水平,无富营养化现象,水体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2011—2015年北部湾广西近岸海域海水、沉积物、海洋生态以及生物体质量监测与调查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质量分级评价法等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广西海洋生态状况剖析海洋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北部湾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良好,表层沉积物质量优良;但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水质异常和藻类异增殖现象增多,重要生物生境受侵扰严重,局部海域污染现象持续存在,入海河流未完全消除劣五类水体,环境隐患不可忽视。建议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广西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管理从以往单纯的海洋污染管理已发展到当前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相应地,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也从以往单一的污染状况评价(包括水质、沉积物和生物体)发展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重点介绍了2种有代表性并被广泛应用的河口和沿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欧盟的“生态状况评价综合方法”和美国的“沿岸海域状况综合评价”。比较和评析了2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建议尽快建立适合中国河口和沿岸海域特点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水养殖迅速发展,给海洋造成了严重污染.海水水质污染,主要有营养物污染、养殖用药污染、底泥富集污染.海洋生物污染,主要是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和生物物种基因污染,无计划的盲目开发浅海滩涂进行养殖对近岸海域滩涂湿地造成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状况和倾倒活动的影响,为海洋倾倒区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文章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航道工程临时海洋倾倒区及其周边海域,选取单因子质量指数、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综合质量指数、富营养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分别对2012-2015年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倾倒活动的影响,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各项指数及其分布差异很大:单因子质量指数全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2013年变化较大,而后恢复且平稳;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于2014年全面升高,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内出现低值区,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综合质量指数总体为良好,2014年高值区明显扩大,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有所降低,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富营养指数于2012年和2014年明显提高,2013年和2015年营养水平较低,均未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指数显示2012年和2014年开始受到污染,2013年较好,2015年大部分区域开始受到污染,且污染程度较高;海水水质受倾倒活动影响明显,应加强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该海域潮流数值计算的基础上,用二维乎流—扩散模型对烟台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COD(化学耗氧量)及油类污染的数值计算,并对1995年和2000年两个年代的水质状况进行了预测。给出了该海区未来10年内海水水质状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于2015年夏季对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的主要海域进行了水质和沉积物环境状况调查。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海域海水主要受到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污染,部分站位化学需氧量、油类和铅等监测因子也超出了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总体上看,红线区海域海水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程度的高值区出现在生态红线区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良好,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沉积物质量标准,红线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处于轻微等级。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细菌对石油烃类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美丽 《海洋科学》1978,2(2):48-52
目前,在海洋污染中,石油烃的污染最为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途径排入海洋的石油烃类大约有六百万吨。 石油入海后,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变化。其中,海洋细菌对石油烃类的降解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有许多能够降解石油烃类的细菌存在,这些细菌对石油烃类的氧化能力相当强。此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俚岛镇海湾22个海洋观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依据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40,91%的采样点属于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为Ⅱ类海水水质。其中,水质Ⅱ类区位于临络湾与俚岛湾的半封闭海域,因该区造船业对水体造成污染且海水对流强度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海水水质Ⅰ类区域靠近黄海,工业活动较少,水体对流较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19.
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4,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依存关系。然而海洋正遭到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海洋大量的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了海洋自净能力,改变了海水或底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性状。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和倾倒;生活污水、垃圾、农药的排放和倾倒;船舶排放的废水油和废物以及油船事故;海底石油开采渗漏的石油及其它有害物  相似文献   

20.
美丽海湾是“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线。近年来,江苏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美丽海湾资金补助及全过程监管等系列制度体系,并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美丽海湾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为全国美丽海湾建设贡献了江苏样板。文章在分析近年来江苏省美丽海湾建设进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江苏省美丽海湾建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陆海统筹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以海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海域为重点,着力抓紧抓实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健全协调机制,统筹协作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任务。通过整治修复受损岸滩、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完善配套公共设施,拓展亲海空间,提升亲海品质。加强海湾生态环境评价,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对策建议,助力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