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庆阳地区气象台的预报改革,主要是调整县站预报任务,集中预报技术力量。由地区台按天气气候分片选择代表站,统一制作和发布预报;县站针对当地生产情况进行服务,提高了预期服务效果。但是,经过几年实践表明,这一步改革仍然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对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因此,庆阳台从1987年冬天开始,酝酿进一步深化预报改革,主要建  相似文献   

2.
目前县站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通过收听大台广播,使用“PP”、“MOS”及其它预报图表,再结合实况分析“B”模式,“ECMWF”高度、厚度、降水区域、物理量预告等综合进行。一般来说,预报有、  相似文献   

3.
前言解释预报的基础是上级台的指导预报产品,常用的解释模式是"经验完全预报",即在上级台的指导预报完全正确的假定下,本站进行再加工,做出本站的具体预报.据理论计算:指导预报"基本正确"的下限水平是:概括率不能低于0.9,准确率不能低于0.3(对某一站而言,不是区域预报),在这样的水平下,县站解释预报的上限水平——预报成功率(CSI)大约为0.5,若指导预报低于上述水平,县站是没有能力解释的.据1970~1988年,7~8月资料统计,对大荔站的大于25(mm)降水而言,省台预报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讯设备的更新,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传真机配备到县站,必将使县站预报技术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区县站使用传真机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而使天气预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我站自一九八一年 二月开始使用传真机以来,在预报实践中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学习外地经验逐步试验摸索,目前在短期预报中、已成为我站预报的重  相似文献   

5.
已有充分的依据证明,当前世界的数值预报(包括一些物理量场的预报)的水平,巳经明显高于一般天气图方法和预报员的预报水平。但是,数值预报尚难于较准确地直接作出局地的具体天气预报。本文采用MOS方法,结合高空700百帕的天气分型,制作本站7月份的晴雨预报。  相似文献   

6.
一、EMOS 概述近几年来,由于 MOS 方法的引入和发展,使天气预报方法有较大的改进。基层台站在制作 MOS 预报工具时,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原有的预报工具中,验证提炼出对预报对象贡献大的、物理意义明确的地方因子,纳入 MOS 预报方程。实践证明,这种 EMOS优于其他方法和工具,是目前县站行之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陆如华  夏建国 《气象》1986,12(1):2-6
一、国家MOS系统的设计思想 北京气象中心制作并发布的B模式数值预报投入业务后,为各级气象台站制作全国的、区域的和当地的天气预报,提供了形势预报和多种物理量诊断场。但尚无供各级气象台参考的具体天气的MOS指导预报。为此,1984年初开始建设现在的国家MOS系统,为全国264个站点,包括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各省(含台湾省)省会,大部分原专区所在地和沿海开放城市制作MOS指导预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形势,结合天气图前期实况因子,制作了一个天气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夏季24小时降水完全预报方程,在1985年夏季进行了试用,效果较好.现将该方程介绍如下: 一、方程组建使用我台1982年——1984年(5-8)月的500百帕高空图资料;72小时欧洲中心形势预告图及本站降水资料建立经验完全预报方程. (1)预报对象的确定建立(5-8)月逐日有无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目前县站做天气预报的一般方法是:以大台预报为依托,利用本站所收的传真图,以天气学方法为主,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溶入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而做出。 随着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服务单位从县城到乡村遍及各个经济领域,对预报内容、时效与质量要求也更高。各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更是不尽相同,如何为面广量大的用户提供及时、准确、针对性强的气象信息,是气象工作者做好气象  相似文献   

10.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范淦清  陶玫  董孝银 《气象》1986,12(1):7-11
一、前言 本文介绍江苏省的省、地、县配套的MOS预报业务系统(图1)。省台接收国家模式的电传数据,加工发布MOS指导预报;地、县接收后并结合本地要素作出订正预报。首先给出以B模式气压场产品为基础的MOS预报方案,列出预报对象,因子选择,数学模型,历史拟合和试报效果,揭示MOS预报制作技术;接着介绍两年汛期  相似文献   

12.
天气预报综合服务系统是一个专为预报员使用的辅助系统。它主要有五大功能:一是为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由标准语音词条构成的天气预报发布单;二是旗县气象局调用盟台的指导预报;三是调用打开指定的Pcvsat小站下载的中央及自治区和上游省的指导预报;四是挂载了历年数据资料库;五是清理和修复Micaps系统。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22日~23日长治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酷热天气,针对此次过程,本文分析了500hPa、地面天气形势的演变特征。对高温强度的分布进行了探讨,为预报高温提供了气候背景,并提出了高温天气预报的着眼点。充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850hPa高空指标站及本站14时气温资料的高温预报指标,在21日准确及时的发布了高温预警信号,提出了御防高温的措施建议,起到了积极的防灾减灾气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去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我站大胆运用预报改革的成果,正确订正了省台两次霜冻预报。一、预报与实况四月二十二日省台预报二十三日早晨关中北部有霜冻,关中南部局部地区有轻霜冻;二十三日预报关中二十四日晨有轻霜冻。我站在省台形势预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本站预报工具图表,于二十三、二十四两日成功地进行了订正预报,发布了最低气温1-2℃的预报。并于二十二至二十三日晚连续昼夜值班,监视天气变化。二十二日晚向县领导建议:在北部沿山区四个公社进行点火防霜,其余川、原各公社可不进行防霜。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6月以来,我们用 MOS 方法制作了全区和单站的晴雨、大风、气温等要索的部份预报工具。经过初步尝试,我们认为:MOS 方法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较好的作用。从今年起,做为天气预报服务客观化、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已基本投入了准业务试验阶段。现将1—2月份晴雨 MOS 方法及试报情况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6.
所谓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缩写为MOS)方法是一种统计和数值天气预报结合的有效的预报方法。美国国家天气局技术发展实验室根据天气尺度的形势预报,已成功地使用了MOS方法为全国各地提供许多天气要素的自动化指导预报。本文将介绍MOS方法在公众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为了说明业务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其性能,本文将给出预报方程的示例和电传打字输出。然后用比较验证数字,估价MOS方法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翔明 《气象》1982,8(2):14-14
MOS(模斯)预报即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一种动力-统计学预报方法。它将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资料样本和某一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样本用各种统计技术推导出预报方程,然后用数值预报的结果作预报因子,进行气象要素预报。就当前国内外预报技术水平来说,它是将大尺度数值预报转化为局地要素预报的较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它考虑了数值预报的偏差,以及地方性气候特点,而且对模式的更替也不太敏感。它可以吸取一些数值预报的物理量场作为预报因子,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近几年都已把它投入业务使用,用它来为地方台站提供“指导预报”,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研究。随着传真机的普遍使用,县站也有条件利用气象中心发布的数值预报资料来作局地天气预报,这促使县站预报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向客观化、定量化迈进。1981年我站开始接收日本  相似文献   

18.
借这次讨论机会,结合我地区预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县站预报应如何在调整中加强,谈几点看法。一、对县站预报任务进行调整。现行的三级预报、逐级具体的预报业务体系,使区(省)、地、县三级台、站各自发布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造成了预报层次重叠,预报内容重复和预报服务混乱的现象,同一服务单位同时收到几份预报,有时是相矛盾的预报,造成服务上的矛盾。三级预报任务有必要进行调整。目前县站预报人员在数量、质  相似文献   

19.
通讯三则     
渭南地区成立台站天气预报科研小组为了加强预报基本建设,提高预报水平,以适应农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渭南地区成立了台站天气预报科研小组,由地区局、台、部分县站预报骨干组成。预报科研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马列、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学习外地和总结本区台站哨组的天气预报经验,着重研究影响本地区  相似文献   

20.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