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土力学》2015,(3):868
<正>著者:栗俊江,朱朝霞,16开本,定价:38元,出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版次:第1版第2次,出版时间:2015-01-01,标准书号:ISBN 978-7-5625-3240-8,专业:天文学、地球科学,类型:大学本专科教材,系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系列教材。内容简介:主要内容为水文地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分为绪论、地下水赋存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地下水类型及包气带地下水、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循环特征、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不同介质中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的常规计算、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矿井水文地质分析与应用共11章。前8章为水文地质理论基础部分,后3章为水文地质专业应用部分。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省  胡伏生  尹立河 《地质通报》2008,27(8):1115-112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地下水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为了构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以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翔实的勘查资料为依据,从白垩系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水文地质结构、水流系统、水文地质参数、源汇项等方面进行概化,联合采用ArcGIS、RS、GMS同位素、基流分割、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建立了一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相应的空间离散表达,并讨论了地下水模拟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书讯     
《水文地质学原理》是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研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下水委员会提议出版的一部科学巨著。编辑委员会包括全苏许多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全书共分六卷:第一卷:普通水文地质学;第二卷:水文地质动力学;第三卷:水文地球化学;第四卷:地质作用与水在地球中的历史;第五卷:水文地质调查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第六卷: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将陆续出版。 这部专著将系统地阐述有关地下水圈的学说,对传统的和最新的有关地下水活动的资料进行综合。试图反映当代水  相似文献   

4.
任永强 《城市地质》2021,16(2):168-172
新中国成立后,系统的水文地质工作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保障,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后,如何满足新发展理念需求,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回顾70年来北京水文地质普查、供水勘查、地下水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动态监测等成果,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超标等环境地质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供水安全隐患和基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差距,结合北京具体情况,提出未来几年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及建设地下水资源保障工程;构建地下水环境保护预警体系;开展地下水对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研究;创新和提升基础水文地质工作;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和研制;推动复杂条件地下水模拟模型;构建地下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石桥地区大量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的总结和野外调查研究,从该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入手,划分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阐明了地下水系统的含水层特征、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动态特征,对促进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的正确与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的关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是以地下水动力学和水均衡原理为基础,通过对水头函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判断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科学概化出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蒙晋陕边区水文地质单元的自然地理概况、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说明了黄河是本水文地质单元的形成基础,是岩溶发育和岩溶地下水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阿拉善塔木素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地段之一,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特性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评估其适宜性尤为重要,而充分认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演化过程是了解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与更新能力的基础。结合塔木素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水化学与同位素技术对研究区26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与西北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特征类似,表明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到当地大气降水补给,这也与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相符;区内地下水呈现高矿化度特征,TDS均值达到了2.9 g · L-1,地下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表现出干旱区地下水的典型特征;此外,地下水的氯碱指数均大于0,且Mg2++Ca2+-HCO3--SO42-与Na++K+-Cl-呈线性关系且斜率接近-1,说明了阳离子交换反应普遍发生在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中。塔木素重点地段地下水属于不适宜利用的高矿化度地下水,且深部地下水年龄大于5000年,循环交替能力较差。这一认识为该地段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按图幅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愈显重要。如何编制易读、准确的水文地质图是摆在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探索,笔者针对基岩山区提出了水文地质纲要图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图编制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结果表明,以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纲要图作为水文地质图的镶图,可使读者从地下水系统角度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并且有助于图幅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捷克斯洛伐克水文地质考察组应地质部的邀请,于不久前在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考察了北京水文地质土作。他们详细考察了北京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地面与测井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方法,参观了各种水文钻井设备、地下水均衡试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区域水文地质研究和地下水的管理区域水文地质的综合研究,是一切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在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自然流域的完整性,以水文地质自然单元为基础,综合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和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综合评价和研究区域内的水均衡条件和人为因素在水均衡中所  相似文献   

12.
王光明  梁秀娟  肖长来 《地下水》2010,32(2):34-36,137
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鸡西市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选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和方法,进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1996,(2)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集》是我省第一次编制的一部综合性地下水专业图集,也是解放以来,地下水开发利用工作的一次系统的科学总结。本图集由陕西省水利厅下达,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原陕西省地下水工作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搜集、专题调查、系统分析我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的。 本图集由基础图5幅、水文地质图9幅、地下水资源图5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图8幅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图3幅组成,共30幅。同时有文字说明30份与附表  相似文献   

14.
崔红英 《地下水》2009,31(3):117-119
根据原平市的地貌、岩性和含水层的出露条件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对于改善地下水资源,使水文地质过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分层、分小分区划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的含水层介质类型,从而完整水文地质单元的立体模型,为形成完整单元的"三水"转化模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原平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生态水文地质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渗透后形成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生态状况的定量描述、水文地质条件与生态状况的关系、多重界面水分转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含水层中地下水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生态效应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生态响应等问题。生态水文地质学必将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于1956年。1985年资深的中国专家出席了第17届和18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自那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出席了该学会的学术会议。中国分会于1987年建立,并组织相关活动。中国的协会成员近年来不断增加。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曾在中国举办两次,第21届大会于1988年在桂林市举行,第34届大会于2006年在北京举行。多年来,在我国每年都举行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科学学术会议。协会主办的《Hydrogeology Journal》期刊编委会中有很多中国和华裔学者,中国分会负责论文摘要的中文翻译。协会的图书系列在我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地下水科学的发展。该协会近期提出了水文地质战略系列,已经发布的九个专题分别是:生态系统与地下水、能源与地下水、粮食安全与地下水、全球变化与地下水、人类健康与地下水、城市与地下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矿业与地下水,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地下水,指导了地下水资源和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地质勘查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水文地质问题是地质勘查的重要内容,水文地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本文在阐述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监测、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合理开采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避免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水文地质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它是专门研究地下水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的范围较广,诸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人工扩大地下水源、地下水与地方病的关系等,均属环境水文地质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地下水为主体的水文地质科学,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但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道路也非坦途。直到今日,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属性、水文地质学的学科地位和水文地质工作与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认识也并非一致。而这些问题又对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香  王洁  邵传青  易立新 《地下水》2007,29(5):90-9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DRASTIC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华北平原沉降带冲洪积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层状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RAMIP模型,并根据廊坊市的实际状况,对廊坊市浅层地下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利用GIS技术生成了廊坊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