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地质》2015,(1):83
<正>2014年12月30日,首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选揭晓,贵州省地质学会榜上有名,学会推荐的贵州省地矿局105队祁连素、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谯文浪等100人获此殊荣。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  相似文献   

2.
尹硕 《地质论评》2022,68(5):1583-1584
为表彰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及学风的40周岁以下的青年地质工作者,向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百年献礼,学会于2022年2月22日启动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申报及推荐工作。近期,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终评会议,评选产生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获奖者。会议决定授予梁前勇等1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荣誉称号,授予曹文庚等4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荣誉称号(获奖名单见附件)。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2007,53(1):21-21
为缅怀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对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需求出发,积极投身科学实践,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鼓励青年地质工作者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章程》和《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规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评选产生了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共同发起并设立"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以下称"金罗盘奖")。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金罗盘奖"自2014年度开始评选,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  相似文献   

5.
《安徽地质》2006,16(1):19-19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评选揭晓。2006年1月23日,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7届理事会第23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授予江同文等10位青年地质工作者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称号,授予李文勇等40位青年地质工作者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称号。中国地质学会在2005年11月,组织专家对全国上报的74位候选人进行了评选。经过23位专家分组审阅材料,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10名金锤奖候选人和40名银锤奖候选人。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1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颁发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常务理事会议审批、网上公示等程序,共评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谢桂青研究员成为10名金锤奖获奖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肖都高级工程师获银锤奖。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2017,63(1):6301034-6301034
<正>2016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召开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终评会议。经审议候选人材料、无记名投票,评选产生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共计14名获奖者。其中,科研奖5人、野外奖7人、教师奖2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已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声望,并在地质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面向广大青年地质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8.
禹启仁 《地质论评》2004,50(4):425-425
20 0 4年 6月 7日 ,在黄汲清先生诞辰 10 0周年纪念大会上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宣布了《关于颁发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决定》,并由曾培炎副总理等向获奖者颁奖。大会由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代理事长孙文盛同志主持。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孙枢院士宣读了《关于颁发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决定》。决定说 ,本次评奖工作得到广大野外地质工作者、地质科研工作者、地质教育工作者和各地质部门的大力支持。经专家评审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2018,64(1):6401028-6401028
正2017年10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评审会议,评选产生了10名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候选人。10月31日~11月6日,在中国地质学会网站对10名获奖者的申报材料进行了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不同意见。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授予苏文等10名同志"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0.
纪占胜 《地质论评》2020,66(6):66061734-66061735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15日,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第11届侯德封奖评审会。受评选委员会刘丛强主任的委托,会议由谢先德委员主持。会议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了全部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2016,62(6):62061602-62061603
正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设立于2014年。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共同发起并设立了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第二届"金罗盘奖"申报及推荐工作于2016年3月31日启动,经过候选人申报、单位推荐等环节,进入到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3.
纪占胜 《地质论评》2021,67(1):67010055-67010055
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章程》《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规定,中国地质学会于2020年7月1日启动了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评奖活动。经过候选人申报、院士或单位推荐、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资格审查等环节,确定有效候选人91名。  相似文献   

14.
《古地理学报》2007,9(2):132-132
2006年6月15日,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第11届侯德封奖评审会。受评选委员会刘丛强主任的委托,会议由谢先德委员主持。会议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了全部评选工作。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公示(公示时间:2006年7月3日至20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2006,52(2):235-235282
2006年1月23日,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7届理事会第23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授予江同文等10位青年地质工作者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称号,授予李文勇等40位青年地质工作者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称号。  相似文献   

16.
《岩石学报》2004,20(3):F002-F002
2004年5月31日,在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的主持下,按照规定程序顺利进行了第十届侯德封奖的评选.  相似文献   

17.
《地质学报》2015,89(1):206-208
<正>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共同发起并设立"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以下称"金罗盘奖")。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金罗盘奖"自2014年度开始评选,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5,61(1):6101227-6101228
<正>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共同发起并设立"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以下称"金罗盘奖")。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金罗盘奖"自2014年度开始评选,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第一届金罗盘奖候选人申报、推荐工作于2014年9月启动,候选人经过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公示等环节进入到专家评  相似文献   

19.
我会将在2010年举办第13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将按照2005年修订的“实施办法”执行。本届侯德封奖将从2009年11月1日起开始受理,至2010年3月31日截止(以邮戳为准)。  相似文献   

20.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15,61(3):6103535
<正>2015年3月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终评会议在京召开,20位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代表出席会议,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主持会议。经无记名投票,产生了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经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初评、公示及委员会终评等严格的评选程序,最终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