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种时空数据静态可视化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慧琼  李德仁  邵振峰  郑春燕 《测绘科学》2008,33(6):116-118,124
本文简要介绍了时空数据可视化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人们采用的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年轮(annual ring)作为时空载体,结合视觉变量对面状地物的属性数据进行静态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将面状地物的同心环按照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进行划分,作为空间和时间的载体,不同时期属性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同心环中,同心环的厚度和色彩的差异揭示了属性数据的变化。最后以武汉市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的统计评价数据为例实现了对比率量表数据的时态可视化表达。本文所提出的静态时空可视化方法将面状地物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静态可视化方法中时间-空间、时间-属性相分离的不足,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GDI+是早期Windows版本中包括的图形设备接口GDI的新版本,为应用编程接口,通过一组C++类提供接口功能,负责系统与绘图程序之间的信息交换,处理所有Windows程序的图形输出.基于GDI+实现各种缓冲区的建立和边界描述,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种复杂线状、面状地物的缓冲区建立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交通建设、公共设施工程规划、物探作业等提供服务.实验表明,此方法也能够有效地对复杂线状、面状地物的缓冲区的边界及其拓扑结果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遥感影像与地形图变化检测中影像面状地物的提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地形图要素辅助下的影像面状地物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配准后落在影像面状地物内的地形图面状要素中心进行区域生长,然后以人工选取的各类地物的初始样本和上述区域生长出影像上的各类地物作为训练样区进行监督分类,最终实现影像面状地物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影像面状地物,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地籍学     
CH20032821时态CIS在地籍变更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廿on Res.甘山。nT恤po间GIS in theCad理巾,1 Altera柱onM吻.ge口e.t Systeln/李志刚,艾廷华(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通报一2003(6)一58一60 针对当前时态GIS的研究现状,提出在属性数据表中进行时间和事件标识,将发生的事件序列在属性数据表中用字段和记录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编程的工作量,并且有助于节约存储空间,进行各种时空查询。利用此原理,在地籍变更管理信息系统中作了一些实验,效果比较好。图5表1a日匕g肠加n山山on Syste./任娟,李清…  相似文献   

5.
基于以数据表记录方式管理的空间数据,提出一种面向导航电子地图的履历机制,探讨数据生产环节、数据履历生成和管理的实现方式,提出各种履历控制、利用方法,解决内、外业信息变更的不透明性,为数据差分、版本履历的生成提供直接前提,并借此在编辑软件中提供前进、撤销等实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时态GIS在地籍变更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当前时态GIS的研究现状,提出在属性数据表中进行时间和事件标识,将发生的事件序列在属性数据表中用字段和记录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编程的工作量,并且有助于节约存储空间,进行各种时空查询。利用此原理,在地籍变更管理信息系统中作了一些实验,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地形图变化检测一直是地理信息更新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难点之一。针对地形图面状要素的变化检测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快照差和缓冲区分析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配准后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然后对于部分落在缓冲区、完全不在缓冲区的影像面状要素,计算其目标快照差;最后依据目标快照差的三元组值判定地物变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检测变化地物,而且能够明确给出地物的变化类型,降低了虚检率,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基于栅格数据的面状地物主骨架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内存需求少的优点 ,同时用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为最优 (最长 )骨架线 ,可用于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9.
大范围城市三维模型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海量三维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三维场景的实时可视化.本文利用数据库设计了由建筑物几何数据表结构、建筑物纹理数据表和独立地物表组成的城市模型库结构,通过客户端的可视化效果验证模型数据库管理和组织方式是可行且高效的,提高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版本管理系统是用来记录数据变化历史的系统,地理空间数据版本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关系数据库,而关系数据库的短事务提交模型并不支持地理空间数据版本管理所需要的长事务工作流方式的提交模型。以此问题为背景,讨论地碑空间数据版本管理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现有模型设计的改进和对算法的研究以及试验,验证该模型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影像线特征匹配的复杂性,给出了根据物体结构信息,将影像匹配问题转化为确定图同构问题的匹配策略。首先,利用影像特征提取获得的点、线特征建立描述物体结构信息的关系表,通过对左右不同影像的图形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候选面特征,利用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算法得出左右影像关联图的弧段-多边形拓扑文件。然后,根据基匹配及拓扑关系表,利用图深度遍历的方法进行匹配传递,按面、线、点的顺序完成不同影像间对应物体同名线的匹配。由于关系表的一致性表明了物体构成特征要素的一致性,可使整个影像的匹配搜索范围变小,从而提高影像匹配的准确性与匹配速度。  相似文献   

12.
尹烁  闫小明  晏雄锋 《测绘学报》2020,49(6):703-710
针对轮廓模糊建筑物多边形的化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边重构的建筑物化简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建筑物的主方向和控制其整体结构的特征边,以保持建筑物的规则形态。首先利用统计加权方法计算建筑物的主方向,基于主方向对建筑物执行直角化操作。然后按照特征边的定义检测直角化建筑物的特征边,将特征边组合并抽象出几种局部结构,建立重组规则。最后通过判别特征边组合的空间关系,选择合适的结构重组规则来化简建筑物。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多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还原了建筑物的直角特征,面积和形状保持良好,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一种快速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娟 《北京测绘》2010,(2):78-80,60
以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结合表制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应用ArcGIS Create Fishnet工具制作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的方法,通过对图幅多边形要素属性表的操作,完成图幅号的计算、标注以及图幅级的分析操作,方便广大测绘工作者对测绘项目或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Geographic features change over time, this change being the result of some kind of event. Most database systems used in GIS are relational in nature, capturing change by exhaustively storing all versions of data, or updates replace previous versions. This stems from the inherent difficulty of modelling geographic objects and associated data in relational tables, and this is compounded when the necessary time dimension is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how these objects evolv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object‐oriented (OO) spatio‐temporal conceptual data model called the Feature Evolution Model (FEM),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TDBMS). Object versioning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fields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re utilized in the design. The model is defined using the Unified Modelling Language (UML), and exploits the expressiveness of OO technology by representing both geographic entities and events as objects. Further, the model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inherent in relational approaches in representing aggregation of objects to form more complex, compound objects. A management object called the evolved feature maintains a temporally ordered list of references to features thus representing their evolution.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road network data.  相似文献   

15.
荣岳成 《测绘学报》2012,41(6):898-903
针对大数据量遥感图像矢量化时间效率低和空间瓶颈问题,采用顶点提取过程中同时进行图斑矢量化的策略,提出一种适应大数据量遥感图像的动态矢量化算法。首先,统计图像中各图斑的顶点个数,将其作为图斑顶点集合能否构成封闭多边形的判定条件;然后,在顶点提取的过程中发现有能够成封闭多边形的图斑顶点集合,立即将其矢量化并释放其所占内存,图斑矢量化时直接将顶点构建成多边形无需生成中间弧段,并即时形成拓扑关系。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大数据量遥感图像矢量化,速度是ARCGIS(9.2版本)矢量化算法的3~4倍。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mpares two automated approaches,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technique and a new change polygo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historical coastal change over tim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technique is complicated by choice of a proper baseline as well as generating transects that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rather than with the nearest shoreline. The change polygon method captures the full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the two shorelines and average coastal change is the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net area divided by the shoreline length. Although then change polygon method is sensitive to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horeline length, the results are more invariant to parameter changes than the transect‐from‐baseline method, suggesting that the change polygon technique may be a more robust coastal change method.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面向CPU+GPU异构环境的数据密集型矢量多边形地理大数据并行计算框架(PFGAP)。PFGAP将数据密集型矢量多边形地理大数据的并行计算分解为算子、数据、粒度、并行环境及任务调度5个模块,分别设计相应的负载均衡并行计算策略;通过封装并行计算实现细节及数据密集型多边形算子的快速并行化。试验采用多边形三角剖分、栅格化及投影变换作为测试算例,采用土地利用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在不同类型的并行环境中计算并行效率。结果表明,PFGAP能很好地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集、算子及并行计算环境。利用PFGAP实现的并行算法显著地降低了串行执行时间,取得了40.03的最优并行加速比。试验还分别测试了各个模块涉及的并行策略,结果表明取得的并行效率优于现有并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娜  魏瑞娟  张月香  张照杰 《东北测绘》2012,(2):148-150,155
版本(Version)是无重复存储的数据库副本,SDE版本管理能完成数据备份、长事务处理、模拟场景与方案等;历史归档(Archiving)是将空间数据库的所有变化都保存下来,记录其变化的时间和变化前后的状态。历史归档是能够实现无冗余历史数据备份,实现任意时刻数据的查看,以及某时间段内历史数据动态回放显示。本文以胶南市地理信息系统为实例,简单介绍SDE版本管理与历史归档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数据库版本的创建、查看、协调、提交以及版本差异的实现方案,并结合长事务处理的应用,介绍了版本管理在数据编辑和数据更新中的应用,分析并指出了利用版本和历史归档实现历史数据回溯的优缺点,并展示了采用历史归档实现历史回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面要素图幅接边中出现的由于端点距离计算量大导致程序效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割线中点距离匹配的边界匹配方法。该算法通过获取面要素与边界线重叠的各线段的中点,对各中点进行距离匹配,从而完成面要素各段割线的匹配与割线端点的匹配。通过对割线中点的匹配,减少面要素匹配中需要匹配的点,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通过面要素匹配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在确保匹配准确性的情况下有效缩短面要素边界匹配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