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王晶 《青海气象》2009,(3):47-49
本文对PCVSAT系统的防雷要求及防雷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以便更好的维护PCVSAT系统,发挥PCVSAT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CVSAT单收站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CVSAT单收系统的配置,业务流程,软件应用,维护及障碍检测作较全面的介绍,为各级气象台站使用PCVSAT软件的业务人员提供一份技术参考手册。  相似文献   

3.
PCVSAT小站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云  邹安华  张青 《气象》2004,30(3):56-57
从省级气象台到县级气象台(站)及气象系统外的相关用户,卫星单收站(PCVSAT)小站肩负着下行资料收集及接收多媒体广播信息的重任。PCVSAT小站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气象台(站)的预报及其它服务。本文依作者在维护中的体会,阐述PCVSAT  相似文献   

4.
MICAPS系统参数设置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随着“9210”工程的正式运行,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成为当前预报员的主要工作平台,其资料来源于PCVSAT单收站,而随着PCVSAT系统不断地完善,下发的资料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资料传输和处理完整、准确、及时,这对地(市)级的气象台站而言尤为重要。本人在使用MICAPS系统过程中发现适当地修改MICAPS系统参数的设置,能够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通过卫星9210卫星系统进行广播,各省局和基层台站通过单向卫星接收系统(PCVSAT)收看。其流程为:中国气象局通过9210卫星通信系统广播发送实时多媒体信息,各省市气象台网络中心通过PCVSAT单收站接收,并由单收站计算机中的多媒体卡输出多媒体信息,再经过电视信号调制器,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调制后送入大楼有线电视网络,各会议室通过电视机接收观看。为充分发挥9210卫星通信系统的作用,中国气象局从2003年3月开始通过9210广播发送远程教育节目,内容涉及预报技术、沙尘暴预报技术、预报业务平台MICAPS使…  相似文献   

6.
PCVSAT单收站是我国气象部门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9210工程向县级气象站的延伸,我省现有48个PCVSAT单收站,到目前为止,PCVSAT已投入业务应用近十年,故障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正常的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兴宝 《黑龙江气象》2006,(4):41-41,43
1引言Micaps气象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各级气象台站使用PCVSAT单收站接收气象卫星广播资料,由于单收站计算机设备老化严重,又买不到支持PCVSAT卡的计算机主板,PCVSAT计算机无法更新,故障率不断提高,出现故障时卫星  相似文献   

8.
就现代通信及计算机应用系统而言,可靠的硬件装备、先进的软件配置、优良的运行环境是支撑系统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PCVSAT卫星单向接收小站的建设是我省9210工程建设的延伸,省局将按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的原则实施。由于各地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规范性、统一性,其配置和功能一般都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气象局关于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而环境建设则不然,PCVSAT卫星单收小站的建设涉及我省79个县级台站,各单位的场地设施、电源供电、雷电防护、地网埋设条件不尽相同,甚至差异较大,加之实际施工中测试手段的相对欠…  相似文献   

9.
PCVSAT单收站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VSAT单收站是地县气象台站新一代气象信息网络平台,其肩负着下行资料的收集及接收多媒体广播信息的重任。PCVSAT小站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到气象资料的收集及其它服务,因此PCVSAT的稳定运行和日常维护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就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谈一些经验,以达到更好地保证业务工作顺利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在全省气象信息网上组建内部VPN网络,实现PCVSAT资料异地实时共享的技术方式和具体的配置过程,为地、县气象台解决因PCVSAT故障而引发预报资料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 (CMACast) 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CMACast是中国气象局基于DVB-S2标准的新一代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使用亚洲卫星4号星一个完整的C波段转发器对中国及亚太地区进行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及流媒体视频的广播。该文详细介绍了CMACast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与中国气象局现有的3个广播系统PCVSAT,DVB-S和FENGYUNCast以及EUMETCast,GEONETCastAmericas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CMACast覆盖面广,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是目前世界领先的卫星数字广播系统。预计2012年初CMACast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CMACast系统建成后,将全面整合PCVSAT,DVB-S和FENGYUNCast 3个系统的业务和用户,成为中国气象局唯一的广播系统,并作为GEONETCast的亚洲区域中心,向亚太地区进行GEOSS数据的广播。  相似文献   

12.
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燕  李湘  周勇 《气象》2003,29(5):30-33
主要介绍了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该系统直观、灵活地实现了对所有卫星信道发送、接收和缺收文件实时信息的详细查询、打印和保存等功能,同时具备了监视主要通道的状态和数据收集情况及实时报警的功能,满足了实时监视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C/S模式的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宝  侯方 《气象科技》2010,38(5):609-612
我国各级气象台站主要应用PCVSAT单收站系统接收气象卫星广播资料,单收站系统一但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气象资料的正常接收,导致气象资料缺失。为了确保在单收站设备发生故障时也能及时、完整地接收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了一套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系统基于现代化的宽带网络传输体系,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构建,当单收站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用该系统可以及时、快速、完整地补全缺失的气象资料,没有安装单收站的气象资料用户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时接收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利用1961-2000年夏季(6~8月)月高温资料,探讨了石家庄、南京、福州的高温气候特征,给出了高温天气过程原因分析及东亚副热带高压(下称东亚副高)的活动特点。结果表明,石家庄测站强高温过程期间干热和闷热天气持续时间不长,极端气温高,日平均风速小,日平均相对湿度小;南京和福州测站强高温过程期间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极端气温不高,日平均风速小,日平均相对湿度大。我国东部地区近40年来夏季月平均日照时数在减少。东亚副高和大陆变性高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强盛并持续副高和大陆变性高压控制是我国东部地区高温日数和强高温过程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用MODIS植被指数研究福州城区空间扩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张春桂 《气象》2006,32(10):20-26
城区空间的扩展变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2001-2005年美国EOS卫星的MODIS遥感资料,以福州市为示范区,逐年计算能反映城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辅助下,对福州市各种植被指数的年际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福州市的城区空间扩展变化情况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从2001年到2005年,城区空间扩展约29km^2,每年平均扩展约7.3km^2,与实际情况一致。利用MODIS资料能准确地监测城区空间扩展变化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根据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SO2、NOx)的现状监测值,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是TSP、PM10和SO2;冬季是城市群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夏季大气污染最轻;5个城市16年来TSP、PM10和SO2呈逐年下降趋势,NOx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城市群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本溪,其次是鞍山、沈阳、抚顺、辽阳。  相似文献   

17.
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信息中心应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的组网方案和中心站建设方案。介绍了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软件及第3方软件,解决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资料接收、运行监控、资料上传、质量分析、报表打印等方面的业务问题。同时,根据应用服务需要,开发了实时资料显示查询子系统和雨量自动报警子系统,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信息中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场信息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短期气候时间尺度预报来说, 短期内尚无有效方法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精度, 建立一种能综合有效利用全场信息的非线性释用方法, 通过统计释用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报准确率, 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CCA-BP法建立的典型因子, 可以代表因子场与站点预报要素之间的大部分协方差关系, 使因子与站点要素相关性大为提高, 进而通过神经网络技术 (BPNN) 建立非线性预报模型, 实现上述目标。以平潭、福州站10月旬平均温度、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为例, 分别使用CCA-BP-BPNN模型和插值模型对1983-2001年资料建立预报方程, 对2002-2005年的试报结果表明:解释预报对数值预报产品做了较大修正,使预报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意义及参考价值。从各项评价指标来看,CCA-BP-BPNN模型优于插值模型。该方法为提高短期气候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精度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1年2月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试点双套自动观测气象站(A站和B站)和黟县本站(Z站,自动站)的气象要素(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地温等)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自动气象站仪器换型后数据的连续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评估的内容为:数据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其中,差异性通过均值、标准差、误差率、粗差率和一致率得到体现。评估的结果表明:1)双套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较好,大多数要素接收率高达100%,B站湿度接收率较低,只有83.3%,是由于B站的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造成的;2)双套站观测的多要素有较好的一致性,但AB、AZ的地温差值和AB的气压差值一致率较低,部分要素差值存在少量的奇异值;3)T-检验表明,双套自动站的观测数据与历史序列无显著差异,连续性很好;4)双套自动站可用于气象业务观测,但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并行运行,以便日后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订正。  相似文献   

20.
南方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三站探空资料及同期地面和500 hPa天气图与降雨量资料等,对照1988~2000年7~9月南昌(建阳、长沙713雷达站部分资料)"713"雷达站回波素描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的顶高、强度、性质等参数变化规律与主要特征,从宏观上了解影响南方夏季对流云回波参数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为南方各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