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秦岭钼成矿带是我国14个大型钼成矿带中最重要的成矿带[1],其规模可与北美的科罗拉多地区钼矿带相媲美.世界上六大钼矿就有两个在东秦岭地区,分别为河南栾川(储量为130万t)和陕西金堆城(储量为97万t).该钼矿带西起陕西省金堆城,东至河南省栾川南泥湖、嵩县雷门沟一带.成矿带中所发现的钼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2.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斑岩成矿带,东起河南商城西到青海同仁.东秦岭印支-燕山期斑岩型钼矿研究已较深入.近年来,在大别造山带北缘信阳地区和西秦岭北缘武山-夏河-合作及同仁地区也已发现一系列的钨、钼、铜、银等矿床(点),他们多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斑岩型、夕卡岩型及脉状矿床.我们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北缘钼钨铜银矿床成矿条件、矿床类型的综合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北缘和西秦岭北缘印支-燕山期斑岩型钼、钨、铜、银矿床,是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印支-燕山期斑岩型成矿带的东、西延伸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条巨型跨单元的北西西向印支-燕山期斑岩型钼、钨、铜、金、银成矿带,简称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斑岩型钼钨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带.  相似文献   

3.
对东秦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赋矿地层的地质地球化学剖面、岩性特征、沉积环境、钼(钨)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分布及钼与微量成矿元素相关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白术沟、三川、南泥湖、煤窑沟及官道口群龙家园等各组地层是该成矿带中主要控矿层位;滨海相及滞流较深相条件下沉积的陆源碎屑岩类平均含钼(钨)较高,赋矿地层富含钼(钨)可能与继承蚀源区太华群和熊耳群钼、钨高含量有关;钼与钨、锰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铅或锌成负相关;东秦岭赋矿地层的直接标志是钼、钨平均含量均几倍到几十倍地高于它们在地壳中的丰度,该赋矿地层就是矿源层。并分析了主赋矿地层与非主赋矿地层中钼、钨的丰度,证实了矿化与含矿地层之间的内在联系。确认该成矿带中大型铝(钨)层控矿床之赋矿地层既是它们的矿源层,又是它们的围岩,这些含矿地层是形成东秦岭成矿带中大型、特大型钼、钨矿床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钼矿床的时空分布及成矿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钼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钼矿床四百余个,它们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本文在钼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钼矿床和含钼矿床的成矿年代(依据辉钼矿Re-Os年龄),结果显示我国钼矿床空间上可分为东秦岭-大别、兴-蒙、长江中下游、华南、青藏和天山-北山六大钼成矿带;成矿时代上,钼成矿作用分为古元古代(1882~1804Ma)、早古生代(480~420Ma)、晚古生代(412~260Ma)、中生代印支期(251~209Ma)、中生代燕山期(194~77Ma)和新生代(65~13Ma)等六个阶段,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和新生代。元古宙形成的钼矿床分布于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古生代钼矿床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山钼成矿带,中生代钼矿床在中国东部广泛分布,新生代钼矿床全都分布于青藏钼成矿带。我国古元古代钼矿床(1882~1804Ma)形成于古陆块之间俯冲碰撞背景下的岛弧环境(东秦岭-大别);早古生代钼矿床(480~420Ma)形成于不同构造单元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岛弧或陆缘弧环境(东秦岭-大别、兴-蒙和华南);晚古生代钼矿床(412~260Ma)形成于古亚洲洋壳俯冲的岛弧环境(兴-蒙);中生代印支期钼矿床(251~209Ma)形成于板块碰撞及后碰撞背景(东秦岭-大别、兴-蒙和天山-北山)或洋壳俯冲的背景(青藏);燕山期钼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及其后伸展体制下岩石圈减薄拆沉环境(东秦岭-大别、兴-蒙、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燕山晚期钼矿床(85~77Ma)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背景(青藏);新生代(65~13Ma)钼矿床形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及其后的伸展背景(青藏)。我国钼成矿作用受到了环太平洋构造带(东秦岭-大别、兴-蒙、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中亚造山带(天山-北山、兴-蒙)和特提斯构造带(青藏)三大构造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地区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是当今国际上研究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经典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Mo、Au、Ag、Pb和Zn等多金属成矿带,与东秦岭Mo多金属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已探明钼金属量约500万t。大银尖钼矿床是西大别地区近年来取得较大勘探进展的典型矿列之一,初步估算钼金属储量已达到中型矿床,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探中(邱顺才,2006;杨泽强,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金堆城—南泥湖以钼为主的多金届成矿带是我国主要的钼成矿带之一。它不仅拥有驰名中外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而且有南泥湖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大石沟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以及石家湾斑岩型钼矿床等。其中大石沟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是本区一种新的成因类型钼矿床。本文仅对其围岩蚀变特征进行探讨,有错之处,望批评指正。一、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豫陕断隆区内。该断隆区内前寒武纪地层经历了多次复杂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铅同位索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秦岭陕西金堆城—黄龙铺—河南南泥湖钼矿带,拥有驰名中外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如近年来探明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钼(铁)矿床和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等。无论从矿床类型、规模,还是从成矿地质条件和远景上看,该钼矿带无疑是我国最主要的钼成矿带之一。因此,在研究该钼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的同时,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栾川县扫帚坡钼矿床位于北秦岭构造带,成矿带隶属东秦岭-大别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亚带卢氏-栾川多金属成矿带。笔者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区内勘查工作成果综合研究,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床成矿模型,认为扫帚坡矿床为典型的斑岩体内接触带型钼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山-)熊(耳山)地块、南秦岭与川西金、铅锌-汞锑、钼-钨等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华熊地块金、钼成矿,还是南秦岭及川西金、铅锌和汞锑矿床,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时空分布规律,均与中生代板块构造活动体系具密切的耦合关系.具体分析了大陆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构造-岩浆活动过程中,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盆地环境、沉积建造、成矿作用与矿床分布规律对大陆造山作用的耦合与响应.  相似文献   

10.
河南新县宝安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出露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董树文,2002),也是一条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分布有新发现的钼矿床十余处(郭铁朋,2007;邱顺才,2006;杨泽强,2007;2008),与东秦岭钼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现已探明钼金属资源储量约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会同河南省地质学会 ,共同组织召开《东秦岭造山带金、锑、钼、钨矿现场考察会》,会议于 1999年 10月 19~ 2 6日在豫西地区举行 ,来自全国地矿、中科院、有色、高校和煤田等部门的 2 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秦岭造山带是横垣我国腹心地区的东西向重要成矿地段 ,特别是东秦岭造山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广大地质工作者历经几十年的艰辛创业 ,发现了举世瞩目的南泥湖—三道庄钼 (钨 )矿床、小秦岭金矿田、卢氏地区的汞锑矿等 ,这一地区 ,已成为我国著名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主要区段。另…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斑岩型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地区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钼矿资源十分丰富,各种类型的钼矿床(点)星罗棋布。既有单一的钼矿床,也有以钼为主,伴生铼、金、钨、铜、铁等的多组分矿床。尤其近几年的地质大调查工作,发现不少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  相似文献   

13.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成矿特征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凤军  肖荣阁 《矿产与地质》2009,23(6):500-506,513
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著名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也是中国最大的钼矿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本文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两组八大类:斑岩.接触带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斑岩一爆破角砾岩型矿床;破碎带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钼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认为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Ma~106.89±2.14Ma,把成矿时代空间从中生代扩展到了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14.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是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新发现双大型矿床.该钼(钨)矿床空间分布受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控制,矿体赋存于东鱼库—竹园沟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内外接触带——三川组及南泥湖组岩石经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矽卡岩和长英质角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分布.长1400m,宽200~800m.钼矿体厚10.30~244.35...  相似文献   

15.
<正>秦岭造山带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多体制、多成因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和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秦岭造山带可分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克拉通北缘等4个构造单元(李诺等,2007),东秦岭位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的邻接边缘以及它们之间的拼合带,即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卢欣祥等,2002)。东秦岭造山带在构造环境上与秦岭造山带一致,都经历了从太古宙到中新生代长达30亿年的地质演化。秋树湾铜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的东  相似文献   

16.
对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25个钼矿床成矿母岩外接触带的地层及围岩观察统计,可清楚表明,所有钼矿床的赋矿层位均为前寒武纪老地层。成矿母岩侵入寒武系及以后地层中均形不成工业矿床。前寒武系不同的围岩岩性对钼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主要反映在:1.地幔分异熔浆上侵时易于捕获前寒武系有用组分钼,而成其主要矿源层;2.成矿母岩的围岩岩性对矿床主要矿种组合有重要制约作用;3.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是围岩的抗压抗剪强度(即岩石的破裂程度)对钼矿富集起关键作用。围岩容矿裂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矿石的品位,从而控制着矿床的规模。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进一步寻找钼矿资源应以前寒武系(尤其是元古代老地层)作为找矿首选区域,特别是元古界岩石组合中的火山岩系列、大理岩及片岩系列构成的成矿有利围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新疆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Fe、Cu、Ni多金属成矿带之一(Mao et al.,2005;王登红等,2006),天湖铁矿床是位于东天山成矿带东段的大型铁矿床(陈毓川等,2008)。本文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详细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提出成因认识,为今后正确建立矿床模型提供依据。1成矿地质背景天湖铁矿床大地构造上处于中天山地块东  相似文献   

18.
东西长约800 km,南北宽100 km的冈底斯斑岩铜钼成矿带,由于近年来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驱龙、冲江、厅官等)和夕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铅锌钼矿床(甲马等)的发现,已经成为国内外多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是研究碰撞造山作用与成矿关系的很好的场所(侯增谦等,2001,2006a,b,c;莫宣学等,2003;李光明等,2004;Hou等,2003,2008;Qin等,2005;Li等,2006;Qu等,2007;侯增谦和王二七,2008;Tafti等,2009).  相似文献   

19.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探明了石瑶沟大型钼矿床,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t,平均含量0.068%.对狮子庙金矿田区域物化探成果进行了整理、研究,运用物化探资料循序渐进地揭示了钼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该钼矿床的发现,为在东秦钼成矿带进一步运用物化探技术寻找更多的钼多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全球范围内大型、超大型钼矿主要产于碰撞造山带或者大陆边缘岩浆弧。产于碰撞造山带的钼矿以我国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秦岭钼成矿带、中亚造山带东缘的燕辽钼成矿带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为代表,其拥有金堆城、上房沟、南泥湖、三道庄、东沟、杨家杖子、沙让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钼矿(李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