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全区的地层、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的基本特征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近十多年来取得主要新进展如下:中晚元古界建立了五个叠层石组合,震旦系中确定了三个冰期的存在,寒武系划分出13个三叶虫带,奥陶系有7个笔石带.喀喇昆仑山区新发现稳定型长城系相地台型早古生代沉积,其北坡发现早二叠世冷水动物群及冈瓦纳相沉积;区内火山岩十分发育,岩石类型复杂,提出太古代—元古代,二叠纪火山岩属双峰式,古生代火山岩为岛弧型;多时代侵入岩均有出露,已划分出七个岩石演化系列,并查明24条蛇录岩带,它与造山花岗岩链成对出现;本区构造单元以塔里木地台为界作了重新划分,北部为天山—兴安褶皱区(包括阿尔泰、准噶尔—北天山、天山褶皱系),南部是昆仑—秦岭褶皱区(含东、西昆仑褶皱系)及滇藏褶皱区(包括松潘—甘孜褶皱系、喀喇昆仑褶皱系和冈底斯褶皱系)。地壳演化的特点是,以多施迥拉张—闭合及“×”剪切作用的控制,形成了今日条块嵌合的菱形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北缘重力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孟令顺  齐立  高锐  管烨 《物探与化探》1998,22(3):183-190
根据实测阿尔干—老茫崖、格尔木—额济纳旗两条重力剖面获得的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重力场特征。划分出5个二级构造单元及11条较大断裂,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内Airy重力均衡异常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利用重震联合反演结果,浅析了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指出研究区内莫霍界面最深处在青海哈拉湖地区,达65km,新疆阿尔干最浅,只有39km。推测北祁连褶皱带中的中祁连断裂及阿尔金断裂系是青藏高原块体的北界。  相似文献   

3.
中华地台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区界线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球物理场特征、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和最新地质资料表明,中华地台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的界线位于西拉木伦河—温都尔庙北—白音敖包北—宝音图北—策克—塔林构造线,从塔林向西,槽台界线沿塔里木地台北界延伸;从西拉木伦河向东,槽台界线尖灭在松辽前寒武陆块西南缘。  相似文献   

4.
<正>笛给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是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大量以斑岩型为主的矿床。1矿区地质背景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洛巴堆组、二叠系上统旁那组、古近系典中组,及第四系。矿区位于麦隆岗-旁那断片,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次级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区二叠系地层和古近系地层中火山岩均较发育,二叠系火山岩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主要岩石类型有:安山岩、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北祁连山西段,区内出露有南北2个火山穹窿,分别为南侧的清水沟—香子沟火山穹窿和北侧的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北侧穹窿中已发现的矿床均产出于穹窿周边,而南侧穹窿中目前发现的矿床产出于穹窿的中心,研究认为矿床与火山穹窿关系十分密切。矿田中铜多金属矿床均产出于酸性火山岩中, LA ICP MS单颗粒锆石U Pb测年,获得含矿酸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502.6±3.1)Ma,表明清水沟—白柳沟矿田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寒武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正>1矿区地质背景嘎衣穷多金属矿位于赠科盆地中,地理位置属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城北东40 km处,为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地质构造上位于松播—甘孜褶皱系西缘,义敦岛弧带中部,德格—乡城主弧带北段。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呷村组和勉戈组,呷村组主要为砂质板岩及中—酸性火山岩,夹灰岩及部分基性火山岩;勉戈组以砂岩、板岩及酸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夹少量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7.
中甸晚三叠世图姆沟组岩石化学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建国  张留清 《云南地质》2005,24(2):186-192
本文对中甸东部晚三叠世图姆沟组深水浊积岩和弧火山岩、微量和稀土元素进行研究,投点多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微量和稀土元素与图解中多接近大陆岛弧区;常量元素分析与相关图解接近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与火山岩的大地构造环境具有相同的结论。图姆沟组为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消减,中甸褶皱带东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形成的岛弧火山—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8.
详细研究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品稀土总量为146.2×10-6~317.1×10-6,平均值为223.3×10-6;w(LREE)/w(HREE)为8.1~14.5,平均值为11.5,相对富集LREE;Eu为明显负异常;δCe基本正常。δCe和Ceanom值的变化反映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为陆相沉积,水介质条件为富氧环境。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组合特征及其与燕山褶皱带地区不同时代(期)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的对比结果表明: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地层的物源基本相同,主要来自凹陷北部燕山褶皱带地区于燕山期发育的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体,少部分来自沉积岩。与不同构造环境杂砂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的对比结果及δCe的特征表明南堡凹陷新近系源区属性为活动大陆边缘背景。  相似文献   

9.
湘鄂西—渝东褶皱带为多层系、多类型天然气大型聚集区,揭示其结构与成因将为拓展该区勘探新领域提供重要依据,为其它陆内强构造变形区的油气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利用两条拼接的跨研究区的地震反射剖面,以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为指导,对湘鄂西—渝东褶皱带进行精细构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湘鄂西—渝东褶皱带构造变形主要与4套区域滑脱层有关,具有多层次拆离、多级别滑脱、多方向冲断及多样式组合的特征。纵向上由深及浅依次以低幅度构造、双重构造和冲褶构造为主要特征,空间上自南东向北西总体为由基底滑脱向盖层滑脱、由单层滑脱向多层滑脱的陆内递进式变形。湘鄂西—渝东地区存在多套“源—储—盖”组合,基于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及“相对稳定”保存单元概念,认为未来常规天然气勘探可重点关注寒武系盐下领域,非常规页岩气需继续加强对寒武系、志留系、二叠系构造弱变形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新、老金厂金矿床控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司雪峰 《甘肃地质》1999,(Z1):82-85,89
新、老金厂金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哲斯群中,由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组成。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矿区内主要为英安岩、无斑英安岩,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在新金厂大断裂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岩中;在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碎屑岩中。新、老金厂构造是二叠纪末期裂谷带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运动叠加的产物。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矿体和矿化主要受断裂控制,容矿构造亦是这些断裂及次级断裂本身。  相似文献   

11.
浙江银坑山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成矿地质背景银坑山金银矿床产在浙江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下伏前泥盆纪陈蔡群变质岩系中。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按板块构造观点属江南古陆东南侧陈蔡—遂昌加里东岛弧型优地槽褶皱带。该区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伏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覆中生代火山  相似文献   

12.
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对于其俯冲极性有不同的认识, 前人大多从岩石学、 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去探讨, 而缺乏构造变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 通过野外大比例尺填图、 构造实测剖面等工作对研究区色哇组的构造样式、 变形期次等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 西藏热那错地区和荣玛地区侏罗系色哇组地层均发育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以及后期叠加的平缓—开阔褶皱。早期褶皱的褶皱轴近东西向展布, 板劈理近东西走向, 是南北向挤压作用的产物。在热那错地区早白垩世美日切错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已变形的侏罗系色哇组之上, 且色哇组紧闭褶皱的构造样式未在美日切错组火山岩中发育, 推断色哇组紧闭褶皱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前。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推断研究区内侏罗系色哇组地层的早期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是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的产物, 而后期叠加的平缓—开阔褶皱可能与羌南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坳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关于中一基性火山岩的控油问题已经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新近在黄骅坳陷中部地区完成的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又清晰反映出与油气关系密切的隐伏火山岩形态及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在孔家庄—徐家堡一线以北火山岩异常以二度及似二度异常为主,表明火山岩沿断裂呈带状分布,南部则以等轴状异常为主,它们主要为火山岩锥引起,揭示出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成果将对该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建国  张留清 《云南地质》2006,25(4):443-443
本文对中甸东部晚三叠世图姆沟组深水浊积岩和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研究,投点多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图解中多接近大陆岛弧区;常量元素分析与相关图解接近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与火山岩的大地构造环境具相同的结论。图姆沟组为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消减,中甸褶皱带东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形成的岛弧火山-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15.
<正> 南金山金矿位于甘肃北山北部金矿成矿带的西部,在东西长 90km的范围内,已探明中型金矿3处,其中两处与海相火山岩有关。1 成矿地质背景 南金山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阴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明水复背斜的南翼。区域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下统白山组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碳酸盐次之。岩浆岩颇为发育,有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晚期钾长花岗岩等。区域构造线总体走向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地层多呈紧闭的线状褶皱,断裂形成于褶皱的同期及后期,而且极为发育,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一组为主,继承性活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概况矿区位于祁连山地槽褶皱系加里东褶皱带中段北缘大断裂带上.超基性岩体沿寒武系蚀变火山岩、变质砂岩、板岩与奥陶系(?)层凝灰岩、砂砾岩之间的断裂面侵入,为  相似文献   

17.
一、地质特征金堆城矿床应于华北地台西南缘与秦岭褶皱带接合边界的北侧、东西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变细碧岩、变细碧玢岩夹变凝灰岩等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浅变质火山岩系和蓟县系高山河组变石英砂岩夹杂色板岩(图1)。  相似文献   

18.
司雪峰 《甘肃地质》1995,(1):82-85,89
新、老金厂金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哲斯群中,由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组成。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矿区内主要为英安岩、无斑英安岩,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在新金厂大断裂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岩中;在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碎屑岩中。新、老金厂构造是二叠纪末期裂谷带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运动叠加的产物。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矿体和矿化主要受断裂控制,容矿构造亦是这些断裂及次级断裂本身。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跨越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大致以从本省中部东西向通过的浙赣铁路为界,赣北区分属准地台内次级构造江南台隆和下扬子坳陷带;赣南区属华南褶皱系范围。江西的锡矿床,除火山岩型以外,其它类型均有产出。按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地质背景 含钍沥青铀矿产区位于华南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北东段,赣杭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带的破火山口中。火山岩带由上侏罗统的酸性火山岩系构成,岩性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