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1.气象旬(月)报报文组的增加新的气象旬(月)报电码(HD-03)已于1991年7月11日起执行。该电码比(HD-02)电码增加了地温段,产量段两段资料,农气段、灾情段也有修改增加,而且我省有9个台站尚须编发地方补充段资料,因此新电码报文组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2000年2月18~19日,本地区出现雨夹冰粒现象,相邻台站现在天气现象电码有的编报"68",有的编报"79".笔者对电话询问的台站观测员的答复:应选电码"79".  相似文献   

3.
AHDOS程序已经投入业务使用很长时间了。在工作中发现 ,原有的 AHDOS程序 ,因各省地方段电码要求不同的限制 ,程序设计师不能在旬月报中按照每个省的要求 ,加入地方段电码 ,给旬月报的编发带来一定的不便。我们认为 ,在源程序当中 ,添入一段自己编写的子程序 ,完全可以解决旬月报地方段电码的编报。下面是编写的一段旬月报 6段电码组的编报。1 进行旬月报改编需要的条件(1 ) QBASIC语言(2 ) AHDOS源程序2 操作过程在有 QBASIC语言和 AHDOS源程序的目录下键入 :QB YCZE.BAS/L进入屏幕编辑状态。按F2键显示子函数、子程序…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2月 1 8~ 1 9日 ,本地区出现雨夹冰粒现象 ,相邻台站现在天气现象电码有的编报“68” ,有的编报“79”。笔者对电话询问的台站观测员的答复 :应选电码“79”。现在天气编码表中 ,电码“68”是指小的雨夹雪 ,电码“79”是指冰粒。电码表中没有雨夹冰粒的特定电码。于是 ,有的观测员认为 ,雨夹冰粒是液态和固态同时下降的稳定性降水现象 ,符合雨夹雪的电码意义 ;也有的认为 ,所谓雨夹冰粒是雨和冰粒并存的现象 ,应为电码“60”和“79”并存 ,按照选码原则 ,理应选数值大的电码编报。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因为在气象学中雨夹雪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浅析雷暴相关电码的编报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天气报中关于雷暴相关现象的编报,因其规定特殊较难掌握,尤其是其中一些电码的相关编报对许多观测员来说更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九月下旬参加了省局举办的新电码讨论会,是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通过学习讨论,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有些编码更简练了。例如:①在旧电码里气压倾向要用0到9共十个电码编报,不少观测员感到既不好掌握,又比较繁琐,同时在预报工作中对气压倾向也不一定象电码那样十分细致的分别考虑。在新电码里气压倾向只编报2、4、7三个电码,表明气压倾向上升、下降和无变化三种情况,这就完全可以满足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新修订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投入业务以来,因观测员对其个别规定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多报、漏报和错报电码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台站的测报业务质量。本文就对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蔡恒容 《气象》1991,17(5):57-57
GD-01Ⅱ电码中,3.12.6(6)条关于雷雨编报的特殊规定详细写了四点,尽管又作了补充说明,但至今仍有许多观测员没有完全把握,有的一时把握了,过一段时间又模糊了,因此时或发生这方面的发报差错。那么,问题在哪里?我以为,关键是没有弄清雷雨编报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农业气象旬(月)报一直是以手工翻译为主,费时、费力,翻译过程繁锁,难以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使这部分实时资料更好地发挥效益,我们研制了这套《农业气象旬(月)报自动处理系统》,即AATS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实践证明,这套系统对长期预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该系统的情况作以下介绍。一、农业气象旬(月)报的内容及主要作用农业气象旬(月)报也叫AB报,现行的AB报内容及电码形式是根据国家气象局业务司(82)第109号通知自1983年开始执行的。AB报电码内容分为6段,即基本气象段、农业气象段、灾情段、产量预报段、  相似文献   

10.
雾的误区     
在市局组织的测报复评中发现 ,有的站在雾的记录与发报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其一 ,能见度 <1km有雾时 ,天气加密报中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应从 42~ 49中选择。有的站只要观测时有雾 (有其他天气现象时除外 )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就固定编报 42。但如云量纪录为 1 0 / 1 0 ,云状栏记雾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仍编为 42 ,显然电码反映的天空状况(电码 42反映天空可辨明 )与实际天空状况 (完全不可辨 )不一样。其二 ,有的站能见度记 0 .0km ,而云量记为 0 / 0 ,即天空完全可辨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观测员对雾的记录判断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确编发农气报的关键是对电码的熟悉、理解和运用。对电码理解的差异,影响着编报的质量。本文针对农时特性和农气报的特点,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农气报电码编报中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l农气报编报应注意的问题11重复编报的两种情况农气报2段的重复编报有...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81,7(1):30-30
《气象》去年第9期章淇同志文中认为对于电码规定要“坚决执行”,“不宜灵活运用”,否则“编报结果就会失去比较性”,“错情也无法评定”,“弊病就会更大”;这个意见,我们不能赞同。章淇同志是就疑难问题来谈的;所谓疑难问题,即出现了按电码规定无法反映实际天气演变的情况。这时是从实际出发,灵活编码;抑或囿于电码规定,生搬硬套?这是不能不讨论清楚的问题。 “GD—01编报补充说明”的前言中明确指出:“观测员在编报时应掌握本说明的精神,而不应依赖规定或硬套规定。我们认为编报工作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表达实际情况的电码编报”。然而,时至今日它并没有被人们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站一些观测员在编发天气报时,对雨(包括阵雨)的强度把握不准。凡有雨,强度就按小的编报,即使降水量50~100mm或1h降水量10~20mm,强度也常常选择小的编报,中常的甚少,大的几乎没有。笔者认为,观测员应熟练掌握(GD-01Ⅲ)电码第1...  相似文献   

14.
孙育椿 《气象》1978,4(10):32-32
气象观测员每次拍发绘图天气报告或航空报时,都要查阅WW(现在天气)电码表。但是这个表按电码顺序编排,不很适用于编发电码的观测员使用。为便于观测员查编WW。我站制作了一个反查表,现列出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游焕 《气象》1990,16(5):54-54
拍发天气报(含省小图报)的台站,按照业务上级规定发报时次,与《GD—01Ⅱ》电码的编报内容,每次观测云状云量的同时,还要确定云码和记录云高,但若出现下列云状电码,为了尽量完整地表达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笔者认为值班测报员在观测记录云状时,须加简要中文注明,使与所编报的云码配合,亦便于下一班测报员校对。  相似文献   

16.
韩扬  胡银芬 《气象》1980,6(6):25-26
在出现某种天气现象时需要怎样记录和编报,常常是在规范和电码中分几处规定的。本文按天气现象把它们综合在一起,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和查考。特摘录刊登,供地面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远驰 《气象》1981,7(5):26-27
《气象》自去年第8期开展了关于天气电码编报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仅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争论,而且还针对现行电码规定存在的缺陷和如何正确理解、执行编报规定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文将根据个人对GD—01的理解,对这次讨论中提出的某些技术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与各级气象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台站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 引 言  从1991年底开始,中央台的北半球候旬月平均高度格点资料改用新的电码形式传输。整个北半球分为四个区编报,各层次(500、100hPa等)的报文混放在同一个大文件中。地方台站收到报文后必须经过报类分捡和区块合并,并对电码进行系数和基数的变换之后,才能复原为完整的北半球高度格点资料。上级并无同时配给复原软件,这给基层台站的业务使用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介绍作者独立设计的系统软件,可对北京传输来的原始报文进行全自动的分捡、翻译、拼块,并自动对历史资料库进行续补。此外,系统还备有一套对资料库进…  相似文献   

19.
1 对编发加密报的技术规定应明确认识1 .1 中国气象局 1 999年下发的《地面气象电码手册》已有修改 ,例如原 ( GD- 0 5 )电码 2 .6条天气加密报分为必发组和选发组的规定就已取消。实际工作中应该以陕气业发 ( 2 0 0 1 ) 1 7号文附件2加密报电码 ( GD- 0 5 )修订稿和省局有关补充规定为准 ,否则就会发生系统性执行错误。1 .2 加密报电码 ( GD- 0 5 )“编报规定”中明确规定 ,除考虑到因一般站夜间不守班而作的补充规定外 ,加密报的主体部分均按天气报 ( GD- 0 1 )中有关规定执行。据此理解 ,加密报电码 ( GD-0 5 )中要求编报 ,但没…  相似文献   

20.
在从事地面测报值班工作时,往往会碰到一些天空不明的天气状况,其记载问题在《规范》已有明确规定。但对有航危报发报站任务的地面观测值班员来说,碰到这类天气状况问题,要妥善地处理有一定的困难,而且GD—22Ⅱ中也没有明确当天空不明时如何编发危险报的具体规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编报方法可供参考。有雾或其它视程障碍现象使整个天空不明,同时又达到危险天气通报标准时,则要选择编发8Ns9hshs、992DaDb组电码。若遇此类情况,应依据观测员连续观测到云的演变情况进行判断云量、云高,并据实编报8Ns9hshs、992DaDb组电码。若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