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是播种的季节,而春季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草返青、农作物播种和出茁。每地区土壤质地一般是不变的,土壤墒情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空中降水,而春季的土壤墒情和上年度秋季降水、冬季积雪、当年春季降水、春季风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解冻和冻结的日期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就对春季土壤墒情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墒情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1997年10月至2003年6月资料,找出不同土壤类型的墒情变化规律。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分析表明:壤土最大,粘土次之,沙土最小;土壤墒情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不容易出现干旱。根据土壤墒情资料确定了土壤墒情订正系数和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在全省的分布,并将其应用到墒情预报模型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测定分册>的有关规定,利用Excel强大的函数、公式计算以及统计功能,编制了土壤墒情计算系统,对逢八和逢三测墒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根据农业气象土壤测墒工作的需要,在系统中可任意增减观测表,在同工作表中也可以任意插入或删除单元格,其计算结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土壤墒情观测工作中涉及到的大量计算得到了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土壤墒情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按地面实测、遥感监测和实测与遥感结合三类方法,分别简要地介绍了土壤墒情监测常用的方法。对1997年春播前全区土壤墒情进行了监测分析,统计分析了各盟市各类墒面积百分比,并绘制了全区土壤墒情分布状况图。  相似文献   

5.
植被温度条件指数在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计算出植被条件指数和温度条件指数的基础上,计算了遥感监测土壤墒情的植被温度条件指数(TV)。通过实测土壤湿度和TV的散点图,可以得到土壤墒情遥感模型的干旱等级指标,可用于干旱等级定性监测;通过建立土壤湿度和TV的回归方程,可进行土壤墒情定量监测。该方法兼有植被条件指数和温度条件指数的优点,且计算简单,对地面气象要素依赖性小,实时性好,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其定量反演0~30 cm土壤墒情精度平均可达80%以上,可以替代作物缺水指数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5个地段的2007—2017年3月至6月上旬土壤墒情相关资料,对当地土壤墒情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腊勿洞地段土壤墒情较高,土城子地段土壤墒情相对较低。土壤类型相同时,土壤深度越深土壤墒情越大。(2)化德县土壤墒情2013年最大,为11.4%,2010年土壤墒情最小,为7.7%。土壤墒情呈现出波动的年际变化特征,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3)随着月份的逐渐增大,化德县各地段土壤墒情变化特征不一致,其中,3个地段5月土壤墒情比前两个月低,整体上看,化德县土壤墒情4月最高,5月最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与GIS集成的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与GIS集成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运行于Windows平台,基于遥感与GIS集成技术,利用热惯量法、植被缺水指数法、植被温度条件指数法和单时相资料回归法等多种模式计算土壤含水量。在遥感监测与墒情分析中考虑背景地理信息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墒情监测的精度和服务水平。该系统具有多种墒情模式计算、图像显示、图像叠加、统计分析、模板处理和输出等功能。应用该系统得出的2005年4月河南省遥感墒情分布图和干旱面积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土壤墒情(土壤古水量)的好坏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尤其是春播、秋播及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土壤墒情对农业生产及农业主管部门决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现在的单站测墒资料网点稀少.给宏观了解全区的土壤墒情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将单站的测墒资料做为要寮值填在全区地理图上,利用这些要素值分析出全区各级墒情的等值线。  相似文献   

9.
借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研究成果,通过静止气象卫星探测通道特性分析和各通道探测值与地面植被生物量、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相关分析,找到了可以较好反映地面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监测指标。实地考察验证以及与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用于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宏观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30多年来,由于农田灌溉条件的迅速改善,得到的土壤墒情资料已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Penman公式等计算各旬土壤水分相对盈亏程度并对照2001~2003年在不浇水条件下得到的各旬土壤墒情资料,建立拟和方程,确定了干旱指标,恢复了1970~2003年的逐旬实际干旱序列。结果表明,模拟的逐旬干旱序列较好地滤出了灌溉因素,与实际自然土壤自然干旱程度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