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程序概况本预报方法程序,主要根据《“雅安天漏”研究》和《“雅安天漏”预报》的结果编制而成。编制中也注意继承和吸收了过去雅安暴雨预报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富有实效的成果,如《雅安地区暴雨物理综合预报方法》、《雅安地区的暴雨预报》等,同时也有机地纳入一些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老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规则。  相似文献   

2.
四年来,北方暴雨预报科研工作取得的进展主要有五个方面: 1.建立了各省市的暴雨预报流程和北方暴雨预报流程。实现了天气-统计-动力方法相结合,使暴雨预报研究成果向综合运用和业务化迈进一步。 2.各省市普遍建立了本地区的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在业务使用中初见成效。 3.大多数省市开展了暴雨短时预报业务,同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为这项业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方法。 4.在业务中应用了中尺度滤波等诊断分析方法;充实了北方暴雨形成的物理图象和概念模式;用细网格模式对暴雨个例的试报也取得了成效。 5.最近四年区域性暴雨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1980—1982年平均为41%,1983—1986年平均为59%,预报服务比较成功,起到抗旱防洪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瑞隽 《气象》1985,11(8):40-40
《北方暴雨预报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于5月8—12月在郑州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80篇,大会交流了36篇。 这次大会交流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北方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短期预报方法;短时预报方法和暴雨系统的诊断分析与数值试验等四个方面。在暴雨的天气气候方面,主要分析了北方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演变过程、环流背景、天气系统和地形的作用,为建立暴雨短期和短时预报思路及方法做了必要的基础分析工作。研究表明,与我国南方强降水相比,北方强降水具有历时短、强度大、时间  相似文献   

4.
席国耀 《气象》1983,9(10):15-17
“75·8”河南特大暴雨之后,北方暴雨科研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一些可喜的科研成果,并根据暴雨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预报北方大暴雨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设计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暴雨短期预报方法。科研和业务紧密结合,对于提高暴雨短期预报业务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北方暴雨科研成果在我台1982年暴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暴雨是山西夏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而暴雨预报又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为解决暴雨天气预报的问题,许多年来进行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很多暴雨预报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山西的暴雨天气预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赖于天气学的经验积累。目前我国的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正交向量的坐标轴旋转和平移进行逐步降维,设制一套客观多级逐步判别图解程序预报方程,对台风登陆地段和台风暴雨进行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7.
暴雨中短期预报的观点和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暴雨预报在实际上和理论上有其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它的中期预报也是当前注意的课题。1975-1977年我们组对我国北方盛夏期间的主要暴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工作。1977-1978年的7-8月在中央防汛办公室进行了暴雨预报实践,所提出的观点和方法经受了初步的考验,给进一步解决暴雨预报问题,启示了一条可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瑜  尹学绵 《黑龙江气象》1994,(3):45-46,20
单站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金瑜,尹学绵,景学义1前言哈尔滨市区单站暴雨,特别是伴有雷阵雨强度大的暴雨,是哈尔滨市区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北方暴雨次数少、强度大、时间集中的特点。为了减少单站暴雨预报的盲目性,提高预报确率,我们把单站暴雨预报作...  相似文献   

9.
1975年8月河南台风暴雨受灾之后,在北京大学等单位带动下,各省、市气象台先后开展了业务性诊断分析工作。1983至1986年间,参加“北方暴雨预报方法”课题的各单位,在诊断分析用于暴雨预报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本文归纳这段时间北方各省、市开展诊断分析的经验,结合近几年情况,讨论诊断分析业务应用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冰雹和局地暴雨是我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短期预报难题之一。过去我台对冰雹、局地暴雨天气做了一些分析工作,积累了一定预报经验。我们将其进行收集归纳,并利用1981年至1986年气象资料加以分析和验证,使之系统化,形成一套较为客观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预报系统。经1987年和1989年业务使用,效果较好。证明对甘肃省局地对流天气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游景炎 《气象》1987,13(8):13-13
“北方暴雨短期临近业务预报方法研究”(原“北方暴雨预报方法研究”)课题总结鉴定会,于1987年3月10日至1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10篇,大会交流27篇,有关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交流按北方强降水的气候特征、环流分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内的强暴雨,进行了预报系统开发方面的研究,研究指出: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资料样本,以天气动力学理论和强暴雨预报经验为基础,利用强暴雨预报经验对R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在检验的基础上构筑预报因子系列,依据于大量历史个例的总结,采用回归方法与判别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在较短样本资料的情况下,建立起实用效果理想的强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综合相似预报法在短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勇 《气象》1996,22(10):31-34
该文选取1961-1998年4-11月造成陕西暴雨天气的586个个例,用专家预报暴雨经验与多元相似相结合,把每个个例总一组暴雨指标,同时又做为和以相似的历史样本,在有限区域内对陕西暴雨天气进行短期预报,1989年7-8月作预报9次,其次确率达78%。  相似文献   

14.
徐裕华 《气象》1984,10(1):19-19
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0月15—20日在安徽黄山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3人。在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65篇。 暴雨是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特点是强度大、来势猛、时间短、危害严重。但由于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尺度小、类型多、变率大,且局地性强、临界参数不明显,监测和追踪很困难,因此,暴雨预报的技术难度较大。自“75.8”河南大水后,暴雨研究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北方、华南和长江流域分三大片研究暴雨,进行协作攻关。不但在理论上,对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而且在预报思路上更加开阔,预报方法上更为严密,从而使暴雨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内的强暴雨。进行了预报系统开发方面的研究,研究指出: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资料样本,以天气动力学理论和强暴雨预报经验为基础,利用强暴雨预报经验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在检验的基础上构筑预报因子系列,依据于大量历史个例的总结。采用回归方法与判别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在较短样本资料的情况下,建立起实用效果理想的强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6.
短期暴雨的前期特征和预报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打破季节和月份的限制,将所有的暴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组织理论总结归纳出一套自成体系的统一的关于短期暴雨预报的前期环流特征和判据。在预报业务上,作者成功地建立三个精确到点的高质量的短期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桂新 《气象》1986,12(8):39-41
数值天气预报在大形势预报方面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为预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在天气现象预报,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预报方面,经验预报水平仍高于数值预报。有多年预报实践经验的老预报员,在预报灾害性天气现象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并把它用于业务服务中,这是我们决定开展“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出发点。 本专家系统使用时段为6—7月,预报时效为24小时;暴雨标准:全省按自然区域和预报习惯用语划分为3片,即沿淮淮北片、江淮之间片、沿江江南片。当片内有相邻3站或片与片交界处有相邻3站日降水量≥50mm时,为一次暴雨过程。使用资料:目前仅选用了天气田和卫星云图资料。 一、基本指导思想 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要素预报,需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往往是先普查统计样本,以样本个例为基础找指标、定规则,再以样本个例来验证规则。个例少时,找出的指标规则代表性不强,个例多时,又会使普查统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此,在资料使  相似文献   

18.
根据项目研究计划,利用1992和1993年完成的理论研究结果,以中尺度系统分析和中尺度非平衡强迫诊断为基础,建立了一套长江上游区域性暴雨的诊断预报方法,在1994年夏季暴雨业务预报试验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本市地处梅雨雨带南缘,暴雨个例少,预报难度大,而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应用年限短。鉴于这些特点,本文采用完全预报法(即ppm)建立一套本市梅汛期大—暴雨预报方案,同时考虑到数值预报产品本身经过多次平滑过滤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因而难以预报诸如暴雨雨团之类较小尺度的天气系统,所以单纯用ppm来预报暴雨是不够的,而实况物理量因子往往对暴雨有着预兆作用,为此我们在上述预报方案中又引入了若干个与暴雨关系比较密切的物理量因子,以提高本方法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由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8"特大暴雨在我国暴雨领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例。40 a来还发生了其他类型的极端暴雨和突发性暴雨,都加深了对我国暴雨研究与业务的认识,引发了一些思考。暴雨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天气,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暴雨预报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天气业务的重点之一,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加大对暴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减小由于暴雨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近20 a来,得益于各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发展及诸多先进科研成果的应用,我国暴雨预报业务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受季风和多种气候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地形地貌多样,暴雨形成机理复杂,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仍达不到防灾减灾需求。近期我国暴雨预报业务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影响系统的典型暴雨特别是极端性暴雨和局地突发性暴雨个例的分析研究,加深暴雨形成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数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尺度模式和集合预报系统对暴雨预报的性能;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和预报性能的了解,充分发挥各地各级预报员认识当地暴雨机理和积累预报经验的作用;提高多源资料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建设现代化人机交互式预报业务平台,提升暴雨预报能力;加强对暴雨研究长期持续定向的投入,稳定预报员队伍建设;建立科研和业务的新型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