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温法:变温法的原理是当温度改变时,油液的折光率比固体试料的折光率改变得多,在选定的一组浸油中,当温度由10℃升高到50℃时,其折光率降低0.02以上,而矿物的折光率芷此温度变化的范围内,只在小数点以后第四或第五位小数才有变化,对于鉴定矿物来说,此种改变可以省略。利用这种性质,只要矿物的折光率在某浸油因温度改变其折光率变化的幅度以内,则把矿物碎屑浸入该油内,改变温  相似文献   

2.
刘万余  石桂华 《地质论评》1964,22(4):267-275
前言折光率测定是鉴定与研究透明矿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我国尚无折光率浸油的专门生产,而在文献资料中又缺乏高(n>1.740)、低折光率(n<1.450)浸油的实际配制方法介绍。因此提出本文,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3.
引言用于鉴定矿物的折光率浸油,有液体浸油和固体浸油两类。在鉴定矿物过程中用液体浸油要比用固体浸油方便得多。因此人们在液体浸油所能达到的折光率范围內,都尽量地采用液体浸油而不用固体浸油。  相似文献   

4.
测定折光率的方法很多,油浸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对於微量而細小的矿物尤其適用。取矿物碎層置於玻璃片上,滴一滴已知折光率的浸油,蓋上蓋玻璃,在顯微鏡下用貝克綫法比较折光率的高低。当光綫通过兩种折光率不同的透明体時,二者鄰接处出現亮綫,早在一八七七年貝克氏已發現,称为貝克綫。徐徐提高鏡筒,則见貝克綫向折光率高的方向移動;降低鏡筒,貝克綫向折光率低的方向移動,高倍鏡下更为明顯。假使二者的折光率近於相等,礦  相似文献   

5.
三、折光儀在礦物鑑定方面的应用 (一) 製配測定礦物折光率用的折光率油液 A.礦物粉末油浸鑑定的基本原理利用矿物粉末测定各种矿物的折光率,为鑑定矿物主要手段之一,其法是先把礦物研成細屑,置玻璃片上盖上盖片,安置於显微鏡載物台上,滴入已經测定好的折光率油液,然後利用貝克线或斜照法來比較矿物与油液折光率的  相似文献   

6.
张保民  兰玉奇 《地质论评》1964,22(2):153-157
在岩矿鉴定工作中,迫切须要准确的测定矿物的光学数据,尤其是矿物的准确折光率数值更属重要。但就薄片内直接测定矿物折光率的问题迄今尚存在一定困难。在此拟就弗氏台上利用薄片内矿物的裂隙或解理测定均质体矿物折光率的方法探讨如下: 在弗氏台上利用矿物全反射角来测定折光率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1962年我们配制了折光率为1.502-2.010的一整套浸油。其中1.502-1.655的浸油用液体石腊和α-溴代萘为原材料,1.658-1.739用α-溴代萘和二碘甲烷,1.740-1.780用二碘甲烷和硫黄,1.780-1.814间浸油用二碘甲烷与1.814的原油混合配制,1.814-2.010用三溴化砷、二硫化砷及硫黄为原材料。1.700以下每一种浸油均用阿贝折光仪进行测定校正,1.700以上用单圈测角仪以最小偏差法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8.
郭金弟 《地质科学》1958,1(3):27-28
前言在显微鉴定工作中,矿物的折光率是很重要的常数。定矿物折光率此较好的方法是油浸法,简单而准确。现在一般用的折光率油是比较滿意的,但其折光率只从1.40-1.78,在1.78以上的就没有很滿意的折光率油。黄磷和二碘甲烷混合物的折光率可从1.74-2.06,可是这种混合物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燒,使用时有危險。二硫化砷,三溴化砷,硫黄,和二碘甲烷混合物的折光率,可从1.74-2.02,但是这种折光率油的缺点是:混合物中的三溴化砷容易沾污折光仪的玻璃光面,并且腐蝕金属和溶解部分的矿物,有毒。  相似文献   

9.
王三学 《地球化学》1978,(2):164-168
运用旋转针台使矿物主折射率方向平行显微镜下偏光方向,通过与浸油的对比,并在对比过程中不断更换浸油,直到浸油与矿物的折射率一样,再准确测定浸油的折射率,即可得知矿物的折射率了。  相似文献   

10.
重折率法是确定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实测的非均质矿物适当切面的重折率,按作者提出的公式计算其主折光率。此法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折光率很高的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本文阐述了这种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此法对锡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透明体折光率的变更,均与其物理化学之性质密切相关。无论均质体或非均质体之透明体,其折光率的测定已成为近代普通光学研究及矿物鉴定中主要方法之一。透明体折光率的测定,已有多人研究过,1767年可奈斯(Chaulnes)开始  相似文献   

12.
準確地測定矿物折光率是鑑定透明礦物的最重要最簡便的方法。拉森與貝滿所著透明矿物显微鑑定(1934)一書中,即將各種礦物依光性和折光率大小的順序排列。测定了矿物的折光率,即可由此檢索礦物的種類或名稱。关於矿物折光率的測定法一般光性礦物學著作中,如溫切爾的光性礦物學綱要(1937),羅傑士與克爾的光性矿物學(1942),瓦魯斯仇母的光性結晶學(1951)等,雖有論及,可是對测定方法和理論根據,皆語焉不  相似文献   

13.
何作霖 《地质科学》1963,4(1):10-18
引言透明矿物有均质体与非均质体之分,测验矿物的折光率是鉴定矿物的一种重要标准。均质体矿物有玻璃质和等轴系晶体,只有一个折光率,不随视察的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异。非均质体矿物有一轴晶和二轴晶。一轴晶矿物如正方系、六方系,有两个折光率,一个平行于 C 轴,称为ε。  相似文献   

14.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董仁溥 《地质论评》1965,23(4):318-326
弗德洛夫法是研究矿物岩石的利器,一般偏光显微镜所测出的光性常数只能称为近似值,只有弗氏旋转台上测定的才是精确的光性常数(例如精密测定矿物最主要光性常数——折光率),因  相似文献   

16.
含水的枪晶石是十分罕见的交代矿物,发现于云南个旧锡矿打磨山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与三叠纪灰岩接触带夕卡岩中,它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作者以其矿物共生组合,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光性特征,X射线粉晶衍射谱线,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曲线等特征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该矿物与钙铁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硅硼钙石和萤石等矿物伴生,以其明显的聚片双晶,折光率和光轴角的强烈色散以及有一定量OH替代F为特征,它形成了浅成外夕卡岩带,是  相似文献   

17.
贝克线法是为了确定或比较折光率而广泛使用的方法。两个矿物粒相接,矿物粒在浸液中时,通过上下调动显微镜焦点,看边界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就是哪个方向折光率高的方法。根据同一原理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Schroeder van der Kolk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上放入遮断一部光线的光栏(Stopper),通过斜向光线看边界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东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研究了山东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产状、含量、大小、世代、形态、颜色、 环带、矿物包体、折光率、2V、化学成分、端员组分特征及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特征,并分 析研究了橄榄石的成因。指出了无色一浅绿色的、含MgO、Cr2O3. Ni0高的橄榄石是找金刚石 矿的指示性矿物。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我国一般对透明矿物的鉴定(除造岩矿物常用薄片在显微镜研究外)多采用油浸法,辅以微量化学的分析。然通常用的油液折光率最高只能达到1.794(将纯硫溶于二碘代甲烷(Methylene iodide)中,油液折光率可高至1.780,如我  相似文献   

20.
高纯度石英的酸浸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周永恒 《矿物岩石》2005,25(3):23-26
针对脉石英矿中含有大量云母及长石等伴生矿的特点,通过调整溶液浓度及温度等手段,强化矿物的酸浸效果。根据石英与杂质矿物在酸浸过程中的差异,探索消除石英中杂质矿物的方法。研究表明石英原料粉在温度为120℃、HF酸与水的比为0.4~0.5的溶液中酸浸适当时间后,其纯度可达到中高档石英玻璃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