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1998~2000年6~8月常规高空资料、T106物理量场资料、GMS-5卫星云图资料对阿勒泰夏季短期大降水落区的预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把三方面资料结合起来做阿勒泰夏季短期大降水落区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阿克苏一次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和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综合分析发生在2003年3月上旬阿克苏地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天气系统演变特点及其物理量特征,指出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短时强降水落区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高空气象资料、物理量场、GMS-5卫星数值化云图,对新疆短时强降水落区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其他方法预报新疆短时强降水落区时,其范围与实际降水区偏差较大,并且牵涉面广,不利推广;而利用物理量场和GMS-5卫星数值化云图,能够较好地预报新疆短时强降水落区,落区范围与实际强和水区偏差〈100km。  相似文献   

4.
目前预报暴雨落区的方法大都是根据和暴雨关系较密切的若干物理量的分布,圈出这些物理量条件满足的地区,来预报暴雨落区。但是这种方法所能确定的落区范围一般为1——2省,远比实际暴雨面积大,还不能满足省内分片预报的要求。本文用个例分析和统计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资料和物理量场对2010年5月28~29日夜间南宁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程进行分析,表明物理量场的演变能够预示出强降雨的落区所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98.6”广西特大强降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在中高纬度二脊一槽(倒Ω型)和稳定的南海高压组成的大环流形势,满足产生持续性大范围暴雨的基本条件,结合T106产品的物理量场资料分析,找出暴雨落区的诊断判据,用动力相似方法作暴雨落区预报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业务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3-10-09-13渭河流域出现连阴雨,其中10日关中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利用高空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学和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热力、水汽以及动力条件在连阴雨一开始时就已经具备,同时配合有一个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消过程。T213各种产品对大降水的预报能力增强,特别是物理量预报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地方性降水分片预报业务中,难度较大的是最大降水落区的预报问题。近年来,临夏州气象局利用境内14时地面中尺度天气图资料,反复进行了各类物理量计算和论证,对各类物理量分布与我州中雨以上降水分片和最大降水落区逐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中尺度流场和地形聚湿等物理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和1°×1°NCEP6小时再分析资料等.分析前汛期广西防城港市一次大暴雨过程落区与各物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强降水落区出现在850hPa切变线南侧到低空急流轴线附近;(2)暴雨区发生在850hpa水汽通量中心北侧梯度较大区域、925hpa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区东南侧附近;暴雨中心沿...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9年8月渭河流域3次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实况观测资料和EC-thin资料的中尺度分析,套用渭河流域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对每次过程的EC-thin资料预报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以及强降水落区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发现,应用中尺度概念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订正EC-thin资料的降水落区预报,EC-thin对中纬度西风带的西风槽和切变线位置预报相对比较好,但对于水汽输送通道(包括低空西南急流和东风急流)位置的预报偏西偏北;实际预报业务中,还应该关注EC-thin的物理量大值中心及其大值区演变的预报,并配合影响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之后再对降水落区进行订正;EC-thin强对流降水预报资料中,在面上雨量预报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个别站点的强降水预报应该引起预报员的关注和再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照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检验几种常用NWP产品对2008年7月5日山东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形势场预报和降水预报,并对其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与诸多物理量场的配置紧密相关;暴雨区出现在低层水汽辐合中心移动路径上,位于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接近处;暴雨区移动方向与水汽通量大值中心、△θse(500-850)负值中心长轴方向一致,水汽通量散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两者均满足时有利于强降水发生;200 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远比仅有低层辐合更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地面强降水区出现在200 hPa强辐散中心所在处.  相似文献   

12.
利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分析场资料, 对1998 年7 月23~25 日百色地区持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了暴雨发生前后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的分布与演变特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的相互配置与暴雨的关系, 指出能量锋的出现与暴雨落区的形成关系特别密切。  相似文献   

13.
蒋宗孝 《气象》1996,22(6):25-28
通过分析1994年5月1-3日闽西北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尺度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9日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俊辉  徐愫莲 《气象》2003,29(4):53-55
通过分析2002年6月8~9日汉中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表明热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前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空的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狭窄的同一地区,是产生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the heavy rain process from June 30 to July 2,1991,has been simulated by MM4.and three-dimensional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s been calculated.It is shown that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variable to reveal heavy rain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chanisms.Negative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corresponds to the Meiyu front-wind shear line system and the negative center corresponds to the heavy rain center.Negative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mainly attributes to the effects of meridional baroclinic term and convective unstable term.The former is favourable to the maintenance of zon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latter is the mechanism of the heavy rain center propagating along the rain belt.The heavy rain is contributed by the cooperative effects of conditional convective instability,baroclinic instability and upper air inertial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the heavy rain process from June 30 to July 2,1991,has been simulated by MM4.and three-dimensional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s beencalculated.It is shown that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variable to reveal heavyrain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chanisms.Negative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corresponds to the Meiyufront-wind shear line system and the negative center corresponds to the heavy rain center.Negative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mainly attributes to the effects of meridional baroclinic term and convectiveunstable term.The former is favourable to the maintenance of zon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latter is themechanism of the heavy rain center propagating along the rain belt.The heavy rain is contributed bythe cooperative effects of conditional convective instability,baroclinic instability and upper air inertial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9012号台风中尺度螺旋雨带与暴雨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9012号台风中尺度螺旋雨带结构特征及其与闽东北沿海地区特大暴雨的关系。中尺度螺旋雨带起源于不对称的台风眼壁,以脉冲形式径向向外传播,它的前方是中尺度低压,中低压的优动形式和惯性重力小相当一致。螺旋雨带受海陆和地形作用有加强趋势,在某些特殊地形作用下,降水增幅可有1-3倍。  相似文献   

18.
利用简化散度方程将压能场分布的非均匀性与散度场演化联系起来,初步揭示了暴雨和雨带活动与压能密集带相联系的物理机制。并可通过计算压能场的分布来诊断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上旬末和中旬末广东省出现了2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2次暴雨过程发生在相似的天气形势下,但暴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同。利用广东省遥测站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1月广东省2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热力和动力学特征等进行对比分,结果发现:暴雨的发生、维持和消失主要与大陆冷高压、南海低值系统密切相关,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与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区域性暴雨发生前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忠明  缪强 《气象》2000,26(10):15-18
通过对长江上游 1 2次区域性暴雨发生前数小时至十余小时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分析 ,揭示了该区域暴雨天气发生前的流场、能量场、水汽场和动力场的中尺度特征。对提高该区域暴雨天气预报质量和长江流域防洪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