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甘肃省龙首山地区芨岭铀矿区蚀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对龙首山芨岭铀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特征、分带特征以及蚀变期次进行研究,蚀变大致可分为高温钾钠混合交代阶段、区域性钾交代阶段、中低温热液钠钙交代阶段、矿化期钠交代阶段,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矿化期钠交代阶段。通过对新水井铀矿床各中段的系统取样分析表明:与正常花岗岩相比钠交代蚀变岩的Cu、Pb、Ni、Sn、V、Zr、As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W、Rb的含量明显减少;钠交代蚀变岩随着埋深增大其Na2O、SiO2、Al2O3含量减小。Fe2O3、FeO、CaO含量增加;钠交代蚀变岩具有的碱性(A型)花岗岩型稀土分配型式、富集型(La/Sm)N特点、明显的Eu亏损和重稀土显著增加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知有五种独立的铀矿近矿围岩蚀变的建造类型:中温钠交代岩和四个低温建造——钠交代岩、钾交代岩、黄铁细晶岩和热液的粘土化岩石。在研究一个元古代褶皱地区的热液铀矿床时,作者发现了一种与上述交代建造不同的近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小青山地区的钠长岩进行了初步探讨。该区的钠长岩主要受构造控制,分布于破碎带及其两侧,具有从中心到围岩的对称分带性特征。钠长岩中存在大量的交代残余结构。通过岩石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通过Q型群分析表明:该区的钠长岩化学成分复杂,且与干枚岩/板岩有一定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区的钠长岩为热液交代的产物,其被交代的原岩主要为古元古界的一套富含Si和Al的浅变质岩系。区内的铜(金)矿床与钠长岩的形成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陕西双王金矿的含金钠长铁白云石角砾岩是秦岭钠长角砾岩带中典型的含金热液角砾岩,区域上受凤镇-山阳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对钠长岩及钠长角砾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绢云母板岩-钠长石化板岩-钠长角砾岩的岩性变化中,Na2O逐渐富集而K2O逐渐贫化,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蚀变过程中有钠的代入和钾的带出;REE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说明蚀变钠长岩与围岩具有继承性。双王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经历了热水同生沉积、热液交代蚀变、液压致裂,热流体隐爆等成岩成矿方式的叠加作用。钠长角砾岩中锆石的SHRIMP年龄区间较大,423~513 Ma和808~1166 Ma是两个峰期,与南秦岭泥盆系沉积地层中的锆石峰值年龄相似;而角砾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80.1~277.5Ma,代表了隐爆角砾岩形成的时间下限。角砾岩的形成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1)晚泥盆世拉分断陷盆地时的热水沉积阶段;(2)早石炭世(342Ma)凤太盆地构造反转,深源碱性热流体上涌形成热液交代蚀变和液压致裂;(3)早二叠世碱性钠质碳酸盐流体发生浅成隐爆并形成隐爆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综上所述,双王钠长角砾岩为异时异相同位叠加,是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岩成矿特征的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5.
东草河地区地处祁连-龙首山碱交代型铀成矿带,铀矿(化)体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断裂构造多期次活动和碱交代岩的二次破碎是铀矿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岩相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东草河地区的铀矿化为碱交代型;东草河地区具备地层、构造、岩浆岩、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有利成矿条件,围绕已发现的3条矿化蚀变带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沟谷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赋存于韧-脆性剪切带内碎裂钠长石岩中的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化与钠长石化、黄铁矿化和碎裂岩化有关。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钠长石比、黄铁矿化,加里东期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的共同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金属硫化物-架状硅酸盐为主的组合类型,并伴有碳酸盐。矿床属于在韧一脆性剪切作用下,与含金量较高的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岩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重熔、交代中高温动力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甘肃龙首山地区芨岭铀矿床隐爆角砾岩发现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云杰  赵如意  武彬 《地质与勘探》2012,48(6):1101-1108
钠交代岩型铀矿是甘肃龙首山地区主要的铀成矿类型之一,研究表明该类型铀矿的含矿主岩为热液隐爆钠交代角砾岩,其分布总体上受近东西向断裂及其分支断裂控制,呈带状分布,构成不规则状的隐爆钠交代角砾岩带。在剖面上,隐爆钠交代角砾岩呈筒状或漏斗状,其控制了钠交代岩型铀矿体的分布。文章认为它是由花岗质岩浆房产生的富气富钠热液运移至压力骤减部位时,发生爆腾形成隐爆钠交代角砾岩,碳酸铀酰络合物([UO2(CO3)]4-)分解卸载成矿物质成矿,同时对围岩产生了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泥化和硅化。指出按隐爆钠交代角砾岩型找矿模式对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青山 《甘肃地质》2008,17(1):23-29
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十分发育。钠交代岩几乎全由新生的钠长石及少量新生绿泥石、方解石和粉末状赤铁矿组成。钠交代岩及其中的铀矿化与花岗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从稳定同位素资料说明,铀主要来自花岗岩,成矿热液以再平衡混合岩浆水为主。钠交代岩及其铀矿化的空间定位受NW向大断裂及其次级近EW向断裂的控制,其多期活动有利于铀矿化形成。大型特大型钠交代岩体保存较完整是形成铀矿床的必要条件之一。铀矿体有明显的扩散晕,在物化探方法配合下,寻找盲矿。  相似文献   

9.
325、326矿床钠交代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吉  刘道忠 《矿床地质》1990,9(1):63-69,62
325、326矿床是典型的钠交代型铀矿床。该矿与钠交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矿体几乎都在钠交代岩内。钠交代增大了花岗岩有效孔隙度,降低了抗压强度,成为同步构造活动的薄弱环节。钠交代形成的“海绵体”为铀的沉淀富集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空间。钠交代促使原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发生改变,使铀发生活化转移。钠交代还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低温交代岩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矿床。虽然这些交代岩赋存的地区广泛分布着岩浆岩,但它们之间没发现显著的成因联系。交代岩具特殊的压力,温度形成条件,构造也比较复杂,如交代岩的边界为渐变的,甚至在蚀变晕中尚存在被交代矿物的残留体。交代作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矿前淋滤阶段及近矿(近脉或同生)交代作用阶段。后者研究的很不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正是近矿交代作  相似文献   

11.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1,7(6):328-334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花岗岩、钠交代岩的产出条件、蚀变特征,论述了岩体中热液活动阶段划分及蚀变流体的演化。探讨了钠交代作用及其蚀变岩石对铍铀成矿所起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芨岭岩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龙首山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铀矿化信息丰富,已探明数个矿床和大量铀矿化点。在阐述芨岭岩体南带成矿地质背景、铀源条件、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断裂构造、钠交代岩以及热液蚀变对铀矿化的作用,总结了铀矿床所处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在找矿方向上,认为钠交代型是今后勘查的重点,空间上应以花岗岩与闪长岩的混染接触带、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构造破碎带以及钠交代岩发育区域为主要探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松林 《福建地质》2010,29(4):289-295
长兴金矿床主要产于长兴岩体钾长混合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交溪组变质岩中,矿体受断裂(裂隙带)控制,呈透镜状、不规则脉状分布,综合分析认为交溪组变质岩为初始矿源层,加里东期混合岩化使金在有利构造部位形成初步富集,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其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中段北缘冷龙岭铀矿带处于祁连-龙首山NW向海西碱交代热液型铀成矿带,是典型的钠交代型铀矿带。铀成矿与钠交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矿体几乎都产在钠交代岩内。矿床内钠交代岩矿物组成上的最大特点是原岩矿物大多消失,代之以红色的钠长石。钠交代使岩石有效孔隙度增大,并且降低了抗压强度,从而成为构造活动的薄弱环节。钠交代促使原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发生改变,使铀发生活化转移。在钠质交代过程中,许多铀元素的载体矿物被钠长石交代,也是使铀发生活化转移的重要因素。以上事实充分说明,钠交代不仅为铀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而且为铀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双王金矿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山阳—凤县深断裂及其两侧分布的中、上泥盆统地层中的钠长角砾岩带(体),断续长达400余公里。属构造成因,其中双王角砾岩体的形成有隐爆作用叠加。与钠长角砾岩体相伴或作为其角砾的富钠岩石,系热液渗透交代成因的钠长岩,其中毛发状金红石的多寡和不同方向的排列,较清晰地显示了原岩的残留组构 S_0、S_1和 S_2。根据双王钠长角砾岩主要胶结物成分—含铁白云石及少量钠长石,石英的氢、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以及微量矿物、元素的特征,热液来源于地壳深部,且很可能是碳酸岩岩浆热液。双王金矿属“构造—隐爆钠长角砾岩型岩浆热液金矿床”,可简称为“双王式”金矿。其成矿模式可概括为:南、北古板块的对接和挤压,形成本区的海西—印支褶皱带的紧密线状褶皱和纵向压(扭)性断裂。随后,由于华夏构造的波及,挤压变更为东西向,致使原压扭性断裂向张性转化,形成交代钠长岩—碎裂交代钠长岩—钠长角砾岩。地壳深部富钠、二氧化碳和金的气液流体上涌并胶结了上述角砾岩,形成金矿体。南侧的西坝中酸性复式岩体与金成矿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6.
朱汗青 《福建地质》2006,25(1):25-31
重点介绍了江西云山地区邓家山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邓家山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受后期北北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主要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带型。成因类型属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17.
西藏谢通门县洞嘎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洞嘎金矿床是冈底斯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惟一岩金矿床。矿体受不同的容矿空间控制,矿化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其中以构造蚀变岩型规模最大,隐爆角砾岩型品位最高。矿石H、O、S、Pb同位素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与板块俯冲诱发的岛弧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交代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地学前缘》2017,(2):95-103
胶东金矿是全球级别的大型金矿床,与世界范围内绿岩带型金矿明显不同,矿床以中生代强烈活化改造绿岩带的壳源深熔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具有地台构造活化的独特成矿特征。前人注重板块俯冲、造山作用等构造环境研究,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胶东金矿在陆内构造环境中形成。本文特别注重岩浆侵入作用及其热液交代蚀变成矿的这一特殊过程。研究开展野外观测,依据五条1∶5万长达220km的实测剖面,编制了胶东莱州—招远地区1∶25万构造蚀变岩相成矿图,并由此提出"胶东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的成矿模式。此模式认为,在东亚区域反钟向剪切构造体制下,构造应力场首先引起莫霍面的变化和起伏,形成了北东向和斜列展布的地幔隆起和凹陷。这一壳幔结构的变化控制了中生代交代重熔岩浆发育的区带。例如,胶西北莫霍面凹陷区带,发育北北东分布的玲珑杂岩体。花岗岩的成岩构造测量与分析显示,形成了"玲珑花岗杂岩核"及其岩浆穹隆构造。在胶东群等变质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叠加了区域剪切断裂破碎带,断裂破碎带的构造测量表明,它们在岩浆固结期或更晚发育了上盘下滑的正断层活动。就是在这些剪切拆离带,形成了多期次、多方向构造破碎且同步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成矿作用。在胶东西北部宽达1.5km或更宽的断裂破碎同步叠加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了巨大的"玲珑-焦家式"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这一"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模式不仅对胶东金矿成矿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指导多层次深部外围找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拉铜矿区钠长岩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变质变形与铜矿的形成,伴随前寒纪的构造运动,拉拉地区经历了NWW向的剪切变形,使钠长岩产生碎裂-糜棱岩化作用,形成碎裂结构,碎斑结构,显微眼球构造,压力影,云母鱼等,这些结构构造的形成使岩石孔隙度增加,起到找容作用,由沿近东西向主断裂侵位的辉绿辉长岩体提供的含矿流体及区域变质中产生的变质热变质热液沿钠长岩的碎裂-糜材构造充填交代,在其产生多种蚀变的同时,铜、钼、钴硫化物沉淀成矿,形成钠长岩型浸染状铜矿石或脉状-网脉状铜矿石。在金云母化较强地段,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片岩型铜矿石,因而总体上,拉拉铜矿属动力变质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20.
围岩与热液所发生的的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顾名思义碱交代作用就是钾、钠碱金属性化学物质参与交代作用。碱金属(钾、钠)带进热液蚀变岩称为碱交代岩。所以碱交代作用主要是以热液作用为主体,对金属元素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诠释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富集的驱动力。碱交代岩是竹山下铀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竹山下碱交代型铀矿床的钻孔20-1碱交代岩进行野外踏勘采集样品、室内岩相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竹山下地区碱交代作用对铀矿床的实质为钾交代作用,碱交代作用使得富铀岩石中的惰性铀成为活性铀,从而被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