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冰灾害是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利关系以及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视角,以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为指导,从基础资料获取、预警报服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害应急预案5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黄海重点海域防灾减灾、海洋管理的需求,运用GIS技术,集成南黄海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系统和风暴潮漫堤灾害评估系统,构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全方位地理信息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展示和综合集成,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水平,为江苏沿海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为沿海开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10—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数据资料,对山东省各类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并重点分析2014年山东省海洋灾害概况,论述各类海洋灾害的特点及对山东的影响概况,归纳总结出山东省海洋灾害的主要特点;同时针对近年来山东省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非工程性方面提出相关防御对策,以期促进山东省未来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是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需要各组成部门的协调一致。文章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详细分析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以及完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连江海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规范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以及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各级海洋综合减灾能力,为其他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灾害综合示范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量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需要充分了解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现状,从而科学确定未来减灾能力建设的优先领域及重点工程。首先梳理了能力评估与灾害管理阶段、能力建设优先领域、能力评估对象与建设主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共性设计与区域个性的关系;其次,通过组织部门及地方的相关减灾机构与专家开展多方参与式讨论,综合了海洋、水文、气象、民政、应急、教育及综合减灾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减灾经验,构建了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136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专家问卷(有效问卷69份)及层次分析(AHP)方法,量化了三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成果已在相关市县开展了评估试点应用,为未来在全国范围开展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理位置独特,濒江临海,易受风暴潮、海浪、咸潮、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威胁。全面做好上海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完善上海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提升沿海防灾减灾能力,文章结合上海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实际,从健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预案体系、提升海洋观测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提高海洋灾害综合应对能力以及强化海洋防灾减灾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是遭受各种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风暴潮是造成河北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灾害类型。现有的海洋监测设施布放间距较大,不能满足当前防灾减灾需求。为提升全社会海洋灾害防御意识,做好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工作,依据河北公布的风暴潮4色警戒潮位值,设计了一种集实时潮汐监测和相关气象信息为一体的警戒潮位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支撑基础、供电模块、气象及液位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转发模块、终端管理系统组成,在沿海地带建设的智能潮位监测点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且占地面积小。智能潮位监测点的设立,有效提升了河北海洋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同时可为河北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2):70-70
<正>2009年,国家海洋局进一步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有效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9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相似文献   

10.
青岛所辖海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发生,给青岛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岛市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防御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促进和保障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章给出了青岛市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基本特征等,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8~2002年海洋灾害与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4,21(2):9-13
海洋是许多自然灾害的源泉,海洋积聚和输送无比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一旦以某种突发的方式释放,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发生频率最高、海洋灾害破坏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本文总结和回顾了近5年我国海洋灾害的状况及我国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的成就,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512号超强台风"杜鹃"侵袭福建期间,厦门海洋预报台按照预案要求,开展精细化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文章首先介绍厦门海洋预报台应对"杜鹃"台风的工作情况;然后介绍在本次应对"杜鹃"台风期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重点介绍厦门市开展的精细化预警报及辅助决策服务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成效;最后对这次应急工作取得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更好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海洋灾害的发生同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紧密相关,所以海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研究需要围绕区域性发展规律开展。本研究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理论的角度,为了避免"信息壁垒、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定义了"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解析了6个特征和基础要素并提出了面向集成的以业务流为核心的"5层沙漏"模型。进而,以台湾海峡区域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的案例,论证了其实际应用的意义。最后,结合我国智慧海洋建设,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成立于1977年,2000年7月加挂广东省海洋预报台牌,持有国家颂发的《海洋环境预报甲级证书》,是国家海洋局设在广州专门从事南海及周围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评估、海洋环境评价的事业单位,其宗旨是为华南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冬季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海水结冰现象.为了不断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效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根据国家海洋局<2009年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要点>及<北海区海洋灾害应急执行预案>的有关精神,本文较详细的给出了该海域内水温变化周期及分布特征,从而使海冰预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动力灾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动力灾害(包括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等)是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破坏和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海洋动力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的国家需求。本文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在海洋动力灾害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重点针对近年来我国在海洋动力灾害数值模拟预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展望,希望给海洋防灾减灾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市级和县级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求,以GIS技术为支撑,开发海洋防灾减灾综合管理系统;详述该系统的监测监控、预报产品集成、海洋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服务、风暴潮综合研判、风暴潮漫滩漫堤三维模拟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服务6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郝婧  刘强 《海洋科学》2022,46(2):55-6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频率、强度和损失逐渐加大,台风风暴潮灾害损失的预评估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作者选用广东省1995年—2020年间的50组台风风暴潮数据进行研究,量化气候变化数据,建立台风风暴潮损失评估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建立预评估模型,分别对台...  相似文献   

19.
易晓蕾 《海洋通报》2003,22(4):55-59
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管理经验和获取的资料,在论述我国近年来赤潮发生频率及灾害状况的同时,从多视角,包括监测系统和监测手段以及赤潮科学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在赤潮管理及减灾方面开展的工作。并指出在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加强赤潮的预报和防灾、减灾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海洋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海岛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一向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地带,海岛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岛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为了保障我国海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统计资料,对影响我国海岛地区的灾害特征做了类比分析,并对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防灾减灾策略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