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MALL项目数字化地磁资料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中美合作 SMALL (中国低纬地磁台阵 )项目安装在北京地磁台 (白家疃 )和云南通海地磁台的磁通门磁力仪记录资料与磁变仪模拟记录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后 ,得出的结果表明 ,两者的日变形态、日变幅有较好的一致性 ,所选特定事件的变化幅度非常一致 ,说明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到的变化磁场的资料是真实可靠的。尽管目前磁通门磁力仪的基线值存在温度影响和离散度较大的问题 ,但随温度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 ,若能采取改进观测条件和观测方法以及缩短观测时间等措施 ,并对基线值进温度校正 ,磁通门磁力仪完全可以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的资料。而其为地震预报 ,空间环境预报 ,为日地物理 ,空间物理和地磁学的研究提供的高精度、高分辨率、连续可靠的数字化变化磁场资料是磁变仪模拟记录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将高邮地震台质子矢量磁力仪的观测数据与当地气温变化进行对比,并结合质子矢量磁力仪的观测系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子矢量磁力仪观测与气温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在日温差变化大和温度大于35℃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肇庆地磁台2019年MAG-01H(010B)型及TDJ2(E)型两套磁通门经纬仪产出的基线值观测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套仪器观测的基线值系统误差小,观测精度高,具有同等观测精度和一致的变化趋势;TDJ2(E)观测的H分量基线值受温度影响比MAG-01H(010B)的大;FGM 01型磁通门磁力仪Z分量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较大,H分量受温度影响较小,D分量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989年全国地磁台基线值的分析,表明影响基线值的因素包括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两个方面。除了通常考虑的磁变仪的温度和滑动影响外,还必须考虑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影响。分析还表明,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受温度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也是引起基线值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改进观测条件,提高观测技术才能提高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CR2—89型刃口式磁力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磁力仪,野外队广砭用来作地磁日变观测,而地震台站目前亦使用此仪器作地磁观测用来预报地震。该仪器是采用热磁合金片Ni31进行温度补偿的,也就是利用热磁合金的磁感应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急剧变化的特点来进行温度自动补偿(调节合适)。当一片热磁合金与一永久磁铁并联时,则此热磁合金片被永久磁铁感应而磁化。这个受感应而磁化的磁场与永久磁铁本身磁场的  相似文献   

6.
肇庆地磁台磁通门磁力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肇庆地磁台GM3和Flare-plus磁通门磁力仪的H、D、Z分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趋势变化、均值、方差一致性检验以及基线值分析,认为两台磁力仪的观测数据具有同等观测精度和一致的变化趋势,仅均值存在较小的差别,已达到了国内高精度地磁观测的水平.与英国产的Flare-plus磁力仪相比,国产GM3磁力仪的观测精度和稳定性部分性能已达到世界上高精度数字地磁观测仪器的水平,但仪器的总体稳定性,传感器探头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仪器零漂等指标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地震台迁往呼图壁,采用传统方法对地磁仪进行安装调试,对探头不同定向角度下日变化进行准确度标定,每个角度观测一天,持续9小时。因对仪器系统零场漂移值估计不足,探头定向角度范围偏小,建议取值范围±500 nT(约±1°),受绝对观测精度及磁通门磁力仪影响因素的制约,取100 nT作为步长较好。实验认为,定向角度与日变化准确度标定精度无明显统计关系,认为影响磁通门磁力仪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影响和仪器自身零场漂移过大。  相似文献   

8.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性能检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磁通门磁力仪广泛应用于观测地球磁场相对变化的仪器。相对于应用,仪器的性能测试不为人们所熟悉。本文针对GM4型磁通门磁力仪的噪声特性,频率特性,线性度,温度特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依据、测试方法及流程给予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分析国家地磁台网中心2009—2014年FHD磁力仪参考背景噪声数据,发现存在随季节变化,即随温度变化的现象,表明FHD仪观测受温度影响。分析认为,在环境噪声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会引起FHD仪配谐精确程度和品质因数Q值变化,使仪器选频的信噪比发生变化,从而使观测数据噪声随温度变化。要降低温度对观测数据噪声的影响,需要对仪器设计进行改进,在安装和使用时,尽量缩短FDH仪主机到探头信号线长度,且观测室建设尽量考虑保温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前地磁变化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范国华  姚同启 《地震学报》1990,12(4):434-441
1988年8月底至9月底,横跨红河断裂布设8个测点进行三分量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同步连续观测。测点分布见图1.8个测点是:昆明、玉溪、峨山、杨武、元江、墨江、思茅、景洪。昆明及玉溪测点使用MFM-3磁饱和磁力仪,其它测点使用GM-1磁饱和磁力仪。MFM-3和GM-1仪的仪器噪声水平分别为0.02nT和0.05nT,温度系数均为0.5nT/℃。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对观测的影响,观测时将仪器探头埋于地下。采取可见曲线记录仪记录地磁变化。H和D变化的记录灵敏度为1.333nT/mm,Z变化的记录灵  相似文献   

11.
地磁台网秒采样数据噪声分析及降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磁台网共有111套秒采样仪器装备在50个地磁台站以及甘肃天祝、四川西昌、重庆三峡3个磁通门台阵上,主要包括FHDZ-M15地磁总场和分量组合观测系统28套,GM4/GM3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78套,FGE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2套,GSM-19FD型磁力仪3套.  相似文献   

12.
对2007年红山地磁台GM4磁通门磁力仪、FHD质子旋进磁力仪及CZM-2核旋仪的总强度F观测数据,进行了趋势变化、均值、差值以及基线值的对比分析,认为两台数字化仪器F的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和一致的变化趋势,仅均值存在较小的差别,已达到了国内高精度地磁观测的水平.CZM-2核旋仪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仪器精度低.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人们已注意到地震与地磁变化之间的关系。但是,1950年以前,由于使用仪器的观测精度低,稳定性差,又很少考虑消除其它因素(如地磁日变化,磁暴等)的干扰,因此,这些观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五十年代以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质子磁力仪的发明,以及磁通门磁力仪、光泵磁力仪与超导磁力仪的发展与改进,为地磁场的精确测量提供了条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震磁现象的观测状况,并取得了一些较为可靠的震例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3年红山地震台地磁GM4磁通门磁力仪与FHD-2B质子矢量磁力仪产出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两套仪器分均值、日均值和基线值的变化趋势,并对仪器背景噪声做相应对比,认为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而GM4仪观测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崇州地震台安装GM4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变化中不时出现突跳、台阶等畸变现象,通过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分析,发现是围墙外车辆对GM4型磁力仪的干扰、远处大型工程机械进出或施工时产生的干扰和高压输电线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使用CJ_6型磁力仪测定磁偏角中的几个问题。认为仪器材料磁性影响、仪器置平程度好坏、望远镜聚焦位置改变,正、倒镜读数差大小、悬丝扭力大小以及磁系翻转复位率都可以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作者提出了在观测中提高磁系翻转复位率的几项措施,并对CJ_6型磁力仪的观测和仪器改进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CR2—69型刃口式磁力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磁力仪。该仪器光系特点是采用双镜筒光路折射的办法,增长焦距。即 f=300.187毫米,比“61”型磁力仪的光系焦距约提高了近一半,增长焦距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仪器的灵敏度。该仪器光系部分,它主要是采用了两块直  相似文献   

18.
《地震》1982,(6)
(一)ZZZ-1型磁力仪的研制已完成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自行研制的ZZZ-1型磁力仪,最近在武昌等地震台作试验性观测。该仪器从1979年开始设计,样机制成后,曾先后在白家疃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和滇西地震试验场进行比测和试用,结果表明,观测精度(多次观测的均方差)达到0.25伽马。 ZZZ-型磁力仪是一种高精度的自动测量核子旋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数字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江苏数字前兆观测资料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干扰及其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描述,发现地电阻率观测值在远大震前的前驱波变化、自流热水井水位与地热同震效应的同步变化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FHD磁力仪分量观测转向差的长期漂移,可避免今后应用该仪器观测资料时出现缪误。另外,苏16井井口脱气装置的改造对今后数字水化学观测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台为改善质子分量磁力仪观测质量,用国产DTZ-3型质子磁力仪和QHXC-75型仪的分量线圈装置组合成质子分量磁力仪,本文介绍了其性能的检测和观测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