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徐州市区多年实际勘测资料的分析,依据地形、地貌、地基土沉积年代、成因类型等组合特征将徐州市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研究了不同工程地质区域内不同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等工程地质特征;阐述了四个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据此对该区勘察设计及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时代、成因类型、物理力学性质,绍兴中心城区岩土层可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以地貌、岩土层性质与结构组合类型及是否存在第二硬土层、砂砾土或基岩等桩基持力层为依据,划分出1个低山丘陵区基岩岩组、1个山麓沟谷区低压缩松散岩组、1个平原区高压缩松散岩组及其4个亚组。采用"点面结合、由点到面"的定量评价方法,开展建筑地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划分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地质工作有效服务城市建设与规划,通过调查和研究对牡丹江市市区地貌类型重新进行了划分和厘定;综合对比分析钻孔和测试数据,按"时代-成因-岩性"对市区50 m深度范围岩土体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为牡丹江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分层参照准则;最后,依据地貌成因、形态及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对市区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牡丹江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5类,按形态类型可划分为7类;2)市区50 m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可划分为11个主层,30个亚层;3)市区范围内可划分出4个工程地质区和5个松散土体工程地质亚区.  相似文献   

4.
残积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其工程地质性质往往因母岩类型、地质环境及风化条件的不同差异很大。该文通过对野外资料、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等手段所获得的大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日照市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述了日照市区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分布、工程地质性质以及工程建设中残积土利用的问题。在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压缩模量(Es)、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建议值,为日照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区决定工程建筑场地的适宜性。通过对修武县岩土体岩性、结构、形成条件、力学特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将岩土介质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相似性、差异性、地貌单元、地形特征、地层岩性等因素,将本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中国工程地质图(1:4000000)》编图中岩土体类型的划分原则及表示方法。岩体类型主要是根据其成因类型、强度特征及结构类型来划分,分为建造和岩组两级。土体按粒度成分及其特征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粗粒土、细粒土及特征土三类,各类再作进一步划分。本文对各类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孙巧银  方磊  王化齐 《中国地质》2018,45(S2):56-61
本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从银川盆地1:50 000芦花台图幅区内采集的14个工程钻孔的数据信息,293个岩土样品共1 996组测试数据。主要测试土体抗剪强度、压缩模量、颗粒成分等。图幅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经钻孔揭露,纵向上岩土类型从地表至深部依次为砂砾石土、粉细砂、粉土和粉质粘土等;横向上,西部以洪积成因的砂砾石为主,东部以冲积和风积成因的粉细砂为主;整体上表现出由西向东地层时代变新,岩性颗粒由粗变细的总体特征。样品测试显示,图幅区内砂砾石、粘性土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工程地质特性较好;而图幅东部区域的风成粉细砂土因胶结差,结构较分散,易出现砂土液化现象而呈现出较差的工程地质特性。图幅区内的工程地质钻探工作施工规范,测试分析均由具备国家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得到的数据质量可靠,真实反映了该区域内地层信息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本数据集的数据和分析结论,可以为研究银川盆地的地质演化及在该区开展工程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湛江市全新世软土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性质和软土易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东芦山的岩石成因、结构构造,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该类岩石在变形特征上可视为均质弹 性各向同性体。依据边坡区岩体构造的基本特征、空间产状、原生结构面性质及分布规律,对东芦山边坡岩体工程地质岩 组和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东芦山边坡岩体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1∶5万扬中市、江都县、谏壁镇、泰州市幅区调"项目为依托,根据项目所完成钻孔岩芯资料,结合本地区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镇江扬中地区覆盖层主要是全新世中晚期长江冲、淤积形成的新近系软弱土和砂土。根据岩性组合、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地形、地貌特征,该区分为长江边滩相软土沉积区和漫滩相砂土沉积区两类。主要讨论各土层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扬中地区的工程地质适宜性及建筑施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孙巧银  李成柱  方磊 《中国地质》2019,46(S1):32-38
本数据集是作者2017年在银川盆地平罗站幅施工的14个工程地质钻孔岩心中采集的234个岩土样品,经过测试分析后所得的共2 602组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体现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颗粒成分等。图幅内第四系分布广泛,厚度大,为区内主要的工程地质岩组,且成因多样,从西到东主要包括:上更新统洪积层,岩性主要为砾石、砂砾石;全新统灵武组细砂土;全新统湖沼积层,岩性主要为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全新统风积层,岩性主要为土黄色中-细砂、粉砂。其中,全新统灵武组占据了图幅大部分区域,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砂质粘土等。钻孔揭示,银川平原区地层纵向上以河湖相细砂、粉砂为主,夹粉质粘土,局部钻孔含卵砾石层。样品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图幅区内碎石土、冲积砂土、粘性土具较高的抗剪强度,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而图幅西北部砂岩、泥岩由于中等到强风化程度,且有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湖沼积成因的淤泥、砂质粘土及粉砂工程地质性质亦较差。本次图幅区内的工程地质钻探工作施工规范,测试分析均由具备国家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得到的数据质量可靠,真实反映了该区域内地层信息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地区各沉积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等特征,将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组、九个工程地质层和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三个工程地质组,分别为三期河口三角洲退序列沉积层所组成。第一工程地质组:全新世后期(Q_3~4)近代长江河口三角洲海退序列沉积层工程地质组。顶底板埋深:0—25米。  相似文献   

13.
调查区位于两岛之间狭长的水道,包括海区和陆区部分。中生代火山岩发育;海区则形成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其岩土类型复杂,而且多数土层中含砾石量较大。通过海洋物探方法和地质钻探施工,基本揭示了本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层结构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着重介绍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从定向钻适宜性的角度将调查区分为三区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区地基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较一面收集广州市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貌、岩土体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市区建筑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类和8个地段。对各个类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作了论述:结合广州市地基特点,对市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几种主要地基基础形式。进行了专门评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研究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论述了各类岩土体工程地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测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四个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了测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这些工程地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昆  张四和 《云南地质》2013,(4):457-462
糯扎渡水电站坝址区主要分布花岗岩,研究、认识花岗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合理选择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大坝安全和经济十分重要.大量地质勘察及试验研究,对坝址区花岗岩体的成因、分布,及岩体质量等做出科学评价,提出合理且符合实际的力学参数指标建议值,为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鹰厦铁路K339滑坡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基础上,详细描述了滑坡形态、地形地貌、岩土类型与地层岩性、岩土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等工程地质特征,并对滑坡形成条件与成因进行探讨。选择了5个剖面,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正常工况和暴雨条件下的滑坡推力,其值均大于零,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滑坡体的特征,提出了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煤系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金山矿区3煤覆岩及底板工程地质性质类型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用K-S法进行的概率分布类型拟合检验表明,各指标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另外,还对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关联性及各向异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煤矿工程地质可靠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北岸土体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研究区工程地质层划分标准尚不统一,不利于工程地质资料的交流和资料的社会化利用。为提高研究区工程地质资料的通用性,结合研究区11个1∶50000标准图幅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以100m以浅的土体为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对象,考虑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土体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研究区基本地层结构层序和编码,将研究区土体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组和21个工程地质层。通过工程地质层组的建立,找出了大区域工程钻孔土层的对应关系,使区域地层资料对比分析成为可能,有助于地质模型的概化和抓住工程地质问题。采用物理力学参数离散性、绘制的地质剖面和三维型分析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的合理性,证实了层组划分结果合理正确。通过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找出了2个软弱敏感层和4个优势持力层。本文的成果对长江北岸三角洲地区的工程勘察、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