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李菊  崔东文  袁树堂 《水文》2018,38(4):40-47
为客观衡量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正态云模型引入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建立足球联赛竞争算法-投影寻踪-正态云评价模型,以云南省各州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从水资源等系统遴选20个指标构建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资源短缺风险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在分级标准阈值间随机内插样本构造投影寻踪优化目标函数,利用足球联赛竞争算法、粒子群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投影寻踪目标函数并进行比较,并通过足球联赛竞争算法-投影寻踪法给出各指标权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计算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的分级确定度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投影寻踪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结果表明:足球联赛竞争算法寻优精度高于粒子群算法等3种算法。昆明市、怒江州和迪庆州水资源风险评价为低风险;玉溪市、保山市、文山州和德宏州评价为较低风险;曲靖市、昭通市、普洱市、临沧市和红河州评价为中等风险;其余州市评价为较高风险,评价结果与投影寻踪法、模糊评价法基本一致。足球联赛竞争算法-投影寻踪-正态云评价模型兼具模糊性和随机性,既能反映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分级的定性概念,又可反映隶属程度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海良 《地下水》2019,(1):158-159,228
本文基于综合指数法详细分析辽宁省各区域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状况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协调发展状况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结果可看出:辽宁省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在0. 605 8~0. 768 1范围,该区域整体协调水平不高。从远期看,应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应加快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的区域加快实施外流域调水设施、促进节水设施的推广并提升污水的回收利用。以期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建设水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东  王殿武  李松  唐雷彬 《水文》2011,31(1):76-80
通过典型区域现场实验测算、代表性灌区实测及用水量调查平衡分析测算3种方法得出辽宁省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0.59,为科学评价辽宁省农业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解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宝华  郭纯一  高世斌  王健 《地下水》2008,30(1):109-111
分析了辽宁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程度,探讨了辽宁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总结出辽宁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辽宁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水库、蓄滞洪区以及河渠槽蓄等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其防洪风险产生方面的特征,针对形成区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的各子区及各利用措施的风险项,采用风险等级与风险度相综合的方法加以评估.依据子区和利用措施风险项与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总风险的结构关系,运用模糊评价原理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价模糊特征的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结构及其求解步骤,给出了风险等级与风险度的模糊合成计算方法以及各风险项考虑主客观因素的权重确定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水系的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为例,计算了该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综合风险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文模型的乌裕尔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夏清  章光新 《水文》2015,35(2):49-52
基于水文模型的流域水资源评价可以为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改善水资源管理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以乌裕尔河流域为例,利用研究区已建立的SWAT模型进行流域水资源评价,并分析了流域蓝水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绿水资源量在乌裕尔河流域水资源量中占得较大比重,对维持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把绿水资源量评估纳入到传统水资源评估体系中,并对传统的水资源管理进行革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及时评估该区域的资源和环境限制性要素,对评价区域可持续性、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对资源和环境限制性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研究工作还比较缺乏,基于景观可持续科学概念框架,评估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限制性要素。选择了地形、地质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气环境5种限制性要素,利用单要素评价法和多要素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地区资源和环境限制性要素以及区域本底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大气严重污染区和耕地优先保护区。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北部地形限制性较高,中部地质环境限制性和水资源限制性较高,而南部以土地资源限制性和大气环境限制性为主。同时,水资源是该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2010年,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区中,人口总量为3 959.27万,城镇人口比例为76.90%,国内生产总值为24 555.66亿元,均高于其他区域。在当前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从强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限制性要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利用优化工作,保持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指标体系,选取16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2004~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2005~2007年下降较为缓慢,2009~2011年下降较为明显,综合评价指数从1.0273上升至2.6919。影响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与工业生产、人口、水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等三大方面。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高,且以后利用的发展潜力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体现评价过程中各子区域对整个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的定量影响,提出了基于联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评价方法。分别构建水资源总量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第二产业GDP 3对匹配关系的洛伦兹曲线,计算基于纵向距离的评价样本值;应用集对分析理论计算样本值联系数并确定均衡等级,同时与基尼系数法对比。安徽省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2018年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水资源总量—第二产业GDP均总体呈现空间不均衡状态;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的均衡程度有所改善,而水资源总量—第二产业GDP均衡形势仍较为严峻,亟需改善。该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地区天然水资源缺乏,多数乡镇行政区域未开展过专门的水资源评价工作,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性差,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水资源供应主要依靠地下水,存在水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低、开发利用理念和设施落后等问题,具备北方城镇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的典型性。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形势下,本文以潭柘寺镇为例,开展了水资源调查、评价和需水预测工作,该镇可利用水资源量80×104m3,2015年的需水量310×104m3,水资源严重短缺。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和缺水问题,文章提出了外调水源、再生水利用、内部挖潜的策略,为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为乡镇区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4)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永德 《地下水》2009,31(1):101-102
通过对营口市水资源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全面反映了营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表明营口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污染严重,面临较大的水资源压力,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解决废污水处理问题、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等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趋势预测和用水定额法对北京市的用水情况进行了预测,采用皮尔逊水文频率曲线模拟了中长期不同降水的经验概率,计算南水北调进京后的水资源短缺量和风险变化。研究表明:南水北调进京后,正常年能够保证北京用水;在枯水年可降低缺水比例60%以上,在平水年降低缺水比例40%以上,在丰水年缺水比例降低至零,且随时间推移南水北调工程对缺水比例降低的效果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北京市2015~2030年水资源短缺风险由70%~80%降低到26%~36%,降低了40%以上,且随着时间推移,南水北调工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降低作用将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5)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岱岳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区域内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可以为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水资源复合系统和安全预警内涵与特征,分别从警源、警情、警兆三个方面建立了水资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辽宁省水资源概况划分了各指标警界。然后对各指标利用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法进行多层次的分解,利用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和归一化综合量化方法,最终得到了区域水资源安全总的隶属级别。依据辽宁省2010~2015年各指标数据,对2016~2018年的预警指标值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对2010~2018年的突变级数值采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预测警度与阈值,从而在时间湿度上准确把握辽宁省水资源安全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省三次水资源量评价差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李其江 《水文》2019,39(4):57-62
水资源调查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论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基础工作。总结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继承前两次青海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础,改进了评价方法,丰富以往评价内容。对三次评价过程中的主要差异问题进行梳理,针对西北地区资料条件普遍较差及省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评价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3)
本溪市位于我国辽宁省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属暴雨洪水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通过分析历年来本溪洪水发生情况,总结当前本溪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防火减灾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水文监测技术,注重优秀水文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水资源环境的监管,从而在区域内建立完善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体系,为防洪减灾奠定充分的基础环境。期望对其他区域防洪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周斌 《地下水》2012,(2):42-44
甘肃省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省份,主要城市多依河流分布。城市的工农业及生活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资源。随经济的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的消耗,省内主要城市的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省内的主要城市的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现象进行了分析,目的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程瑶  孙倩  马建琴  邱林 《水文》2008,28(1):28-31
针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结合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灵活、算法简练的优点,本文提出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评价指标序列,并和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构建训练样本,基于模糊CP网络结构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操作性强,模型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20.
马宇  王淑伟 《地下水》2013,(6):128-129
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市级行政区划分为辽东、辽中、辽西北三部分区域,进行用水指标的现状分析,其中包括(居民生活、农业灌溉、生产用水和万元GDP用水指标)。并提出解决区域用水指标不均的建议,为我省各行业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