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发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令,为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十三五"地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  相似文献   

2.
刘嘉麒  张斌  孙智浩  叶张煌 《地质学报》2022,96(5):1582-1598
在已知的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中几乎都发现有火山。火山作用贯穿于地球及其他星球的整个时空,在它们形成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星球的灵魂。地球系统科学和深空、深地、深海探测是当今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这些重大基础理论和战略需求的研究都离不开火山,无论是上天、入地、下海都要面对火山。火山是探索深地、深海的窗口,是通往宇宙的桥梁。目前人类能探知的地下深度仅约12 km,且只有一个点,而火山却能把数十千米,乃至几百千米深的物质带到地表,覆盖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大部分表面,这些火山产物是反演星球内部物质组成、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抓手,对揭示行星差异演化和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火山作用对气候、环境、资源、生物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是构建地球系统科学的天然纽带,加强火山研究是大科学需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正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安徽省地质学会推荐的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成为我省4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之一。朱恒银扎根地质一线四十余年,他率领团队攻克了定向钻探技术难关,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他主持、参加了10余项国家、  相似文献   

4.
1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国际地球科学正在登上系统科学的新高度,从学科细分走向整合集成,从现象描述走向机理探索。上海7年前开始的"地球系统大会"系列,就是要在中国搭建学科交叉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推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于2016年7月4~6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外156个单位的一千余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单位16个。大会共设26个专题,收到770篇论文摘要。会议共安排670个报告,其中354个口头报告,316个展板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打造中国的"CGU"会议,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专家委员会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于2014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会议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得到海内外同行的热烈响应,对会议专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设置6个主题、19个专题。超越专题范围的内容,可以列入第七主题。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  相似文献   

9.
正以地球科学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学术盛会始于2010年,由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倡议发起,旨在促进横跨圈层、穿越时空的研讨,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学与文化结合。"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于2021年7月7日至10日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上海富悦大酒店隆重召开。作为本届大会有机组成部分的"河口海岸地质资源暨长三角青年地球科学"圆桌论坛在7月9日举办,  相似文献   

10.
基于岩(矿)石物性参数和矿床成因类型建立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在深部找矿预测中出现了多解性的问题,急需找到地球物理方法能够高精度识别的地质体目标。多年的找矿实践表明,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带就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业已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目前,大比例尺的矿区地球物理勘查工作较多,而中比例尺的矿田地球物理研究比较薄弱,且两者均缺乏分层次的战略指导。为了建立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带的地球物理判别标志,需要厘清地质与地球物理的复杂时间-空间关系,加强地质力学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联系。文章提出分层次处理和解释地球物理信息的思路,即根据研究区构造形迹的"米字型"结构特征和构造体系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从矿田、矿床2个层次解析不同尺度-维度的地球物理勘查资料,提取构造变形岩相带信息。具体操作流程为先在矿田范围内布置面积性物探,解译"米字型"断裂构造系统,选定张性和张扭性含矿断裂构造,预测找矿方向;再在含矿断裂带布置大深度物探剖面,分析剥蚀程度和埋藏深度,结合化探信息圈定找矿靶区位置。文中以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田为例,介绍该方法的找矿应用效果。首先从矿田地球物理资料中解译出新华夏构造体系"米字型"分布的构造形迹,然后在2个矿区内确认了北北西和北西西走向的构造变形岩相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带,且两者之间存在时空上的先后关系,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国土资源部确立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土地工程科技等四位一体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禹启仁 《地质论评》2012,58(1):105-105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贡献,根据中国地质学会评选"青年地质科技奖"条例规定,经青年地质科技奖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第38届理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为了对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国地球科学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开展多层次分析,通过构建地球科学发展态势“宏观—中观—微观”定量研究框架,从产出规模、合作网络、研究主题、主题热度和国际影响力等多维角度开展基于文献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2012年以来全球地球科学保持着较为活跃和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中国在产出规模、发文机构、合作网络、高被引论文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于国内外地球科学战略计划与定量研究结论,从学科战略系统规划、国际深度科技合作、国际前沿科学计划主导、学科领域数据中心建设、新技术工具再研发和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几方面出发,提出未来中国地球科学发展应加大中长期学科战略研究与系统规划、促进高水平国际深度科技合作与交流、策划发起中国领导国际前沿科学计划等。  相似文献   

14.
《地质论评》2016,62(6):62061378-62061378
正有"地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于8月29日至9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交流展示最新地球科学成果,共襄地球科学盛举。为了提高我国地质科技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做好最近5年中国地勘行业地质成果展示;组织好我国地质科学家参加大会的学术交流,经国土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地质学正在发展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特别是与国土资源管理职能息息相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地球科学发展和资源环境战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将粮食安全、水资源和油气资源问题列为直接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将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了世界海洋科技强国一流科研机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海洋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机构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并对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要聚焦最紧迫、最真实的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事关我国海洋核心利益的重点方向进行战略布局,以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全国及世界重要意义的"地球特大漏斗"、"中国最大的石海"和"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等景观。采用SWOT分析法,对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宜的旅游产品营销战略,以改进其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地球学报》2015,36(4):402-402
<正>2015年6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一个机构、两个牌子、三大职能、四大目标、五大任务、五个研究室"的基本架构。一个机构是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非法人机构。机构的成立,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展"深部探测"事业提供组织保障。两个牌子: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球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分别定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深部地质调查的业务支撑单位和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安排了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的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大会报告包括“环境物探发展战略”、“固体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石油物探发展现状”、“论中国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问题”等报告。会议分14个专题,在14个会场同时进行学术报告: (1)计算地球物理:主要涉及波动理论及反演、地球物理新方法、震源机制和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 (2)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论文主要涉及到磁层混沌动力学、图像动力学、地震模型分维分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序言     
2005年主题为“地球物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国地球物理年会在长春召开,这是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科乃至吉林省地球物理界的光荣。这次盛会将为地球物理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绝好的献计献策的机会,是地球物理界交流感情和交流研究学习心得的机会,也是促进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地球物理与国家建设和发展越来越紧密,并从传统的服务领域如能源、矿产及工程与环境,逐渐渗透到农业、工业以及国防各个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不仅如此,从国家“十五”规划和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内容中,都能体现出地球物理的内容和贡献,而且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紧贴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上世纪陈寅恪先生说过,研究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时代而不同。在上世纪初,所谓的“大处”应该是开启民智、振兴中华;而今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处”应该是中华民族如何为世界做更大的贡献。今天的中国地球物理也应该着眼世界,并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吉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科要逐渐建立“从大处着眼”的战略,并“从小处着手”扎扎实实地工作。这本论文集,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中青年学子扎扎实实研究和学习的成果。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