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启福 《气象》1983,9(1):30-31
电接风向风速计(简称电接风)是台站普遍使用的一种仪器。它常易出故障,且各台站大部不能就地检修。我们研制了DJ—1型电接风多功能检查仪,利用它可以进行风速发电机的检查,风向接触器的检查,瞬时风速指示系统的检查,风速表内接点与接触状况的检查,自记钟内接点与接触时间的检查,风速记录机构的检查与调试,风向记录机构与风向划线的调试。经内蒙古气象学会、内蒙古气象局科教处、业务处、供应站的联合鉴定,认为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气象台站上,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SL型遥测雨量计,由于此二种仪器的结构原因,在使用中故障较多。为了使仪器能正常运转,保证记录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达到小修不出站,中修不出地区的目的。我们制作了一个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SL型遥测雨量计综合检查仪。本仪器置有自动检查和手动检查,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之特点,便于各台站仪器检修人员的制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永青 《气象》1988,14(7):56-56
一、引言 由于电接风仪器的故障,使台站风的自记记录中断,造成缺测。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电接风故障检查调试仪。经实际使用证明:能通过人工转换或调节,对电接风仪的感应器、指示器和记录器进行故障检查和调试,保证了地面风记录满足三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接风故障检测与修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电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使电接风故障率较高。在各种介绍检修电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都有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对电缆故障也有少量介绍.但对于一些远离盟市的艰苦台站来说,学过电接风仪器故障排除的维修人员很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走了许多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5.
电接风常见的故障和检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接风向风速计 (以下简称为“电接风” )用于记录风的行程 ,并每隔两分半钟记录一次瞬时风向。记录纸经过整理后 ,可得出任意十分钟的平均风速及其相应风向。它由感应器、指示器和记录器三部分组成 ,感应器安装在室外的杆子上 ,指示器和记录器则置于室内 ,并通过一根十二线电缆、二十线电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接风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环保、机场、航海等部门。现时 ,电接风是气象台站的主要观测仪器之一 ,每年撤换仪器的主要任务 ,检修台站有问题的电接风。现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检修方法供台站参考。1 故障现象 :瞬时风速无指示…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站电接风指示器中风向灯泡时明时灭,同时风向自记记录有漏跳现象。经认真查找原因,发现是感应器内风向方位块太脏造成的。清洁了方位块,仪器恢复了正常。应及时清洁电接风方位块@李英敏$漯河市气象局...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气象仪器正常工作,保证气象记录的准确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就仪器的维护作了很多具体规定,如电接风及各类自记钟,要求一年清洗维护一次。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有的站使部分仪器长期工作而不维护,是不乏其例的。下面就渭源站一次电接风仪器故障及其对记录的影响,看平时维护仪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自记钟是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及电接风记录器等气象用自记仪器上使用的重要配套部件.在检定修理的实践中发现,机械自记钟在台站使用中损坏率较高,如发条断、摆尖断及需要更换零配件等.由于目前市场上机械自记钟零配件货源紧缺,致使修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擒纵器部分,修理难度更大.石英自记钟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石英自记钟不仅损环率比机械自记钟低,而且精度也比机械自记钟高,所以在实践中深受检定人员和台站观测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自记钟是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及电接风记录器等气象用自记仪器上使用的重要配套部件。在检定修理的实践中发现,机械自记钟在台站使用中损坏率较高,如发条断、摆尖断及需要更换零配件等。由于目前市场上机械自记钟零配件货源紧缺,致使修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擒纵器部分,修理难度更大。石英自记钟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石英自记钟不仅损环率比机械自记钟低,而且精度也比机械自记钟高,所以在实践中深受检定人员和台站观测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为依据,结合人工整理风向自记纸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EL型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数字化风向识别方法。文中对识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包含风自记纸扫描图形的数字化精度和扫描分辨率、风向迹线自动跟踪提取、风向判断、人机交互等,并利用11个台站100张风自记纸对基于该识别方法研发的数字化软件进行了测试,风向识别正确率达97. 2%,表明该风向识别方法可以应用到EL型电接风自记纸数字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区各台站的仓库里都存放着一些废旧的气压表和压、温、湿自记仪(据估算各项自记仪均有一百台)。这两年,检修所地面组的同志,在完成台站仪器检修任务的基础上,对一些废旧的压、温、湿自记仪,气压表进行了拆、拼、修理的尝试,修  相似文献   

12.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现有台站普遍使用的测风仪器,其主要有感应器、指示器及记录器组成。其测值的精确性对风记录资料的“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按省局检定所的要求我们对本市各台、站现用和备份的EL型电接风仪进行了检定。经检定,本人认为在使用中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13.
“电接风”是气象部门不可缺少的气象仪器.它能自动记录每分钟的风向风速资料。目前台站使用的电接风都是70年代的气象仪器,在供电方面有它的缺点。本文谈谈改进后电接风交直流供电方式.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要素,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给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各地气象台站都要定时地对云、能见度、各种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日照、蒸发、地温等等进行观测。 要使台站的观测记录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要求各级台站所使用的气象仪器要有足够的准确度,以满足使用上的需要。而目前各气象台站所使用的气象仪器如:水银、酒精温度表、水银气压表、压、温、湿、雨量自记仪器、电接风等,在制造时由于受客观  相似文献   

15.
电接风向风速计在台站普遍使用以后,受到广大气象员的欢迎和好评。仪器反应迅速、正确,减轻了劳动,提高了观测时效。 我省各台站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普遍反映风速记录偏小。我们遵照毛主席“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的教导,组织人员从1973年2月起,去各台站进行调查研究。拆洗检修有故障的仪器。用JE—1型风速仪测定器测定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速部分,共测定80多套,测定点为2、5、10、15、20、25、30、40八个。测定结果:<15米/秒的平均误差为偏小1米/秒,>15米/秒的平均误差为偏小1.5米/秒,最大误差偏小11  相似文献   

16.
王金钊 《气象》1975,1(2):30-31
电接风向风速计说明书的检修部分比较详尽,台站检修人员领会了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按其中所讲的检修办法,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为使检修人员更好地掌握检修技术,我们编了四种主要常见故障的检修程序表,供在检修工作中参考。(编者注:因篇幅关系,检修程序表将在下期刊登)。程序表的内容,和说明书中常见故障及检修办  相似文献   

17.
电接风中自记钟的原动系、齿轮系、传动系、擒纵机构与压、温、湿自记钟基本相同.因此,其钟机出现故障也都大同小异.在日常工作中,除电接风自记钟钟机内本身的毛病外,其特殊的结构部份出现故障影响钟筒走时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本文仅就电接风自记钟的特殊结构部份所容易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进行讨论. 一、钟机接点簧片部件结构:在钟机内第三轮轴上,装有一个双凸轮,与之相配的有一组簧片,其结构和风速表里的电接机构相同.双凸轮转一圈为五分钟,它有两个低点、两个高点,故每两分半簧片电接一次.  相似文献   

18.
要做到熟练地修好一台电接风向风速计,及时、准确地排除每一个故障,首先要掌握好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各部位线路图.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找到仪器故障出现的部位以及需要撤换的元件.在检修电接风向风速计时,一般来说,应先从电源检查开始,当接通电源后,发现整机不工作,指示灯不亮,则说明该仪器电源有问题,变压器烧坏,保险丝熔断,或电源插头松动、断线、接触不良等造成. 检修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谈几个方面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气象观测要素中,风要素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为保障记录的完整和真实准确,日常对测风仪器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实际工作中对电接风向感应器维护的体会略述一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目前使用的人工站测风仪器中,大多是电接式风向风速计,少数台站也有使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的。本文主要分析电接式风向风速计常见故障的诊断、维修和防护。  相似文献   

20.
唐思宇 《气象》1976,2(9):40-40
去年6月9日19时37分,电接风自记仪器风速笔尖突然划平线,一时检修不好。资料怎么办?汛期服务怎么办?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锻炼的气象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气象工作是保护人民的,首先是保护劳动人民的。为了确保澧水大堤上几万防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