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捷 《山地学报》2004,22(5):619-624
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宜人,独具开发潜质。在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明确指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思路,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区具体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石人山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人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正上于初步开发阶段,作者详细阐述了石人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优势,分析了石人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优先开发重点景区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区域系统是开放系统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开发实例,分析了开发是开放性的,以此为根据,对开发西北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西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江流域开发治理的管理与组织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江流域开发在大西南开发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区域利益摩擦是西江流域开发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一个科学、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组织保证。在对目前西江流域的开发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开发的目标模式,即以流域为单元的一体化管理;借鉴国外流域开发管理的有益经验,提出了西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构想--建立经济实体性质的全流域企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结合开发的可喜形势,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阐述了今后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提出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区域经济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满 《热带地理》1996,16(2):160-166
本文在分析湖南经济布局的现状基础上,根据“据点开发,轴线开发,网络开发三阶段”理论,提出了湖南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发展极,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文章认为,对各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近期应选择湘东产业带,环洞庭湖经济发展圈和长株潭经济发展圈为重点开发地域。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业是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西部边境省区普遍拥有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的资源条件,具备形成优势产业的基本条件。本文客观分析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开发模式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分析基于GIS,RS和地学模型集成的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目标,结合实际系统的开发,提出了系统开发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并探讨系统开发的方向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黄河中游第四期式点流域-庄浪县榆林沟家业资源开发市场经济转化的条件及资源开发现状,阐述了今后家业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担子同加经农业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空间竞争是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重视的现象。在对连云港、日照两市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和开发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旅游发展的诱发因素,明确了该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连云港旅游开发应实施一体化战略:即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旅游文化开发与城市形象定位的一体化,旅游产业化与城市经济现代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论证了经济区资源开发模式及开发战略,并就经济蛆内各区域非平衡开发及开发时序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淮阴市湖泊水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今后发展目标,为进一步规划开发提供决策参考。全文根据考察资料,论证了湖泊水产资源的特点与潜力,开发水产条件优越,对照资源总量和利用方式,分析了现状与问题,揭示资源利用亟待深化;立足淮阴和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探讨了开发方向,途径和战略目标,开发效益明显;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澧水中下游地区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澧水中下游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从开发条件评价入手,重点分析了该区的区位特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综合开发方向的选择、分区开发重点的布置以及开发措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文章在介绍了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两个基本名词后,阐述了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及其特点。然后。从旅游价值的角度,对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将其分为科学价值主导型、美学观赏主导型及主导性不明显型共3个类别。之后,文章从旅游的开发定位、开发原则及其开发策略几个方面,对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和实质入手,对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基础和潜力,途径和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甘肃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湄公河多目标协同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流域的整体性论述了世界第六大河、亚洲跨国最多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基本特性,对澜沧江中下游段多目标梯级水利枢纽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中近期多国协同开发的优选项目.论证了中老缅泰“黄金四角”次区域合作,必须以开发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工程为前提,同时加快中老泰、中缅泰陆上通过、航空港建设,兼论了旅游网络工程、防洪灌溉工程、经济走廊工程等多目标巨系统的国际协同开发问题,提出了“平等协商,友好合作,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协同开发,资源共享,经济互补,利益兼顾,共同繁荣”的开发原则,充分调动流域国及国际组织力量,把澜沧江—湄公河作为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典范,进行跨世纪开发。  相似文献   

17.
西江流域开发的战略地位及其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湘满 《热带地理》2002,22(3):219-221,226
西江流域开发在大西南开发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西南区域经济开发的增长轴;西南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南中国西电东输的开发基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矛盾导致流域开发整体效益的下降,不利于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制度创新。针对西江流域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建立具有最高决策权的西江流域开发协高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韶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优势极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基本属于浅表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严重缺乏旅游精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文章在简要分析韶关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论证了经济区资源开发模式及开发战略,并就经济蛆内各区域非平衡开发时序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有关措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以宁夏黄河干流流域开发为例,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PRED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