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南亚巨型锡矿带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巨型锡矿带的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该矿带普遍锡钨共生或伴生,原生锡矿的勘查、开发、研究程度一般比较低,因此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勘查开发锡矿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华南是我国战略性矿产钨锡的主产地,且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附近常发育Li、Rb、Be、Nb、Ta等稀有金属矿床,但对这两类矿床的成因联系并不清楚。通过收集整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研究资料,对稀有金属矿和钨锡矿的成因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到这两类矿床具有区域-矿田-矿床-矿物多尺度的空间相关性,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相近性,且成矿主要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有关。两者之间“偶极”式分布样式为利用华南极为丰富的钨锡矿床勘探及研究成果寻找稀有金属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桂”砂锡矿,早在“青铜时代”已被发现、开发利用。1927年,广西省政府建设厅富贺钟矿务管理处组织矿产探测,次年估算有锡矿物储量152万吨,1954年以来,以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204队为主,开展大量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至1992年底,先后发现和探明大、中型钨锡矿床9处,为广西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宝坛锡矿位于桂北九万山区,矿床在一个古纬向构造带中,是我国少有的成矿时代较老的锡矿床之一。矿区经广西第九地质队,第七地质队多年勘查工作,探明大型锡矿床一处,中型矿床两处,小型矿床及矿点多处,锡矿远景还不断在扩大。 矿区自进行锡矿勘查工作以来,地质队和科研单位就已结合找矿工作进行了大量专题研究,提交了多份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中、以1979年广西第九地质队的“广西罗城宝坛锡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划报告”,1984年广西第七地质队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  相似文献   

6.
1934年在栗木牛栏坪首先发现黑钨矿石,1937年2月在栗木狗卯岭钨矿脉中发现有锡石,经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调查,估算有钨、锡矿储量。1954年以来,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04、274队开展勘查工作,于1958年发现未知名的黑色板状矿物,1959年9月从炼锡炉渣中提取出钽铍混合氧化物,1969年生产出钽、铌产品,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邀游太空作出重要贡献。截止1989年底,探明大、中型钨锡稀有金属矿床6处。  相似文献   

7.
正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25千米处,属超大型矿床,以钨、锡、铋、钼为主,并伴生丰富的萤石、铜、铅、锌、硫、铁、金、银,以及铍、铌、钽等多种矿产。累计探明储量:钨70.13万吨、锡48万吨、铋26.58万吨、钼11.8万吨,以及铍、银、金、铜、硫、铌、钽等伴生储量。矿区地处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中心地段,位于湘南千里山花岗岩体东南缘与泥盆系碳酸盐岩层接触带。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和泥盆系。震旦系分布于矿区东侧,主要为  相似文献   

8.
湖南上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面积约2700 km~2,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露有塔山岩体、大义山岩体和上堡岩体,构成了塔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综合研究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的特征,预先建立了"黄沙坪式"矽卡岩型铅锌银铜矿矿床模式、"柿竹园式"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矿床模式和"瑶岗仙式"石英脉型钨锡矿矿床模式。在上堡地区的找矿过程中,运用预先建立的矿床模式对石枕头铅锌矿、田木冲钨锡多金属矿和刘家锑铅多金属矿等矿床(点)的找矿工作进行指导,并通过具体的找矿实践,不断检验和修正矿床模式,使之更符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收到了比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湘南地区不同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溶液、成矿温度、围岩性质及围岩蚀变作用等因素有差异,因此产在不同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中的锡石,除了锡石的物理性质有差异外,锡石的化学成份也有差异变化,且是有规律的。产在岩浆晚期分异交代作用生成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花岗岩型(含锡石)铌钽矿床及岩浆期后由热液交代作用生成的钠长石化及钠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岗岩构造蚀变带型锡矿床中的锡石,锡石主成份SnO_2的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在95%左右,个别的低至91%左右,而杂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在4.5%左右,个别的高至8.0%左右;产在云英岩型钨锡矿床中的锡石,锡石主成分SnO_2的含量平均在97.5%左右,杂质的平均含量在1.5%左右。产在矽卡岩(包括网脉状大理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及裂隙充填型锡石硫化物矿床中的锡石,锡石的主成份SnO_2的含量最高平均在99.0%左右,杂质的含量最低,一般≤1.0%。  相似文献   

10.
通过矿山实地调查、收集并研究湖南省现有的萤石地质资料后可知,至2017年底,湖南省已发现萤石矿床44处;累计查明储量16911.3203万吨,保有储量12471.1834万吨;保有资源量大,位居全国第一;但开发利用率很低,仅为26.26%。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和矽卡岩型钨锡矿床伴生萤石矿。成矿时代集中在燕山期,且主要为燕山晚期。湖南省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主攻类型应以热液充填型单一萤石矿为主;找矿重点应是湘东、湘南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地壳中元素和矿化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个普遍规律。从超大型矿床→大型矿床→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或高异常点)的分布,是近似于从有限稀硫分布逼近无穷多且无限稀硫分布。因此可以把矿床的分布看成是随机康托集(Cantordust)在空间上的分布。浙江中生代热液萤石、银、铅锌矿床的分形丛集分布存在于两个尺度范围内,分形丛集的分维数为0.196~0.40(1~20km)和1.161~1.219(20~750km)。矿床的频度—大小分布也是分形的,其储量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为:萤石(中国)D=2.13;萤石(浙江)D=2.34;银(浙江)D=1.63;铅锌(浙江)D=2.27;钨(中国)D=2.16;铜(世界)D=2.55。我们认为,矿床储量的分形分布,对于各种标度的成矿作用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特征。根据矿床的频度—大小分形关系,有可能对一地区大于某一指定储量的潜在矿床数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火山岩成矿带,已发现众多金(银)矿床(点),它们在空间上往往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在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内围绕岩浆热中心相对集中,并与有色金属在矿田范围内伴生。研究证明,金(银)及有色金属矿床是同一火山—侵入旋回过程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笔者将这种在同一火山—侵入旋回间,围绕同一个岩浆热中心,在不同深度和水平距离内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成因联系的金(银)和有色金属矿床的总和称为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本文在此概念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浙江中生代陆线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
论栾川南泥湖钼(钨)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区域地质情况②,通过对区内钼(钨)矿田各矿床(点)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近几年大量的实际开采情况,运用本区的钼(钨)成矿地质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黄背岭—竹园沟一带与钼(钨)矿化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深入探讨了区内钼(钨)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系列和成矿机制,对中鱼库—竹园沟和黄背岭—榆木沟西洼一带的成矿有利地段,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结合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为区内寻找同类矿床,扩大钼(钨)资源前景储量和普查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众多已知的矿床实例,说明元古宙不仅是重要的成矿时代,而且成为显生宙成矿的重要矿源层。“元古界矿源层”的概念可以把成矿作用的演化与大陆壳的演化联系起来,指出大地构造背景与成矿作用形式的内在联系。作者还对元古界矿源层的形成给予了概略论述。作者指出,“元古界矿源层”概念将会开拓通过区域基底地球化学背景的研究,进行了有效成矿预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产钨大国,拥有全球60%以上的钨资源量,其中白钨矿资源的储量和开采量均长期居世界首位。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工业钨矿物,白钨矿可在石英脉型Au-W矿、斑岩型Cu-Mo-W矿床、矽卡岩型矿床、脉状Sn-W矿等岩浆-热液钨多金属矿床中普遍发育,其晶体中记录着流体演化、运移及结晶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等重要信息,是“精细解剖”钨多金属矿床成因的重要对象。近20年来,白钨矿成因矿物学研究正在钨矿研究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最近10年,利用白钨矿成因矿物学揭示钨矿成因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国内外钨矿研究的热点。本文梳理了以往钨多金属矿床研究中白钨矿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成果(包括稀土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放射性同位素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白钨矿结晶实验地球化学研究等),发现在进行白钨矿成因探讨时,总是存在关于白钨矿关键地球化学特征的多解性甚至矛盾性解释之处,严重制约着白钨矿成因矿物学在钨矿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针对以上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科学解决方法,并对白钨矿成因矿物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毛盖吐锡矿点为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矿点, 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矿点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 矿化类型为锡石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为锡石和少量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以及银的矿物,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以及少量的萤石。该矿由于首次发现, 研究程度较低, 关于其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规律尚不明确。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上发育多个锡多金属矿床, 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些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集中在早白垩世, 成因与早白垩世花岗岩相关。为了研究毛盖吐锡矿与区域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联系, 开展了对毛盖吐锡矿点成矿时代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1件石英脉型锡矿石样品进行LA-ICP-MS锡石U-Pb定年, 获得锡石的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30.2±3.4 Ma(MSWD=2.9), 表明毛盖吐锡矿点形成于早白垩世, 这与区域上主要的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一致, 说明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寻找锡多金属矿床拥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毛登锡锌矿位于内蒙古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铅、锌、金、银、锡、铬(钼)成矿区大兴安岭中南部成矿带,哲斯-乌兰浩特成矿亚带之黄岗梁-甘珠尔庙-突泉-乌兰浩特铁、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在对该矿床开展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指出矿区发育有利于多金属成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条件,分析了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对该区远景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重砂、光薄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综合方法,查明铁炉坪银铅矿床中的独立银矿物有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硫锑铜银矿和溴氯角银矿等7种。在原生矿石中,银黝铜矿为主要银矿物,并以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方铅矿之中;在氧化矿石中,辉银矿、自然银、溴氯角银矿等均占一定比例。矿石中的银主要赋存在独立银矿物之中。银矿物粒度细小,形态复杂,选矿时宜采用浮选法或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对氧化矿石也可采用先硫化、然后浮选的流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广西泥盆纪早埃姆斯期盆地相和台地相两条含矿岩系剖面的研究,认为:早埃姆斯期沉积事件主要是风暴事件、缺氧事件和生物礁的兴衰交替和消亡在盆地、台地环境中反映不尽相同;根据沉积事件的发生、发展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由弱到强的周期性风暴事件,在缺氧环境的盆地中形成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角砾状泥岩、碳质泥岩、硅质岩互层的岩石组合与石煤、钒银(铀)矿床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形成一套礁、滩、坪、凹交替的碳酸盐岩和风暴岩与成岩—后生铅锌矿床共(伴)生。晚期,为海侵缺氧事件,在盆地中表现为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泥岩与石煤、沥青煤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表现为碳质泥岩益复礁云岩组合与成岩型铅锌矿床共生。因此,研究沉积事件与矿产关系,对于泥盆系沉积、层控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矿床地质特征和岩矿测试资料研究,探讨了新路锡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成矿地层岩石特征和锡石的铌钽含量特征。据硫、氧、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它地质事实为论据,认为新路锡矿田成矿物质锡主要源自花岗岩,而铅、锌源自地层,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对地层岩石特征研究表明,有利成矿层位主要是信都组上段顶部至东岗组下、中段与融县组,其岩石组合是由碎屑岩—碳酸盐岩过渡地段,或碳酸盐岩,它不仅有利于充填交代成矿,而且对矿床伴生铅、锌起到矿源层作用。据矿床中锡石单矿物的铌、钽含量、Ta/Nb比值与其它矿床的对比结果认为:①六合坳矿床形成于弱酸性—碱性介质环境,成矿温度较高:②白面山矿床形成于相对偏酸性介质环境中,成矿温度稍低,这个结论与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