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河北省蔚县煤田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上、下段地层在沉积岩性质及含煤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条件下的产物,表示其间经历了构造运动,其界线置于杂色岩层底部为宜,从区域上看二者应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名称上没有必要使用下花园组一名,起用京西门头沟煤田的相应地层名称,将原下花园组上段改称为龙门组、原下花园组下段...  相似文献   

2.
冀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西北早、中侏罗世地层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具体划分对比上与同处于燕山造山带的京西地区仍有所不同。前者划分为南大岭组、下花园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后者与下花园组相当的地层又分为窑坡组和龙门组。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冀西北地区也发育有与京西相同层位的龙门组,只是以往将其或划归于下花园组,或分属到九龙山组;同时发现下花园组尚包含了部分南大岭组地层。重新划分后的地层层序为:侏罗系下统南大岭组,中统下花园组、龙门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后城组,完全可以与京西地区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建立统一的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河北省下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早为地质工作者所注意。但是,这组地层在解放前一直被认为是下侏罗统下花园煤系的下部变质页岩;后来,陈桂友又定名为“洋河统”,认为相当于北京西山的双泉统。1949年,田本裕认为此层“依岩性似可与下马岭页岩相对比”。以后,对于地层的认识逐渐深入,现在下花园地区和涿鹿一带是已知冀西北下马岭组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蔚县草沟堡区下花园组的发现及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沟堡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南山腹地,与蔚县煤田同处于Ⅳ级构造单元——蔚县复向斜内,该区广泛分布下花园组之上覆地层九龙山组、张家口组,并表现为向斜构造,基底为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近期在草沟堡区外围李家堡发现了含煤地层中一下侏罗统下花园组露头,推测在草沟堡向斜中部也有下花园组赋存,是有希望的找煤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康保县毛不拉、张纪村、土城子及沽源县小石门沟一带,含煤地层的古气候环境、岩性组合、岩相、含煤特征、动植物化石数量、化石组合等分析,认为该含煤地层的时代属中侏罗世早期,其应与下花园组对比。  相似文献   

6.
冀西下花园盆地黑岱山—八宝山一带在中、上元古界雾迷山组、下马岭组之上,早一中侏罗世下花园组之下,分布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的地层,层位稳定,特征明显(图1)。已往资料将八宝山一带这一套地层的火山岩划为辉绿岩,其碎屑岩归入下花园组。黑岱山一带的这一层位或称髫髻山统或称崔家庄组(见下表)。一九八二年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笔者等对该套地层层序进行了详细的追索和观察,并在八宝山水窑沟村北测制剖面和采集化石,确定了该套地层层位应属南大岭组,钾—氩全岩同位素年令值为1.73亿年。  相似文献   

7.
冀西北侏罗系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阳眷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记述侏罗系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阳眷组,用以代表张家口地区下花园组(巴柔期)之下,古老地层(前寒武纪或奥陶纪)之上的沉积。阳眷组以砂岩、泥岩为主,底部有一层粗砂岩夹砾岩、砂砾岩透镜体,不整合于冶里组或雾迷山组之上,顶部有一层稳定的菱铁质鲕粒泥岩与下花园组为界;中、上部多为紫红色或杂色,与上覆的含煤地层差别明显;时代可能属早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冀西北尚义盆地红土梁煤矿区勘查钻孔岩心分析及地表露头观察,发现该区含煤岩系原下花园组"下段"与中段之间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连续沉积,二者之间有明显断层迹象。经岩性对比,杂色之下花园组"下段"与下花园组上覆的九龙山组一致,尤其是"下段"火山岩、泥岩砾石成分,在尚义盆地煤系基底,也就是下花园组沉积的物源区不存在相应岩性,明确排除了该段为下花园组早期沉积的可能性。综合各方面资料,可以说明下花园组"下段"应为九龙山组,是断层逆冲过程中夹在断层间的残片。  相似文献   

9.
冀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北地区是燕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问题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冀北下板城—带早、中侏罗世地层的详细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早侏罗世地层,对早、中侏罗世地层进行了区域对比。主要结论有:①原冀北地区的“下花园组”依岩石组合、碎屑成分变化可解体为3个组,即下花园组、龙门组和九龙山组;②原冀北地区使用的“九龙山组”与京西地区的九龙山组含义不同,建议归入髫髻山组;③经过重新划分后,冀北地区的早、中侏罗世地层与京西地区可以完全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的建立和构造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层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地层表》,在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等方面和原地层表相比都有很大变化,作者在对该表进行初步解读的基础上,将冀北侏罗系与其做了对比,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作者认为:河北省北部的下花园组时代应由早—中侏罗世改为中侏罗世,层位与西山窑组一致;南大岭组与八道湾组层位相当;九龙山组和髫髻山组的层位相当于头屯河组;后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同层位地层是土城子组;张家口组划归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宝立根陶海一带,在新生界之下赋存有含煤地层。前人将其确定为下白垩统巴彦花组,并以不整合关系置于上侏罗统张家口组之上。本文利用最新钻探和地震资料,从孢粉化石组合、地层层序、含煤地层岩性和地震剖面波组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后,认为这套含煤地层位于张家口组之下,层位与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的红旗组、万宝组,二连地区的阿拉坦合力群以及冀北的下花园组相当,时代应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2.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地球学报》2005,26(4):299-308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据钻探资料分析,宣东二号煤矿发育有以F2为主滑脱面的滑覆型滑脱构造,滑脱面主要发育在下花园组煤系中,上覆系统包括Ⅲ3煤层及其以上地层,而Ⅳ1煤层及其以下地层则构成下伏系统。区内滑脱构造属于鸡鸣山—黄羊山推覆构造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它的发育使部分压应力得到释放,从而使煤层避免了类似下花园附近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发育于Ⅲ3等煤层内部的滑脱构造,导致了煤变质程度的提高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燕山西段杏石口组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近几年来1:5万区调新资料,首次确认在燕山西段下花园,八宝山地区晚三叠世杏石口组的客观存在;并就其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孢粉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区域对比,探讨了杏石口组的建立对研究冀西北地区中生代地层划分及构造运动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票组是辽西侏罗纪主要含煤地层,大部分学者从植物化石角度论述其时代为早侏罗世,区域上与窑坡组、永定庄组、富县组、三工河组对比。本文从地层层序、岩性、构造演化、古气候演化等角度对北票组的地质时代和区域对比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组为印支期后地壳伸展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兴隆沟组火山喷发之后和中侏罗世中晚期海房沟组、蓝旗组燕山期火山活动之前的含煤盆地沉积产物。前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南大岭组,在北疆三工河组局部形成火山岩夹层;后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九龙山组、髫髻山组,晋北形成云岗组、天池河组,北疆形成头屯河组。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化石稀少,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应相对干热,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海房沟组、蓝旗组植物化石和孢粉证明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逐渐演化,而该特征和中国北方以至全球早侏罗世晚期干热、中侏罗世从早期到晚期由温湿向干热的演化规律—致。从而,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属于早侏罗世晚期并和三工河组、富县组、永定庄组、阳眷组、窑坡组底部对比;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属于中侏罗世早期,与西山窑组、延安组、大同组、下花园组、窑坡组(K1砂岩以上部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河北蔚县煤田月山向斜区含煤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蔚县煤田月山向斜区,大面积被髫髻山组火山岩覆盖,其下普遍分布有下花园组下段地层,在煤系基底古地形较低凹的区段发育有可采用1^#煤层,两翼尚有部分5^#煤层赋存,是有希望的找煤区。  相似文献   

17.
课题由河北煤田四队承担,于1989~1991年进行研究,于1992年9月22~23日由刘宝君教授和杨起教授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评审。课题的主要成果为: a.将该区中生界划分为2系、5统15个组,建立了可与区域对比的较完整的中生代地层层序;首次建立了阳眷组和龙门组,厘定了下花园组、毛不拉组和后城组的时代,把原下花园组下部的鲕状泥岩划归阳眷组顶部,以其做为钻探的终孔指示层位。 b.研究了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特征,总结了聚煤规律,建立了聚煤模式;所提出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地轴及其南缘(冀北部分)侏罗系煤系的岩性特征及其中所含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内蒙古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进行了对比,认为下花园组下部是内蒙古五当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应称为五当沟组,上部煤系应为召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因此应改称召沟组。  相似文献   

19.
河北蔚县龙门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河北蔚县龙门组沉积特征张树胜(河北煤田地质局四队宣化075100)1引言蔚县煤田的中侏罗统龙门组主要由紫红、灰绿色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局部夹不稳定煤层。它是在下花园组沉积之后,聚煤盆地边缘发生断裂,地形高差加大后沉积的一套次要含煤地层。研究探讨其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下花园地区第四纪地层典型剖面,运用岩石学,古生物孢粉学、矿物学、古地磁学及年代学等综合分析方法,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该区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层序,并分析一其沉积环境及地质演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