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对今后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语义分析的视角,对两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语义要素进行了数量统计和内容比较,从整体上分析了课标内容要求的变化对今后教学走向的启发;对两版课程标准在相同学习主题下调整较大的内容要求进行了语义要素的数量统计和内容比较,具体分析课标内容要求的变化对今后教学走向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印志 《地理教学》2022,(4):46-4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要求教学转向“课标本位”,新版教科书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为例,结合“家乡的水稻种植变化”乡土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学习、课后梳理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能力是师范生专业技能之一,文章选取教材分析能力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评价量表,通过对某地方院校地理专业师范生实训报告的诊断,揭示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现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课标解读缺乏深度,忽视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分析缺乏依据;对教材知识内在逻辑与外部联系分析不到位,欠缺对教材学科思想方法的分析意识与能力;对教材表述结构及教学意图的分析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4.
孙逊  刘中山 《地理教学》2021,(21):38-4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高中地理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变革提出要求,尤其重视"项目式问题教学".针对近年各级各类公开课"问题情境感染力不强、单个问题综合思维欠缺、问题链条层次关联弱"等常见问题,本文以"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展开课堂教学设计,以挑战性项目问题为开端,以贯深性问题链为线索,围绕项目问题的解决,完成对课标要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正一、课程标准分析1.相关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对课标的理解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灵活选取相关地理案例,拓宽课本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二、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教材内容按照湿地的概念、重要价值、利用  相似文献   

6.
陈晓滢  邓钧 《地理教学》2023,(18):62-64+1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构建更贴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区域地理课堂,以学生为探究主体,推动地理课堂转变。然而,目前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面临课前学情把握不精准、课中地理教学程式化、课后教学反思隐形化三大问题。点阵笔作为一种实时记录书写信息的智能技术产品,能够为精准把握学情、实时调控学习思维、科学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广州乡土地理为例,提出基于点阵笔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并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陆炯 《地理教学》2013,(4):55-56
以一线地理教学中课程标准使用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分析造成诸如学生功利性选择模块及其对地理教学发展的不利影响和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课标修订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絮飞  杜卫红  孙玮 《地理教学》2021,(14):8-11,32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地理师范专业大兴安岭以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对实习中的研习点进行解读,凸显专业实习中对地理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存在差异,将其与我国课标进行对比有助于拓宽地理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就备受瞩目,本文通过比较两国初中地理课标发现,在课程内容上,两国均重视地理工具使用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但编排逻辑和内容详略存在差异;在学业质量标准上,两国都以学科内容和核心能力为评价对象,关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但编排模式和核心素养存在不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我国义务教育地理教学中应增强实践性、渗透学习进阶理念及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科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之一,拥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价值,然而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能合理渗透道德教育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挖掘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并设计了道德教育要求下的地理课堂组织模式.该模式从"课前设计—课中思辨—课后探究"三个环节落实要求,并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的"森林破坏"为例设计教学片断,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为地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合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2,(24):37-39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观察目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虚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缺乏地理思维养成和地理能力训练的要求。笔者以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反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龚倩  赵媛 《地理教学》2013,(4):42-44
正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11版),并决定自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意味着使用10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01版),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作为量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家辉 《地理教学》2010,(18):24-26,1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它用简明、准确的语言,科学系统地阐明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要点和各项要求,它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基本依据。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材的主体。那么,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如何?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后续研究应侧重哪些方面?本文基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视角,尝试对如上问题进行回答,为今后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地理高考复习课以课程标准及“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实践指南,着力建构“地理课程思政”和“地理思想方法”融通的“两思”课堂,从而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文在“百年复兴梦,铁路新征程”高考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建构“体验—感悟—测评”为依托的“两思”课堂,通过结构化教学设计来实现“两思”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郝霞 《地理教学》2010,(22):19-21
一、深入研读课标内容,切实贯彻课标要求。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前提。 课标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纲目和总体要求,是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只有把握好课标这条准绳,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总体方向,做到教学不偏不移,形散而神不散,达到真正突出课堂教学“新、活、实、效”的目的。例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标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六大理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重或分离。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是真正落实新理念的好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笔以为初中地理课堂评价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必将随之进行调整,这要求教师研读新版课程标准,重构现有教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贯彻“双减”政策,以新版课程标准为指导,分析目前地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探索以教材重构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学法指导和以作业设计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提质增效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姚荔 《地理教学》2013,(13):27-30
正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A级。A级是较低层次要求,即本节课内容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二、教材分析1.文本内容"海陆的变迁"内容涉及的是地壳运动的问题,由沧海桑田、漂移的大陆、六大板块三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任苏蕊 《地理教学》2023,(15):35-38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落实的。地理教学需要走出课堂。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素材之一。本文以必修《地理2》主题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为例,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为调查区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从身边的乡土资源出发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刘导  陈实 《地理教学》2023,(23):4-10
问题式教学是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倡议,地理教师需要了解与之对应的问题式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本研究取样于深圳市高中地理教师的问题式教学课堂,对授课教师展开深度访谈后,利用NVivo11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分析访谈结果,最后梳理归纳了高中地理教师问题式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因素内容、发展现状及不同教师的因素分布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规划、落实、评价等五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