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良 《地下水》2018,(5):179-180,191
甘肃省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农村水资源现状、农业用水比例、开发利用程度和农村用水供需矛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翔堃  陈发斌 《地下水》2018,(6):186-188
为加强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流域内建立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本文对流域内现状用水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及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对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给出了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突出,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水资源贫乏,可利用水资源有限,属于严重缺水城市,针对兰州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排水不畅、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应急机制、确定合理水价以及加大水污染安全治理等措施保证城市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不同区域水资源利用变化之间的空间关系,借鉴经济学中的区域优势理论,对中国水资源2001-2006年间水资源利用的区域优势及其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山东、河南、四川、海南和河北五省农业用水优势处于前5位,并呈增加趋势,使得这些省份的农业用水优势得到加强;非农业用水优势明显增加的为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浙江,其增幅均在0.2以上,而非农业用水优势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是天津和辽宁,其下降幅度均在0.4以上.②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区域优势在其演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经济、社会、自然等3种驱动因素,它们在全国范围内主导着水资源利用区域优势的演化,同时也主导水资源利用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甘肃省内三大流域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技进步实现水的现代化管理,调整三大流域用水不平衡,解决河流上下游用水矛盾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矛盾,大力发展非消耗性用水产业,培育和推广雨养农业、旱作农业等节水技术,保护水资源和水质,提高水利率和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质水量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刘瑛 《地下水》2011,(1):127-128,137
对甘肃省景泰川引黄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灌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对灌区水资源的分析,通过计算灌区内来水及用水情况,对灌区进行水量的平衡分析,明确提出灌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下,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开展灌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胡铁军 《地下水》2023,(3):119-122
甘肃省金昌市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是全国108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跨流域调水是缓解金昌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引硫济金工程作为解决金昌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调蓄调度利用水资源对满足金昌市水资源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引硫济金输水工程沿线五个关键控制点用水组成和输水效率进行分析,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和数理统计的计算方法确定引硫济金工程综合输水效率,提出水资源优化利用相关措施。结果表明:引硫济金工程综合输水效率为0.635,可通过加强对地表水、泉水、地下水及外调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运用、引导全社会节水并鼓励污水循环和重复利用、加强输水渠道的管理维护、减少跑冒滴漏及区间损失、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等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对缓解金昌市水资源短缺矛盾十分重要。分析结论为金昌市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崔丙玉  孙和平 《地下水》2003,25(3):138-140
忻州市重点水源地的建设,关系到两地城市工、农业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等。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重点水源地调查和研究已成为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本调查报告为科学化管理水资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甘肃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加之国家分配的用水指标有限,在此情况下,调查摸清甘肃省境内非常规水资源数量,探索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很有必要。因此,评价其资源数量、质量,提出开发利用建议,可以在不增加用水指标的情况下,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对促进甘肃省水资源短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管理体制、配置程序、市场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流域已建成较健全的用水者协会体系,水价和水权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其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受地方行政、企业等多方权力博弈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处于双线管理状态,未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全面统一管理;用水者协会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不积极;流域内水价、水权制度不完善。建议如下:应在甘肃省水利厅和酒泉市政府之间形成协调机制,以协调各相关方的权益,完善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加强流域机构立法,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将协会的职责和义务融入到村委会的职务中,并完善水价制度,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以调动公众的自我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项目管理系统在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搭建起了一套企业的施工协同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2.
陈玉富  孙丹  李晓晨  张中 《探矿工程》2012,39(Z1):120-122
此次我局参与援鲁抗旱找水打井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在1个月内完成了26口井的钻进任务,这离不开科学的、有效的现场管理。以管理者的视角,从全局资源部署、生产技术和工艺、施工流程、安全生产、纪律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梳理与总结,旨在表明项目现场管理的质量与现场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勘察设计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经营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经营只有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从技术经营、服务经营与合作经营入手,才能保证企业驰骋市场的张力和活力,为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文化内涵、文化影响、文化内容、管理概念、管理层次和管理技巧的基础上,对文化管理从文化管理的实质、文化管理的实施和文化管理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单解释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水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应当在我国推行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结论,简要分析了如何进行集成化水管理模式运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文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13,24(2):280-286
中国水资源整体宏观短缺,干旱与洪涝灾害并存,且近年来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加大,北方水资源衰减趋势明显,形势严峻。基于中国基本水情,结合在雨洪水利用、水资源战略储备以及储水空间利用等方面进行的需水侧水文水资源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建立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概念,即:立足于自然水文的年内与年际整体过程,将正常状态下的水资源管理和非正常状态下的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基于自然水循环系统全过程调控的水资源管理,从而实现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和抗旱减灾等有机融合,提升水循环调控效率,增强水安全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7.
汤士博  熊伟  彭万利  周红军  董劲松 《探矿工程》2015,42(8):68-70,79
从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技术管理、环境保护、资质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钻探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地质岩心钻探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勘查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谈钻探项目施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治  李宁  刘长江 《探矿工程》2014,41(2):82-84
钻探生产远离人烟、通讯不便的生产环境一直干扰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粗放式管理、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大量存在,造成了很多重大的安全、质量事故,产生了巨大的损失。结合钻探项目生产,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以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地质勘探行业野外工程施工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谈探矿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国亮 《探矿工程》2018,45(11):88-92
随着探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项目作为企业的一个基本构成,管理水平体现单位的软实力,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招远栾家河矿区深孔钻探项目为切入点,运用5S、TPM等管理学知识,打造项目标准化样板,取得了一定成果,其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工程设计企业而言,资质源于计划经济,品牌则存在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资质的实质是行业壁垒,品牌的实质则是差异化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伴随着市场的成熟和业主的成熟,从资质管理到品牌管理,无疑将成为工程设计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