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的条件下 ,与Zn(Ⅱ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4.6~ 5 .8范围内 ,锌与该试剂形成 1∶4的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 0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33× 10 4L·mol- 1 ·cm- 1 ,0~ 16 μg/2 5mL锌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锌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2-(6-氯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Cl-BTAEB)与Ni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7.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试剂与Ni2+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组成为n(Ni2+)∶n(6-Cl-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9×105L·mol-1·cm-1,Ni2+浓度在0~4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铝合金和合金钢中的微量镍验证该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推荐值相符,6次测定的RSD<2%。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新显色剂2-(2-苯并噻唑偶氮)-5-二羧甲氨基苯甲酸(BTACB)的合成,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存在下Ni~(2+)与BTACB形成蓝紫色配合物的条件,其λ_(max)~(MR)=600nm,ε=2.79×10~4L·mol~(-1)·cm~(-1),Ni在0~0.6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方法已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纯镁及含一定量Co的钢铁中痕量Ni和经萃取分离后测定纯钴中痕量Ni。  相似文献   

4.
二溴羧基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钛酸铋烧结物中游离氧化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嘉钰  孙嘉彦 《岩矿测试》1993,12(2):117-118
在0.04~0.16mol/LHClO_4介质中,Bi与二溴羧基偶氮胂发生显色反应,生成1:2的蓝色络合物,λ_(max)=625nm,ε=7.2×10~4L·mol~(-1)·cm~(-1),Bi量在0~0.5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已用于检测陶瓷电容钛酸铋烧结物中游离Bi_2O_3。  相似文献   

5.
曾佐涛  徐其亨 《岩矿测试》1992,11(3):207-210
报道了新试剂8-氨基喹啉-5-偶氮-对苯甲酸(AQBA)的合成及分析应用。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u(Ⅲ)与AQBA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形成蓝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0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11×10~4L·mol~(-1)·cm(-1),Au量在0~1.8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所建立的新分析方法已应用于测定矿石及阳极泥中的痕量Au,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pH6.0的缓冲介质中,铝(Ⅲ)和邻氯苯基萤光酮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三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0)=1.08×10~5L·mol~(-1)·cm~(-1)。铝在0~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直接测定石英岩、氧化镁及水样中的微量铝,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Mn(Ⅱ)-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吐温-60体系光度法测V的各项条件。在选定条件下,DADM与V(V)反应生成红色产物,λmax为550nm,ε为4.46×10~5 L·mol~(-1)·cm~(-1),V量在0~120ng/ml符合比耳定律。该体系有一定选择性,稳定时间长,用于某些矿石和钢铁样品中痕量V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显色剂4,4,'-二[(8-羟基喹啉)偶氮]-3.3'-二甲基联苯(D-HQADMB)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CPC存在下的pH7.5~8.5缓冲介质中、Zn(Ⅱ)与D-HQADMB形成稳定的深红色配合物,组成比为Zn(Ⅱ):D-HQADMB=1:2,λ_(max)=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19×10~4 L·mol~(-1)·cm~(-1),Zn量在0~1.25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测定矿样中的Zn。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QADHB)与铀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和F-存在下,pH7.8的三乙醇胺-HCl缓冲介质中,QADHB与U(Ⅵ)、F-反应生成1∶1∶1紫色三元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λmax=560nm,ε=7.41×104L·mol-1·cm-1。铀含量在0~20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环境水样中的铀经磷酸三丁脂萃淋树脂固相萃取柱分离和富集后测定。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分析结果与国标(5-Br-PADAP)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4.7%,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 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 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可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的红色配合物,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方法。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62×105 L·mol-1·cm-1。Ni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镍,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2%。  相似文献   

11.
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光度法测定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QADMAB)与钯的显色反应,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QADMAB与钯反应生成组成为2∶1,λmax=630nm,ε=1.03×105L·mol-1·cm-1的配合物。钯含量在0.01~1.2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已用于一些含钯样品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符,5次平行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12.
在pH5.5—7.8的(CH_2)_6N_4-HCl缓冲液中,CTMAB对Sc与o-Cl-PF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实验表明,Sc-o-Cl-PF-CTMAB三元配合物的λ_(max)为560nm,ε=1.21×10~5·L·mol~(-1)·cm~(-1),Sc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拟Sc的分析方法经合成样和稀土矿样的验证,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两类矿物前体对As(Ⅲ)阴离子吸附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两类矿物前体对A s(Ⅲ)阴离子的吸附反应的实验研究发现:这两类矿物前体在吸附反应过程中pH值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们对A s(Ⅲ)的吸附均属于化学吸附。M g-A l-LDO从环境中获取阴离子以恢复重建LDH的结晶结构,并释放OH-使溶液pH升高;F e(OH)3凝胶改变了A s(Ⅲ)的络合配位数,同时产生H+离子,使溶液pH降低;M g-F e-LDO兼有二者的特点。在室温条件下,M g-A l-LDO和M g-F e-LDO对A s(Ⅲ)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3.2×1-0 3和87.45×1-0 3,而F e(OH)3凝胶为204.9×1-0 3。矿物前体对溶液中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大大高于对应的矿物,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吸附机理不同,前者为化学吸附,而后者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
苯基荧光酮—CPB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浩 《岩矿测试》1991,10(2):114-116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苯基荧光酮(PF)与Cu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5.4六次甲基四胺-HC1缓冲介质中,Cu(Ⅱ)与PF及CPB生成的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Cu量在0—3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硫铁矿中x—0.00x%C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过氯酸介质中偶氮胂Ⅲ与锆形成的配合物并以导数法测定微量锆,采用四阶导数微分宽度为10nm时,该配合物摩尔导数吸光系数为4.19×10~5·L·mol~(-1)·cm~(-1),是普通光度法的2.57倍,其检出限为0.016μgZr/10ml,比普通光度法低2.7倍,工作曲线在0-10μgZr/10ml呈线性关系。有良好的选择性,对于普通岩石中含有的稀土、铀、钍、钛、磷酸根、氟根等不必分离,可用于测定岩矿中ppm级的锆。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应用于各种岩矿标样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次甲基蓝与镍的显色反应,以及所生成的配合物被1.2—二氯乙烷萃取的条件。拟定出岩矿中痕量铼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ε=1.01×10~5L·mol~(-1)·cm~(-1)。于辉钼矿中加入不同量标准铼.用该法分析回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铀-邻氯苯基荧光酮-吐温-80显色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U(Ⅵ)与邻氯苯基荧光酮(o-Cl-PF)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pH 8.0三乙醇胺(TEA)-HCl缓冲介质中形成紫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60mn,ε=1.48×10~5 L·mol~(-1)·cm~(-1),含U量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合D_(235)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方法可用于矿石中痕量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任志华  何应律 《岩矿测试》1991,10(2):103-106
本文研究了邻溴二甲基二羧基羟基品红酮与Al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pH为4.6—5.6时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在6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L·mol~(-1)·cm~(-1),Al量在0—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用于石英和石灰石的分析可以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林发  刘继进 《岩矿测试》2000,19(2):158-160
在H3PO4介质中 ,Tween 2 0存在下 ,Ge(Ⅳ )与二溴邻硝基苯基萤光酮 (DBoN -PF)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4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2× 1 0 5 L·mol- 1 ·cm- 1 ,稳定时间至少 2 4h。测得配合物的组成比为nGe(Ⅳ ) ∶nDBoN PF=1∶2 ,锗的质量浓度在0~ 2 4 0 μg/L遵守比尔定律。应用于煤矸石中微量锗的测定 ,结果与常用的苯芴酮法相符 ,6次测定的RSD≤ 2 5% ,加标回收率在 98 5%~ 1 0 1 5%。  相似文献   

20.
25~75℃酸性NaCl溶液中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5~75℃、pH=0.43~2.45的1mol/LNaCl溶液中进行了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在远平衡条件下,方铅矿的溶解速率r与氢离子活度犤H+犦呈线性关系,溶解速率方程(速率定律)为:r=k犤H+犦,即对H+而言,溶解反应为一级。其中速率常数k为2.344×10-7mol/m2·s(25℃)、1.380×10-6mol/m2·s(50℃)、7.079×10-6mol/m2·s(75℃)。溶解反应的活化能为43.54kJ/mol,方铅矿的溶解机理为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决定步骤为表面配合物的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