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7,6(2):151-155
昆士兰浅成热液金矿脉中石英结构的分类、成因及意义在浅成热液金矿脉中,石英是主要脉石矿物,也是贯穿整个浅成热液系统活动的典型的唯一沉积物.因此,石英的特征——形态、晶体构造、化学成分及物理化学特征——可以反映脉体形成及有利于金矿化的浅成热液条件.1石英...  相似文献   

2.
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铂族元素的热液活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是典型的岩浆型矿床,但矿体中广泛发育热液脉状矿石,脉体有较高的铂族元素含量,特别是硫化物细脉为铂族元素的重要载体,反映铂族元素的热液活动。根据岩体主要蚀变类型,区分出岩浆晚期高温流体活动阶段、岩浆期后蛇纹石化阶段和低温碳酸盐化阶段。各阶段热液性质、流体来源及铂族元素热液活动性分析表明,蛇蚊石化阶段铂族元素热液活动最强烈,主要表现为就地改造;热液活动未造成矿体形态、产状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3.
烟台金矿体本质特征描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类矿床区别另一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即矿床本质特征。文章以矿床模型的思维,描述了烟台金矿床的矿脉与矿体地质、矿石特征、矿石地球化学、近矿围岩蚀变、金矿的同源与异源脉岩、成矿深度和成矿时代等本质特征,用以说明其为浅成热液脉型金矿及与中深热液脉型金矿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胶东为多期多成因金矿集中区,尽管中深热液脉型金矿为主要类型,但蓬莱-栖霞和牟平-乳山两条重要的浅成热液脉型金矿带仍应予以重视,而且中深脉型金矿中是否有浅成热液的叠加成矿也应关注。  相似文献   

4.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萤石气液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萤石气液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曹俊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我国萤石资源丰富。除在河南、内蒙古、浙江省(区)发现有部分沉积型或沉积变质型矿床外,余者大多数为热液脉型充填式矿床。这些热液脉状矿床的大多数,又处于岩浆岩或火山宕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热液型金矿床所占的储量比例很大,由于热液来源和矿质来源的多样性,致使许多金矿床存在岩浆热液、变生热液和混合岩化热液成因之争,笔者认为:研究脉岩与金矿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是判别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论证岩脉—金矿床—滦家河花岗岩之间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阐明岩脉在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小秦岭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代表了成矿期含金成矿热液的分布和迁移范围。通过对陕西小秦岭Q1403号含金石英脉中的围岩暗色包体的构造测量,在厘定包体的a、b、c轴以及长轴轴面产状的基础上,对Q1403号含金石英脉的热液迁移方向进行综合判断,对成矿热液通道进行限定。其对金矿床的深部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赤城青羊沟铅锌银矿床矿石组构及其与矿床成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赤城青羊沟铅锌银矿床发育热液充填交代、条带、压碎、揉皱、脉状及交错脉状等各种组构,反映了该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等多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柳山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郯庐断裂带东侧。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节理、裂隙发育,具有形成热液型脉状铜矿床的条件。通过矿区地质特征,构造破碎带含矿性研究表明,该地区左口小贤庄王氏(组)群中均见有热液脉状充填型铜矿化,具有形成热液型脉状铜矿床的条件,可以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矿体与岩脉的接触关系,和早前寒武纪热液矿床地质基本特点出发,举出鉴别早前寒武纪热液矿床成矿后岩脉的一系列实例。  相似文献   

10.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钨石英脉及与之相关的矿化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化现象,从而建立了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在瑶岗仙钨矿床中,成矿地质体即成矿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主要矿化类型包括岩浆岩型、云英岩析离体、云英岩脉、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等,分布于岩体顶部接触带附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岩浆晚期阶段、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岩浆岩型矿石形成于岩浆晚期,云英岩析离体和云英岩脉等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主要形成于热液阶段,岩浆阶段→热液阶段的演化是连续的。成矿花岗岩侵位深度约为2~3 km,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成矿系统相对封闭,外来成矿物质和流体较少,含钨石英脉主要以快速充填的形式形成于岩浆固结之后。瑶岗仙矿床含钨石英脉控制垂深达1300 m,"五层楼"垂向分带不明显,顶部未出现细脉带和线脉带,而在石英大脉的顶部出现横向交代形成的毒砂黄玉层。研究表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保存较完整,代表系统顶部的毒砂黄玉层保存完好,剥蚀水平正好达到岩体顶部。  相似文献   

11.
乌拉山前大断裂控制着哈达门沟金矿带的延伸方向及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体的分布格局。乌拉山金矿床的形成首先是金从地幔深处通过古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于太古宙老变质岩中,经过区域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循环热液、混合岩化热液,主要在角闪岩相阶段促进了金的活化迁移,沉积形成了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 539±26)~(1 616±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577±31)Ma(MSWD=5.5),等时线年龄为(1 522±180)Ma(MSWD=9.6),表明热液脉状矿化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据此篦子沟铜矿的热液脉状矿化可分为3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古元古代晚期发生的微细脉浸染状矿化期、脉状矿化期和中元古代早期热液脉状辉钼矿矿化期。此次事件可能为中元古代伸展-裂解事件岩浆侵位产生的热液对原来的篦子沟铜矿进行再次的矿化、富集。结合已有资料,证明篦子沟以及中条山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热液矿化事件。  相似文献   

13.
铅锌矿赋存于澜沧群下亚群(Pz1ln^1),晚期花岗岩浆含矿热液沿围岩层间及矿体裂隙中沉淀结晶形成含方铅矿的方解石脉和石英脉,矿床成因属期后热液脉状矿。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明山钨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山钨矿是具有三种矿化类型的大型矿床,即层间细脉带似层状型、石英大脉型和石英网脉型。近年来对矿床成因提出了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是层间细脉带矿化的成因问题。广西冶金地质272队的勘探报告和270队的勘探设计书都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成因。冶金部南岭钨矿专题组把大明山钨矿归于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万兵提出大明山钨矿是层控成因,马林青等则认为是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成因。嗣后,还有人继续著文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和岩浆热  相似文献   

15.
该金矿床赋存于志留系茂县群浅变质的千脉岩中,受构造石英脉控制,是多次热液活动复合叠加形成的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成矿,与碱交代作用关系密切。矿体呈脉状、薄脉状,具有膨胀收缩特点,呈舒缓波状延伸。蚀变千糜岩、石英脉、黄褐色铁帽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矿床研究中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英脉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传统的看法认为脉状矿床是含矿热液充填断裂裂隙(有时对围岩有交代作用)而成的,它属于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矿床。有用矿物的形成与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有关,随着含矿热液的运移(主要是由下往上),其与围岩不断发生作用,导致含矿热液的成分、pH、Eh等的变化及金属化合物的破坏,促使一些有用元素从热液中沉淀出来富集成矿。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不仅会丰富成矿理论,而且在实践上可以指导这种类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我们根据对赣南许多脉钨矿床的研究和了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围岩蚀变、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扼要介绍了海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构造一岩浆活动、热液形成及演化、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等方面规律阐述了海沟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海沟金矿床是一处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大型矿床,赋矿岩石为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脉受北东一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延伸稳定,矿化均匀.且被围限在海沟岩体内。含金石英脉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岩体侵位及热液形成、容矿构造形成及石英脉充填、微细裂隙形成及富集成矿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谢春华  曾晓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64-468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系西天山成矿区带内重要的金铜成矿带.带内金矿类型主要划分有二种类型岩浆-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脉)有成因关系,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与下石炭统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地层中.两类型金矿均严格受构造、火山岩地层以及花岗岩(脉)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桂东金矿带包括贺县、苍梧、藤县、蒙山、昭平、平南、金秀等县.区内采金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已探明黄金储量占广西黄金总储量一半以上.矿床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断裂带黄铁绢英岩型银-金矿床及少量砂金,而以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为主,断裂带黄铁绢英岩型银-金矿床目前仅发现一处,们规模较大,前景较好. 金的层控特征区内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均赋存于寒武系浅  相似文献   

20.
西成地区小沟里和三洋坝金矿区发育层状的花岗质岩脉带,其成岩物质既有岩浆热液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反映了海西期秦岭裂谷扩张时岩浆热液顺层交代泥盆系岩层的成因特征;层状的花岗质岩脉与石英钠长岩等共同构成了西成地区泥盆纪热液交代,热水沉积所形成的层状交代沉积岩系;层状的岩脉与金矿床的空间关系密切是寻找金矿床的有效岩石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