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村-孙庄盆地富锶矿泉水赋存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村-孙庄盆地锶矿泉水属低钠低矿化度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中性低温矿泉水。通过对盆地构造、岩溶发育、地下水动态等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二、三段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盆地内的主要富锶矿泉水地层,锶元素来源于碳酸盐和岩浆岩,矿泉水中氚浓度(33.86±3.44TU)含量表明,该矿泉水形成年龄为10~20a,具有远源补给、深层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2.
贵州石阡地区矿泉水的同位素年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履安  张世从 《贵州地质》1997,14(3):274-278
本文根据石阡地区矿泉水的碳-14,碳-13的氚等同位素的测试结果和有关组分的水化学分析结果,采用8种方法计算了石阡地区若干矿泉水的年龄,并对这些年龄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和推断。结论认为:印江甲山矿泉水为130α,印江凯望矿泉水为5700-7800α,石阡关鱼粮矿泉水为1700-2400a;石阡溪沟矿泉水为9300a,石阡城南矿泉水为1000-10400α。石阡吴家湾矿泉水为9500-9900α;石阡  相似文献   

3.
氚作为一种理想的示踪剂和测年技术手段,在地下水研究中应用广泛。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下水氚测年研究中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校正,校正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较合理;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大气中氚含量受20世纪大气层核试验的影响,采纳了前人部分研究成果,最终恢复了该区域1960—2009年大气降水氚浓度值。据此,将所恢复的大气降水氚浓度数据作为输入值,代入到氚测年的活塞流模型和混合流模型,计算了研究区4个地下水样的年龄,并分析了氚年龄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认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符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这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恢复的大气降水氚浓度值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窑地区地表水、地下水、降水中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确定了该区雨水线方程,并以δ ̄(18)O高程效应,氚的埋深效应,论述了西窑水源地补给、径流条件以及它与源涡水源地的关系,即二水源地虽都开采三叠系基岩裂隙水,但不属于同一含水系统,说明西窑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选址合理。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植物系统中氚迁移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与展望,包括氚在不同土壤和植物中的时空分布、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氚的化学形态和氚迁移数学模型研究等。总结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分析、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含有一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富含锶元素的矿泉水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实际调查、水文地质勘探及围岩、水质化学成分测试等数据,在阐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矿泉水常规离子、25种离子界限指标及污染物、微生物、放射性指标化学特征和围岩锶含量分布特征,辅以矿泉水3H、14C等环境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富锶地下水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区内广泛分布的三叠系板岩、堇青石角岩、闪长岩等围岩中形成的基岩裂隙水(含断裂带脉状裂隙水)及其循环转化形成的松散岩类孔隙水是矿泉水赋存的地下水类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锶元素含量0. 434 ~ 0. 808 mg/L,TDS 60. 9 ~ 395. 4 mg/L,为低矿化富锶地下水;水年龄2 460 ~ 2 480 a,氚含量小于1. 0 TU,属于大气降水入渗经深循环的远源补给;围岩是地下水中锶元素的主要母岩,地下水在径流循环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水岩互助作用,产生阳离子交换,使围岩中的锶元素被充分溶解和过滤进入含水层,从而形成富锶矿泉水。  相似文献   

7.
赵世华 《湖南地质》1993,12(4):257-261,230
利用矿泉水的水文地质、水化学特征、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和国际WATCH水/岩平衡计算机程序等新理论、新方法,可以推算出雪峰矿泉水的形成年龄和补给与迳流条件,计算出水的循环深度,以及主要成分的迁移系数,从而有机地研究矿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机制,探讨矿泉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对凉州区高坝镇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相关工作,分析了该矿泉水形成条件及水质特征。其中微量元素锶含量为0.506~0.640 mg/L,已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其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该矿泉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大荔县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岩溶水,经过全面的水质分析,确认为医、饮兼用型矿泉水。本文重点探讨了矿泉水的水质特征及矿泉水的赋存机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及管理历史,简要介绍了矿泉水资源特征,并对矿泉水资源开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何俊杰 《云南地质》1989,8(1):36-47
滇西地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带,也是种类繁多的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笔者试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矿泉水形成作一初步探讨,提供今后在该区开发、利用和评价矿泉水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矿泉水的基本类型根据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1986年1月发布的《饮料矿泉水水质标准》,可将滇西的矿泉水主要分为六类,即重碳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氯化物及混合型矿泉水、硫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及放射性氡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研究黑龙江省矿泉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论述了矿泉水的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及矿泉水开发复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矿泉水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贵港市花果山饮用天然矿泉水属低钠低矿化度含偏硅酸重碳酸钠钙型中性低温矿泉水。文章对该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为寻找同类矿泉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海玉树热水沟天然矿泉水形成条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树“4.14”地震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玉树地区进行水工环调查评价工作,发现玉树热水沟泉水具有天然饮用矿泉水的特征,该泉水中锶离子含量为0.62mg/L,已经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属于富锶型矿泉水,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其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该矿泉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景洪市偏硅酸矿泉水水点数量较多,部分含锶、含锂,而锌矿泉水、碘矿泉水的发现尚属首次,是宝贵的天然资源,且含量均优于国家标准,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综合研究等手段,查明景洪市矿泉水水源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结合景洪市矿泉水的分布特征,对偏硅酸矿泉水、锌矿泉水、碘矿泉水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矿泉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6)
通过对黟县矿泉水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并从地质构造、基岩断裂、补给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对其形成原理进行了研究,根据矿泉水特征分析,得出:黟县矿泉水水质类型为低矿化度、低硬度、偏硅酸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黟县矿泉水允许可开采量1 366 m3/d。  相似文献   

17.
魏荣道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5,14(1):86-89,95
本文就永登龙泉第三系锶型承压矿泉水的产出条件、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着重对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锶型矿泉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勃夫 《吉林地质》1995,14(4):30-35,29
本文重点论述了长春矿泉水的基本特征是矿泉水产地多,成群成带分布;矿泉水资源丰富,单吉单泉单量大;矿水水质上乘,锶含量高;矿泉水开发有利,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有的矿泉水水质污染,对开发不利。同时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矿泉水开发利用规划及发展战略。对进一步研究长春市矿泉水形成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西郭庄泉岩溶水系统环境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连炎清  周宏  王恒纯 《中国岩溶》1988,7(4):318-323
利用环境氚为信号建立模型计算岩溶水资源,以前只考虑降水氚浓度的作用,而没有考虑因补给条件差异所产生的氚信号差异。本文所研究的郭庄泉岩溶水系统则同时考虑降水氚信号、石炭二叠系含水层地下水转换补给氚信号以及汾河水氚信号的输入,采用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及储存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饮用矿泉水的两种属性(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耗竭性、可再生性以及资源的脆弱性。资源的复杂条件综述了13个方面。论述了四川省矿泉水的产出背景与饮料资源,指出了矿泉水资源勘察程度低,开来能力低,开发速度缓慢等情况。 对四川省矿泉水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我省矿泉水类型不多,分布集中,缺少锂、锌、溴、碘、硒等类型。 对矿泉水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勘察标准问题,几项组分的认识(如氡,低钠矿泉水),超标离子问题,关于实验管理问题以及卫生防护带等值得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