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Ⅻ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1987.7.31.—8.9.)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共958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19人)。上届执委会主席法国第四纪地质学家H.Faure届满卸职。新的执委会由加拿大第四纪地质学家N.W.Rutter任主席,M·N.Alekseev(苏联)、Bowler(澳大利亚)、Gullentops(比利时)和刘东生任副主席。会议还决定下届大会1991年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最近开会专门讨论有关参加一九八二年八月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第四纪大会的筹备事宜。这届会议正逢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建立五十周年。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六个方面:(1)第四纪地层;(2)第四纪沉积的岩性与成因;(3)第四纪的动植物化石;(4)第四纪古地理;(5)史前人类与史前文化;(6)第四纪沉积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Ⅹ Ⅶ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简称INQUA)大会于2007年7月28日至8月3日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旅游城市凯恩斯(Cairns)举行,这是自1973年在新西兰举行的第九届大会以后,时隔24年在大洋洲举办的又一次盛会。大会由澳大利亚第四纪研究联合会(Australi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简称AQUA)和INQUA主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简称ANU)、Elsevier出版公司、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GeoscienceAustralia)和澳大利亚原子能科学技术组织(Australia NuclearScience and …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2篇,其中大会报告20余篇。  相似文献   

5.
蔡炳贵 《岩矿测试》2013,32(4):668-668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ISSN:0277-3791),1982年创刊,月刊,由Elservier公司出版,是国际第四纪研究领域内的多学科研究与综述期刊,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第四纪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地理、考古、土壤科学、古植物学和古生物学、古气候,以及所有第四纪定年方法.2012年JCR影响因子为4.076,近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为5.040.现任主编是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Wollongong)的C.V.Murray Wallace教授;副主编6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杨小平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研究》2005,25(2):183-183
新一届《第四纪研究》编委会于 2005年 1月 2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编委会会议共计 27人。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刘嘉麒主持。他首先就《第四纪研究》新一届编委会人员组成情况(见本期封底)和编辑部的人员作了简要介绍,对编辑部办刊的学术方向提出了看法;他认为《第四纪研究》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7.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2005,25(6):665-665
此文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给国际地层联合会2005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特别会议(重点讨论第四纪在地层表中的位置问题)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8.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国际会议(RACHAD 2006 W orkshop)于2006年7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工作组(RACHAD)近年来的第四次会议(RACHAD 2001:兰州;RACHAD 2003:柏林;RACHAD 2005:乌兰巴托)。会议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四纪研究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苏联地质矿产保护部联合召开的。会议自五月十六日到廿四日共进行了九天。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为:(1)第四纪与第三纪的分界问题及第四纪本身的分界问题;(2)区域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大会共分以下几个小  相似文献   

10.
据帕特森(1971年)发表的资料,当时世界铝土矿的储量有58亿吨,远景储量达96亿吨.大部分集中在非洲几内亚(第四纪),其次是澳大利亚约克角半岛韦帕地区(第三纪),以及南美苏里南、中美牙买加等(新第三纪-第四纪)、中国(石炭纪铝土页岩).后经十年开采(年产约5000~7000万吨),但又有新矿床发现.各国铝土矿的产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1972,(3):325-325
从第九届国际第四纪会议(Ⅸ INQUA CONGRESS)发出的第一次通知书中得知,这次会议将于1973年12月2日至10日在新西兰南岛的克赖斯特彻奇召开,会场设在坎特伯里大学.会期的前后进行地质旅行。会议按通例包括大会、分组会、座谈会和委员会。 分组会预定如下: 第一组:第四纪环境和过程。①地质和地貌现象;②土壤现象;③气候;④海岸线;⑤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⑥湖沼学。  相似文献   

12.
后记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十三届大会已于1991年8月圆满闭幕。这次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的第四纪研究国际会议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亚洲和世界第四纪研究历史的光辉一页。本期《第四纪研究》特辟专号综合记述此次国际盛会概况和学术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1989年1月30日至2月3日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12项新的研究项目,现介绍如下:(*者没有经费资助) ·~*234项:前寒武纪的火山沉积岩系的研究(1989—1990)项目负责人:I·Yace[象牙海岸(非洲)] ·~*253项:更新世结束时代的研究(1989—1993)项目负责人:J.L.Lundqvis(瑞典) ·267项:环太平洋造山运动古生代岩层的研究(1989—1998)项目负责人:M. Rickard,(澳大利亚)郭林斋(中国) ·275项:波罗地海沿岸地盾的深部地质研究(1989—1993)项目负责人:R. Gorbatschev(瑞典)F.P.Mitrofanov(苏联) ·281项:南美洲第四纪气候研究(1989—1993)  相似文献   

14.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15.
正有关海底火山作用的查普曼会议(Chapman Conference)会议将于2017年1月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塔斯马尼亚岛举行,会议力求将研究聚焦在海底火山喷发的机制,并绘制出海底火山线。会议议题包括:(1)导致海底火山爆发的原因;(2)火山是如何持续几个小时、几周甚至几年的?(3)火山碎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57年1月15日,不久就要迎来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在2004年8月16日筹备将于今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和拟议提前在会议期间举行的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活动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全委(扩大)会议上,亲历这不同寻常的50年全过程,并始终领导和关心着这一学术团体的刘东生院士抚今追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地质研究的过去,也提出了第四纪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今后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工作和正在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年青学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征得刘东生先生的同意,根据录音进行了整理,并请刘先生做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第三纪的板块运动驱动着澳大利亚的气候和植被进行演化。广布的湿润森林区是澳大利亚老第三纪的特征。一直到始新世 ,生物多样性都在不断地提高。毫无疑问 ,这是澳大利亚由高南纬区向北部中纬区运移的结果。从始新世到上新世 ,澳大利亚的气候总体上要比现在湿润 ,但降水量季节性变化的增强推动了中新世以后硬叶植物和旱生植物的发展。上新世晚期似乎与第四纪一样 ,都出现过周期性干旱。这种干旱与冰期条件有关 ,至少由南澳大利亚晚第四纪的记录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澳大利亚的这段历史与东亚的气候变迁是同步发生的。在东亚 ,印—澳板块的运动致使青藏高原抬升 ,从而引发了区内乃至全球气候的巨变。穿越赤道区的季风和信风的环流格局 ,致使新第三纪和第四纪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候系统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第三纪的板块运动驱动着澳大利亚的气候和植被进行演化。广布的湿润森林区是澳大利亚早第三纪的特征。一直到始新世,生物多样性都在不断地提高。毫无疑问,这是澳大利亚由高南纬区向北部中纬区运移的结果。从始新世到上新世,澳大利亚的气候总体上要比现在湿润,但降水量季节性变化的增强推动了中新世以后硬叶植物和旱生植物的发展。上新世晚期似乎与第四纪一样,都出现过周期性干旱。这种干旱与冰期条件有关,至少由南澳大利亚晚第四纪的记录可以认识到这一点,澳大利亚的这段历史与东亚的气候变迁是同步发生的。在东亚,印一澳板块的运动致使青藏高原抬升,从而引发了区内乃至全球气候的巨变。穿越赤道区的季风和信风的环流格局致使晚第三纪和第四纪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候系统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2010年海峡两岸高校第四纪教育与普及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3月6日至3月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海峡两岸第四纪教育与普及、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8日)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在南京举行期间,《第四纪研究》编委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晚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编委会主任刘嘉麒主持了会议,主编韩家懋和编委张乔民、袁靖、蒋复初、陈发虎、吕厚远、杨小平、高星、于革、张永战、赵华、周力平、万国江、沈承德、朱照宇、石学法、效存德、郭正堂、王宏等出席了会议,部分编委因事请假,有的还写了书面建议。编辑部的杨美芳、田万华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刘嘉麒主任首先让编辑部负责人杨美芳向编委们作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在简单回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