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继圣  陈永清 《岩石学报》1993,9(4):400-410
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中堇青片麻岩的主要矿物组合有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钾长石+尖晶石;堇青石+夕线石+斜长石;柱晶石+堇青石+斜长石+夕线石+石榴石+电气石;堇青石+紫苏辉石+石榴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这些含堇青石组合是在麻粒岩相条件下已存石榴石+夕线石+石英矿物组合分解反应的产物,其形成压力(0.45-0.5GPa_比麻粒岩相“高峰”压力明显低,  相似文献   

2.
Soman  K 杨永强 《世界地质》1991,10(1):29-30
Achankovil剪切带南侧,南Kerala地区孔兹岩—紫苏花岗岩组合至今被认为其年龄为太古代,然而最近的研究提出一些证据认为它是在元古代广泛活动的。南Kerala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地体组成了西Ghats大陆边缘带的南部部分,同时包括了麻粒岩相变质的产物,这些变质产物主要属于孔兹岩系,它包括石榴石—矽线石片麻岩±石墨和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偶尔在片麻岩地体中可看到条带状紫苏花岗岩。这两种岩系经常被包围在石榴石—石英—长石新生体中。引人注目的紫苏花岗岩边同样在混合岩化片麻岩中发育。眼球状片麻岩出露于Trivandrum的南部,同时在Acha-nkovil剪切带中可见到孤立的带状堇青石片麻岩。所有这些都被早二叠纪伟晶岩(So-  相似文献   

3.
晋冀内蒙边界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岩石大致以大同-兴和一线为界分为南东部麻粒岩系和北西部孔兹岩系。麻粒岩系中称作灰片麻岩的浅色麻粒岩与世界各地太古代典型的灰片麻岩不同,其矿物组合含斜方辉石或二辉石,岩石化学成分高铁、高镁又高钙,不是典型的太古代灰片麻岩TTG岩套,而应称作紫苏斜长花岗岩。如果原来是TTG岩浆,则可能是因受表壳岩的混染所致。研究区内孔兹岩系的特征是堇青石片麻岩发育,沿韧性剪切带含堇青石的S-型花岗岩,以及作为熔融残留体的含堇青石麻粒岩也时有发现。三者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表现出其间的成因关系。孔兹岩系中的夕线石多具近于平行(001)的变形扭折带,在土贵乌拉还发现夕线石的(110)聚片双晶。这可能是夕线石双晶的首次发现。本文对夕线石作了详细测定。其+2V=26°±0.5°.晶胞参数α=β=γ=90°,a=7.50,b=7.65,c=5.81,V=330.063。  相似文献   

4.
Shar.  RS 马瑞 《世界地质》1991,10(1):27-28
Sand Mata麻粒岩岩组形成印度半岛西北部Rajasthan地区太古宙片麻岩杂岩体。其主要岩石为泥质麻粒岩,由石榴石、矽线石、蓝晶石、黑云母、堇青石、紫苏辉石、石英和长石组成。在各种规模范围内可见由石榴石、石英、长石等组成的成分条带。该岩组另一个岩石类型为基性麻粒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透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和少量石英。这些麻粒岩被苏长岩脉侵入,而岩脉的年龄还没有确定。它们主要特征是有变余辉绿结构,同时有时含有橄榄石。麻粒岩岩组为卵形,并被片麻岩-片岩-花岗岩杂岩体围绕,该杂岩体被称为条带状片麻岩杂岩体(Banded Gneissic Complex)。它们的接触界线为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具有陡的下倾线理。基性麻粒岩在紫苏辉石和斜长石表面具有石榴石—透辉石和石英的反应边。反应边矿物的随机方位表明结晶作用是在麻粒岩相变质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的。石榴石—透辉石—石英组合在冷却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这可由其P-T估算以及苏长岩脉中石榴石的发  相似文献   

5.
具有50,000km~2面积的阿那巴尔地质主要由年龄为2.7Ga(Rcsen,1986)的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片麻岩(紫苏花岗闪长质)和二辉斜长片岩(变质基性岩)组成。在这个序列的上部变质沉积岩占优势,石榴石片麻岩(变质硬砂岩,Rcsen,Dimroth,1982)和变质碳酸盐岩,它们组成分布在两个分离相带上的Khaptschan岩系,即东部带和西部带。变质岩层厚度的变化由最初的几米到200米(变质碳酸盐岩)和从几米变为1500米(石榴石片麻岩)。部分层序与最厚的变质碳酸岩层有关,该岩系的常见厚度为近于5000米。平均的地球化学数据表示在图1中,同位素比率的变化列在表中。造岩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型式允许推断石榴石片麻岩和变质碳酸岩是沉积成因的,而同位素数据指示  相似文献   

6.
大容山花岗岩体位于桂东南地区,呈北东向巨大长条状岩基产于云开大山后加里东隆起的西北侧晚古生代以来长期活动的北东向断裂带内,为一复式岩体,主体由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可分内部相、过渡相、边缘相,最边缘还有紫苏辉石花岗斑岩出露。岩体以普遍含包体,暗色团块,堇青石、硅线石、石榴石等矿物为特征。 岩体不同部位主要矿物成分变化不大(表1),多属花岗岩,局部相变为二长花  相似文献   

7.
胶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的变质演化   总被引:23,自引:22,他引:1  
王舫  刘福来  刘平华  刘建辉 《岩石学报》2010,26(7):2057-2072
在胶北地区出露大面积早前寒武纪孔兹岩,主体岩石为富铝片岩-片麻岩,夹有大理岩等变沉积岩。岩相学、成因矿物学和变质反应性质的研究以及温压条件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孔兹岩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质演化。早期进变质阶段(M1)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及其内部的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峰期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M2)的矿物组合以含蓝晶石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为标志,该阶段最高的温压条件可达760℃、10.0kb;峰后近等温减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3)发生一系列典型减压反应,以新生堇青石的出现为标志,形成了含堇青石的中-低压麻粒岩相矿物组合,稳定的温压条件为750~800℃、4.0~5.4kb;晚期降温退变质阶段(M4)以石榴石转变形成细小黑云母等退变矿物为特征,该阶段的温压条件为550~650℃、4.0kb。孔兹岩系变质演化P-T轨迹具有顺时针型式,先后经历了近等温减压(ITD)和近等压冷却(IBC)的P-T演化,标志着胶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曾经历了地壳加厚-构造隆升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大容山花岗岩体位于桂东南地区,呈北东向巨大长条状岩基产于云开大山后加里东隆起的西北侧晚古生代以来长期活动的北东向断裂带内,为一复式岩体,主体由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可分内部相、过渡相、边缘相,最边缘还有紫苏辉石花岗斑岩出露。岩体以普遍含包体,暗色团块,堇青石、硅线石、石榴石等矿物为特征。岩体不同部位主要矿物成分变化不大(表1),多属花岗岩,局部相变为二长花  相似文献   

9.
仝来喜  刘小汉 《岩石学报》1997,13(2):127-138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麻粒岩相泥质片麻岩和镁铁质麻粒岩经历了复杂的变形变质历史。代表前进的增厚事件的早期残留变质构造D1形成于1000Ma期间。对应于D1的变质峰期M1的变质组合以泥质片麻岩的石榴石和尖晶石变斑晶中的堇青石和夕线石包裹体以及镁铁质麻粒岩的石榴石变斑晶中的斜方辉石和斜长石包裹体为特征。在该区斯托罗斯半岛的紫苏黑云石英岩的粗粒紫苏辉石中发现了包裹的假蓝宝石+磁铁石和假蓝宝石+尖晶石+夕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台北缘麻粒岩相带中,西起贺兰山东至辽吉地区,凡有高铝变质沉积岩发育的地方几乎都普遍存在堇青石-夕线石组合,它分别出现在含堇青石石英岩、片麻岩、麻粒岩和S-型花岗岩中;堇青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也极常见。用石榴石-堇青石矿物对计算的变质作用P-T条件约5.3×10~8~7.5×10~8Pa,700~810℃,地热梯度约30~40℃/km。这些数据与共生岩石中其他矿物对所得温压条件基本一致。堇青石-夕线石组合是低压变质作用的标志。因此该麻粒岩相带大部分属于低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尚国  顾德林 《岩石学报》1997,13(3):331-345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厂长央片麻岩)以及紫苏花岗岩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得出本区麻粒岩相岩石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前阶段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温度条件为T=575℃ ̄600℃,P=0.59GPa;峰期他阶段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前阶段为角  相似文献   

12.
地球表生环境的演变及生命演化过程,与地球构造过程密切相关,新元古代-寒武纪时期的冈瓦纳大陆汇聚过程见证了一系列剧变。东非造山带(ca. 650~620Ma)和Kuunga造山带(ca. 600~500Ma)是冈瓦纳大陆块体汇聚过程中形成的两条主要造山带,二者在斯里兰卡所在的区域十字交叉。因此斯里兰卡地质演化历史的准确梳理,对理解新元古代时期全球构造过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斯里兰卡的四个前寒武纪地质体(Wanni、Kadugannawa、Highland和Vijayan杂岩地体)中,中部的Highland杂岩地体最古老(ca. 2000~1800Ma)、变质程度最高(普遍麻粒岩相,局部为超高温麻粒岩相),其余三个地质体主要岩石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ca. 1100~700Ma),岩石记录的变质级别略低于Highland地体,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现有研究表明斯里兰卡几个地质体在新元古代-寒武纪时期(ca. 610~500Ma)的变质作用记录最为显著,并伴随有广泛的陆壳重熔再造。该构造热事件晚于东非造山带的变质时代(ca. 650~620Ma),与Kuunga造山带活动时间(ca. 600~500Ma)吻合度较高,这与前人提出的莫桑比克缝合带(东非造山带)穿过斯里兰卡的认识相矛盾。斯里兰卡的高级变质作用究竟是单次造山作用的结果,还是代表了两期造山事件的叠加效应,目前尚无定论。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是斯里兰卡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显著特征,其中超高温麻粒岩具有假蓝宝石+石英、紫苏辉石(Al_2O_3含量可达~13%)+夕线石、尖晶石+石英等的矿物组合,不同研究者给出超高温峰期变质温度在950~1150℃的范围内,峰期变质压力在10~16kbar的范围内,多显示顺时针演化P-T轨迹。斯里兰卡中东部地区的基性麻粒岩,发育由斜方辉石+斜长石、角闪石+斜长石或单斜辉石+斜长石组成的环绕石榴石的蠕虫状后成合晶结构,指示近等温降压的P-T演化样式,以及峰期变质作用之后地体相对快速抬升的演化过程。紫苏花岗岩在斯里兰卡不同地体中都很常见,与所有的高级变质岩(如泥质、基性麻粒岩和钙硅酸盐岩等)密切伴生,是研究斯里兰卡地质演化不可忽视的岩石类型。紫苏花岗岩的原岩成因较为复杂,其最古老部分的形成时代可能为太古宙或古元古代(~1850Ma),但是没有很好的年代学限定。部分紫苏花岗岩原岩时代为ca. 1100~750Ma,具有钙碱性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记录ca. 580~500Ma的变质作用,还有一部分紫苏花岗岩时代与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峰期时代相当,为ca. 580~550Ma。在一些地区的角闪片麻岩中,还可以观察到补丁状分布的初始紫苏花岗岩,其形成时代多被认为晚于峰期麻粒岩相变质时代。斯里兰卡四个前寒武纪地质体在岩石组合、变质级别、地质年代学格架等方面的差异被普遍认同,暗示这些地质体具有不同的演化历史。但是斯里兰卡不同地质体的汇聚过程是否对应于莫桑比克洋的闭合,以及Kuunga造山带如何改造斯里兰卡的基底岩石,目前并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前人发表的研究结果,主要从斯里兰卡不同地质体岩石组合、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Highland地体)、变质地质年代学及其对冈瓦纳大陆重建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对斯里兰卡地质演化研究进行归纳和小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斯里兰卡基底构造框架、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紫苏花岗岩成因、地质演化的年代学格架、斯里兰卡在冈瓦纳大陆重建中的位置和作用、下地壳热状态和热源机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争议,是值得未来开展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印度南部 Tamil Nadu,Madras 地区典型紫苏花岗岩产地的太古代麻粒岩是由一套基性和酸性两种形式的正片麻岩组成的,并伴随有沉积变质片麻岩(孔兹岩系).紫苏花岗岩是一种主要的岩石类型。基性麻粒岩表现出一种具有明显富铁拉斑玄武岩的特点,伴随着稀土元素(REE)浓度的增加,并出现了铕(Eu)负异常.这些特点被认为是反映了辉石——斜长石组合在氧逸度(fo_2)低的条件下的低压分离结晶作用。超 Fe—Mg 质麻粒岩可能代表着这个过程的堆积物.酸性麻粒岩(紫苏花岗岩)一般是富 K_2O 的,而在大多数麻粒岩相地段占主要地位的酸性片麻岩则显然不同,K_2O 都低。然而,紫苏花岗岩中 REE 丰度具有在富 K 和贫 K 的两种太古代片麻岩中所观察到的整个范围。在这个地区大量前麻粒岩相钾质伟晶岩的出现,表明在原来钾含量较少的岩石组合中产生了钾质交代作用。微量元素产生了这样一个模式,即在麻粒岩相变质事件之前产生了酸性片麻岩的交代作用和局部熔融。这种事件的顺序是与地壳深部变质流体的成分的波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山东沂水杂岩岩石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会侠  赵子然  沈其韩  宋彪 《岩石学报》2009,25(8):1872-1882
山东沂水杂岩主要由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的变基性岩和(紫苏)花岗岩岩体组成.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含紫苏辉石的黑云斜长角闪岩(YS06-19、YS06-41和YS06-29),三个含石榴子石的角闪二辉斜长麻粒岩(YS06-40、YS06-45、YS06-49),一个含尖晶石和石榴子石角闪二辉麻粒岩(YS06-31)和两个英灵山花岗片麻岩样品(YS06-30和YS06-48)的岩石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结果认为,(1)含紫苏辉石的黑云斜长角闪岩和含石榴子石的角闪二辉斜长麻粒岩对Sr、K、Rb、Ba、Ce、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指示了其原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2)认为英灵山花岗片麻岩是由来自于亏损地幔的基性岩部分熔融产生,这一观点同沈其韩等(2000)认识一致;(3)所研究的变基性岩的锆石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均小于英灵山花岗片麻岩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指示了该变基性岩可能不是英灵山花岗片麻岩的母岩,沂水地区应该存在更古老的变基性岩石,也可能反映了这两类岩石对Hf同位素体系的保存能力不同;(4)该地区地壳生长在30亿年左右启动,大规模的地壳生长出现在2530~2740Ma.  相似文献   

15.
密云群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北京密云县半城子以南到沙厂一带,由一套互层状黑云母角闪辉石质变质岩组成,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含石榴石、角闪石或辉石的黑云变粒岩和斜长片麻岩,其次是榴辉斜长角闪岩、石榴斜长辉石岩和各种辉石麻粒岩,以及一些规模不  相似文献   

16.
华北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的生长和变质演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贻灿  王程程  张品刚  聂佳珍 《岩石学报》2015,31(10):2847-2862
华北陆块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主要以高级变质地体或麻粒岩地体和中生代闪长斑岩中(麻粒岩)捕虏体两种形式存在,它们为研究该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极好的天然实验室。变质地体主要分布于霍邱和蚌埠地区,包括原"霍邱群"(霍邱杂岩)及"五河群"和"凤阳群"(五河杂岩)等。其中,霍邱杂岩主要由白云斜长片麻岩、石英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变质砂岩、条带状铁建造(BIF)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但地表已被第四纪覆盖;五河杂岩主要含有石榴斜长角闪岩/榴闪岩、石榴麻粒岩、异剥钙榴岩、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和变质砂岩等变质岩。相比较,五河杂岩大多出露地表,主要由变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以及表壳岩系组成,并伴生有古元古代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类,构成了"蚌埠隆起"。这些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常具有类似的峰期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金红石和石英等,结合其锆石U-Pb年龄,表明它们大多数都经历了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综合的变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经历了幕式生长以及多阶段变质演化与改造。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和变质改造时间主要集中于2.7~2.8Ga、2.5~2.6Ga、~2.1Ga、1.8~1.9Ga、390Ma和176Ma,而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形成时间≥2.1Ga。在综述、分析相关成果的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华北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变质岩石研究方面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04,20(3):583-594
本文首次报道在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发现了二辉石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质的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二辉石麻粒岩的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矿物组合为堇青石-矽线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典型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其变质作用经历了两期演化:a.峰期麻粒岩相变质,T=681~705℃,P=5.4~5.8kbar;b.峰后角闪岩相退变阶段,T:571~637℃.P=4.7~5.3kbar。其变质作用P-T轨迹具有逆时针近等压降温(IBC)的特点,代表该地区可能为塔里木板块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陆壳一侧所产生的陆源岩浆弧区域,由于受到下部岩浆热源的影响,在拉伸环境下出现低压麻粒岩相变质。通过分析低压麻粒岩相岩石与其南部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年代关系,我们认为该地区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可能与其南部的西天山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组成了双变质带。  相似文献   

18.
内蒙大青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和早期陆壳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分成三个岩性构造组合.即(1)麻粒岩—紫苏花岗岩组合;(2)角闪片麻岩—英云闪长岩组合;(3)富铝片麻岩—钾质花岗岩组合.其中,组合(1)是区内最古老的物质组成,其形成时代至少应在晚太古代以前(>2800Ma).组合(2)是具花岗—绿岩带特征的晚太古代中、低级变质岩系.组合(3)是经早元古造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组合.根据重新排定的地质事件顺序,对本区早期地壳演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半岛东南部的斯里兰卡岛上,面积为65600平方公里。斯里兰卡90%的地区是由前寒武纪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主要有沉积变质的石英岩、石英片岩、晶质石灰岩、钙质片麻岩和片岩,以及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和紫苏花岗岩。其余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的北部和西北部  相似文献   

20.
孔兹岩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及扬子地台北缘。最近,笔者在阿尔金西段且末地区的吐拉牧场一带,在原认为是由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组成的阿尔金群(古元古代地层?)中发现一套麻粒岩相的岩石组合,笔者初步确定其具有典型的孔兹岩系特征,并对其岩石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P、T条件以及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此套孔兹岩系主要由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石榴黑云片麻岩、含石墨夕线石榴片麻岩组成的富铝片麻岩类和透镜状或薄层状夹于这些片麻岩之中的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组成,并伴随有大理岩和含石榴长石石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