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广西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广西岩溶石山区人畜饮和水农田用水问题,需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详细勘查和合理开发,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实现岩溶石山区人民的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西岩溶石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1%,极其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表严重缺水状况阻碍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广西又是岩溶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因此,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对推进广西特别是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开发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6,23(4):261-265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缺水密切相关,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石漠化防治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和发展实质、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从理论上论述了岩溶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对石漠化防治的效果。指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王伟 《贵州地质》2007,24(1):17-21,26
表层岩溶水调节系数是衡量表层岩溶子系统调节地下水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其数值与系统内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因素及生态环境质量等相关。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处理影响表层岩溶系统调节能力的诸因子,建立了表层带岩溶水资源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在大小井地下河流域的表层岩溶水资源量的评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对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贵州乌蒙山七星关区为例,参考"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形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实际,探索构建岩溶石山区县域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七星关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认为该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但资源、开采强度、劣质水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了依据。同时,该评价方法亦为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萍  巴特尔 《贵州地质》2008,25(1):11-15
贵州省岩溶发育强烈,导致地表水严重漏失和石漠化加剧,岩溶石山区可供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工程性缺水尤为明显.本文分析表明,贵州地下蕴藏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有保障,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特别是对解决省内分散性居住的广大农村缺水问题.地下水的开发具有投资省、水量稳定、水质好、投资回收快、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是对地表水供水不足的有效补充,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上,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均有着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开展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建立地下水模型、进行环评的关键。从地下水补给量的评价方法、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补给的过程和机理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补给研究方面进展及发展趋势。同时,针对中国北方岩溶地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和岩溶地下水赋存规律,对岩溶地下水的补给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研究不足,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开展北方典型岩溶区入渗补给过程和机理研究,揭示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下的入渗补给机制;研究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值问题;开展碳酸盐岩裸露区巨厚层包气带的水文功能研究,加强入渗补给滞后性和有效入渗补给量确定方面的研究;探讨岩溶地区植树造林的水文效应。为中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补给定量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揭示岩溶区地下水补给机制和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息飏 《广西地质》2010,(1):27-29
危岩是广西岩溶石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文章以马山县危岩治理为例,论述了应用清除法治理危岩体的技术要点,以促进广西岩溶石山区危岩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质》2006,23(2):F0004-F0004
贵州省地矿局积极致力于岩溶石山区以石漠化内主地质环境治理研究.从地学角度提出了“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地学模式”并以“模式”为指导.根据岩溶石山区生态地质环境条件. 分别在代表高原斜坡峰丛洼地岩溶流域类型的平塘县塘边镇、  相似文献   

10.
珠琳地区岩溶水分布规律及找水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珠琳地区岩溶水的分布规律,认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和持续上升、弱透水层的存在是造成自分水岭至排泄区岩溶水的富水性由弱到强及岩溶发育均匀程度由高到低,地下水埋深呈阶梯状降低的主要因素。总结提出了高原斜坡地带岩溶石山区找水要在古溶蚀台面上接近分水岭的地段、溶蚀洼地的扬起端寻找表层带岩溶水,以及悬托的弱透水层之上寻找滞水型岩溶水;不宜在强迳流区、负地形最低部位布井。  相似文献   

11.
黔南岩溶石山区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黔南岩溶石山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单支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平台型、低阻V型、低阻平升型.低阻降尾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U型、低阻O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台阶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物探勘查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广西隆安县岩溶石山区断裂带、溶洞、岩溶管道三种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电性响应特征。受构造控制或侵蚀基准面变化的影响,广西隆安岩溶石山区形成多层溶洞及岩溶管道系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洞、管道和构造裂隙中。地球物理上,断裂带及多层洞道系统均表现为纵向低阻条带的电性特征,但储水构造充填物或是水或是泥,难以用电阻率参数加以区分。为提高解译精度,结合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物探资料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在勘察工作中采用在高阻中找低阻、低阻中找高阻的找水定井方法,基本避开了泥质充填的难题,提高了成井率。   相似文献   

13.
姜亚飞  王万金 《贵州地质》2014,31(2):147-149,146
贵州岩溶石山区岩溶洪涝洼地发育、内涝灾害造成了大量的耕地破。查明洪涝洼地成因并有效进行治理,对防灾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石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大海子岩溶洪涝的特征及其危害,探讨了洪涝洼地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了治理方案。可为同类型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广西岩溶石山区水文水井钻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广西岩溶石山区水文水井钻探施工的新方法与工艺技术措施,对钻探系统的配置、钻具的组合配套、分层钻进技术、钻进工艺和规程参数、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老鸭巢铅锌金多金属矿床中的岩体超覆侵入时形成了一系列角砾岩,其中岩浆隐蔽爆破角砾岩就是矿床铅锌金矿体主要赋矿构造.隐蔽爆破角砾岩可分为隐爆角砾、震碎角砾、流化角砾.老鸭巢矿区广泛分布着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的古岩溶沉积体,这些沉积的孔隙度高且富含地下水.当岩浆超覆侵入此处时,由于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岩浆减压、降温、二次沸腾,并不断析出流体,在局部圈闭环境下流体压力将逐渐增大;加之岩溶中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不断的气化,使气体的压力骤然增大.在屏蔽作用良好的超覆部发生了爆破作用形成了隐爆角砾;在爆破的外部震碎带形成了震碎角砾;而爆破之后的流化作用则形成了流化角砾.通过对老鸭巢爆破角砾岩的特征的研究,结合爆破角砾岩形成的地层、构造、岩体等条件的分析来探讨隐蔽爆破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老鸭巢铅锌金矿体与隐蔽爆破角砾岩的关系,为今后矿山找矿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7,26(2):155-161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征,含水层富水性的空间差异极大。岩溶水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裸露型岩溶石山区的供水勘探孔成井率仍然很低。要有效地发挥岩溶水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岩溶水地球物理探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7,26(2):162-162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征,含水层富水性的空间差异极大。岩溶水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裸露型岩溶石山区的供水勘探孔成井率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8.
岩溶大泉是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天然排泄形式,它们集供水、旅游、生态等功能于一体,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自20世纪后期,受自然、特别是人类大规模开发、采煤等活动的影响,有近30%的岩溶大泉断流,其中不乏中外闻名的大泉。十七大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启动了一些重要断流岩溶大泉复流的生态修复工程。本文根据北方断流岩溶大泉的结构模式与成因,提出了包括利用上游水库蓄水、调节渗漏段河水流量、在河流渗漏段实施人工增补工程、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和排泄区采取关井压采、封堵泉口下游自流井、对煤矿带压区进行监控、补给区分区植树造林措施的复流模式;以山西太原晋祠泉为实例,在对各项复流措施效果进行定量优化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抬高汾河二库水位至设计标高、关闭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内白家庄煤矿降压排水井、封堵处置泉口下游自流井是近期经济可行的有效措施的结论;最后利用建立的泉域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预测实施三项近期措施后,晋祠泉水可望在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复流,该结论以期为晋祠泉及北方岩溶区其他同类型岩溶泉水生态复流工作提供示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凿岩爆破是坑道掘进的主要工序,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山东省地质局807队的党政领导下,由817队、807队组成了凿岩爆破工作组,对807队一分队的机掘平巷凿岩工作中的钎头直径、刃角及风压,爆破工作中炮眼数目、掏槽方法及炸药消耗量  相似文献   

20.
岩溶含水层特有的非均质性使其微生物群落具有多样性,微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对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微生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岩溶地下水环境中微生物来源,重点讨论微生物示踪技术、微生物监测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环境中的应用。认为,由于岩溶含水层的复杂性和微生物的易变异性,微生物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岩溶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还需进一步探讨,提出推进微生物信息技术在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