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测试了13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试样,查明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配合其它预测含金石英脉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预测靶区,经过初步验证,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13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试样,查明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配合其它预测含金石英脉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预测靶区,经过初步验证,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胡天灵 《江西地质》1995,9(2):113-123
本文从蛤蟆石金矿石英脉期次,形成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流体盐度等方面阐述了石英脉的特征。同时结合电导率,石英包裹体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比值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含金石英脉与无矿石英脉的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4.
含金石英脉成矿可能性评价是脉状金矿是定量评价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概率模型-加权成矿概率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含金石英脉赋存规律,统计预测石英脉有工业介值的可能性。从众多金石脉英中筛选出可能有工业价值的石英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蛤蟆石金矿石英脉期次、形成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流体盐度等方面阐述了石英脉的特征。同时结合电导率,石英包裹体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比值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含金石英脉与无矿石英脉的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6.
鲁山县黄土岭韧性剪切带与含金石英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清海 《河南地质》1992,10(4):259-263
本文系统介绍了黄土岭韧性剪切带与含金石英脉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含金石英脉与韧性剪切带内在的成生关系,指出了韧性剪切带内的次级R、R‘、P、P‘和D组剪切裂隙是含金热液运移的通道,富集的有利场所,是含金石英脉最有利的赋存空间,最后确认含石英脉属同韧性剪切型金矿脉。  相似文献   

7.
根据150件工业矿脉和待评价石英脉中石英矿物天然热发光测试结果,查明了金厂沟梁金矿床典型工业矿脉脉石矿物石英天然热发光特征怀石英脉含金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矿田石英矿物天然热发光成矿信息模型及石英脉含金量的定量预测模型,与其它方法相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英是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金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其含金量与其包裹体中水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光密度D1,D2密切相关,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矿区已知含金石金石英脉石英的标型特征,确定矿区石英脉含金性评价准则,不仅能帮助分析含金石英脉的成矿远景,而且可判别石英脉是否含金,从而减少金品位化学分析的工作量,提高找金效果,是金矿普查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找金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内蒙金厂沟梁金矿床脉石英红外光谱找矿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6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研究金帮沟梁金矿田脉石英红外光谱标型特征,建立了该矿田脉石英红外光谱找矿模型,定量评价了金厂沟梁金矿田中石英脉的含金性。  相似文献   

10.
含金石英脉成矿可能性评价是脉状金矿定量评价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概率模型——加权成矿概率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含金石英脉赋存规律,统计预测石英脉有工业价值的可能性。从众多含金石英脉中筛选出可能有工业价值的石英脉。  相似文献   

11.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八卦庙金矿床的中温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赛乌素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含金与不含金石英脉的区别及含金石英脉赋矿部位的地球化学特征。重点是论述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垂直变化规律和异常分带特点。总结出石英脉的含矿(金)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3.
卿敏  白万成 《黄金地质》1995,1(3):54-60
选择了小秦岭含金石英脉脉石英的显微镜下特征、红外光谱及近脉(矿)围岩全岩爆裂温测等3种包裹体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东闯金、铅矿区和杨砦峪矿区不同含金性石英脉、含矿脉中的富矿、贫矿地段及矿体不同部位的包裹体特征,提出出了石英脉含金性评价及差别矿体剥蚀程度的包裹体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构造岩及其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吉虎  徐莉 《河南地质》1996,14(4):241-248
根据小秦岭地区含石英脉与糜棱岩的空间分布关系可将石英脉分为交代脉,拉张脉,剪切脉,角砾岩脉和裂隙脉等五种类型,它们是不同构造阶段的产物。脉体宏观构造,微观包体测压数据及石英X射线研究表明,脉体的充填,定位与容矿空间同是形成,矿空间的形成是含金热液液压致裂作用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两期石英脉的地球化学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德兴斑岩铜矿发育两种类型的石英脉 (Q1型和 Q2型 ). Q1型石英脉与绢云母绿泥石化伴随,是主成矿期的产物,由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少量方解石和绢云母组成 ;Q2型石英脉形成于成矿晚期,与硅化伴随,由石英和方解石组成.对两期石英脉进行了单矿物微量元素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Q1型石英脉中的石英 (以下简称为 Q1型石英 )富 Ti (> 10 μ g/g), Q2型石英脉中的石英 (以下简称为 Q2型石英 ) Li含量极高 (> 300 μ g/g); Q2型石英脉的流体氢同位素值低于 Q1型石英脉;虽然 Q2型石英脉的形成晚于 Q1型石英脉,但 Q2型石英脉的形成温度明显高于 Q1型石英脉.通过对 Q1型和 Q2型石英脉的地球化学对比,认为两种类型石英脉是由演化程度不同的岩浆分异出的流体形成的,大气降水的加入和岩浆脱气作用可能对流体化学特征有一定影响,两期流体的矿化特性不同. Q1型石英脉以交代方式形成,继承了岩浆成因石英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裂变径迹法在金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胡瑞英  郭士伦 《地球化学》1995,24(2):188-192
用裂变径迹法对湖南平江、浏阳一带含金石英脉人工重砂中的石英进行了年龄测定,以石英的化学蚀刻技术进行了改进,选用65%NaOH蚀刻剂效果较好,石英裂变径迹年龄为100-160Ma,同时还分析了新疆某含金石英脉的铀含量及铀的显微分布。  相似文献   

17.
汪劲草 《地质论评》1997,43(1):78-84
本文以广西龙水水政顶倾竖褶皱构造变形分析为基础,根据含金石英脉与非含金英脉的变形差异,认为作用于岩层上的主剪切应力(σs)与主压缩应力(σp)随时间(t)的变化是导致岩层褶皱过程中石英脉多样性变形的主要,阐述了上述模型的动态力场及其动力学过程,提出了构造变形的分解作用,水力压裂作用与裂开-愈合作用是石英脉形成的新构造机制。  相似文献   

18.
西华山钨矿床中熔融包裹体的初步研究与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过去一直认为西华山黑钨矿石英脉是高中温热液充填而成。研究发现,在黑钨矿石英脉的绿柱石中存在与流体(气液)包裹本共生的流体-熔体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表明形成黑钨矿石英脉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并讨论了熔融体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桂北龙胜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找矿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桂北龙胜剪切带型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薄脉型和石英细脉网脉型金矿。根据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分布以及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等特片,总结出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薄脉型、下部细脉网脉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指出龙岩剪切带型金矿爱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ESR定年:一种确定脆性断层活动年龄的方法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浅层低温环境中,脆性断层活动难以生成新的变质矿物,断层的准确活动年龄就难以确定。但在浅层断层活动中,往往伴生有同期生成的石英脉,对石英脉采用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能够确定石英脉的生成年龄,从而能提供断层活动的年龄。如果断层带中发育有多期石英脉,通过测定还能提供断层多次活动的年龄。以雪峰山2条断裂带为例,使用ESR定年方法获得了202.3~60.6 Ma的地质年龄,并探讨了2条断裂带的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的关系,最后对ESR测年的可信性与使用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